最近有些好消息,盡管下跌市中,市場常常對好消息視而不見。
今天看清明節的出游報告,令人興奮,客單價終于第一次超過了2019年同期——假期3天,國內游客出游1.19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1.5%;國內游客出游花費539.5億元,較2019年增長12.7%,后者增速首次好于前者。這是一個重要指標,在之前的幾年里,這個指標一直被作為人民“節衣縮食 不敢消費”的證據。今次終于反超,總歸是個好信號。也許預示著一點,居民的消費信心慢慢的從驚慌失措中恢復。大家比以前愿意花錢了,是個好消息。
作為重資產的房地產,一線城市也傳來成交量上升的好消息。但和旅游市場相比,不是那么簡單直接。
對一季度的房地產數據,市場存有爭論,集中在兩點:1)“小陽春”有沒有?2)有沒有持續性?
01
從數據對比看,我認為“小陽春”是成立的,盡管這個勢頭依然較弱,盡管其間有許多細節需要甄別,但它還是成立的。這是各方——政策、降價——合力的結果,這是一個好消息,我們在先前的文章里談過《》。
克而瑞數據統計,3月,一線城市新房成交量(面積)環比增187%,高于二三線城市;同比降37%,低于二三線城市。顯示出一線城市在3月的恢復程度,要好于二三線城市。
在二手房領域,以網簽量統計,深圳3月二手房網簽量5196套,環比上升117%,同比升5%。5000套是深圳歷來的枯榮線水平,超越這一數值,帶來的信心意義很大。北京3月二手房網簽量14289套,逼近1.5萬套枯榮線水平,環比升125.5%,同比降35.7%;上海3月二手房成交量2萬套,環比升174%,同比降13%;廣州3月二手房網簽量9373套,環比升93%,同比降24%。
比較可知,深圳是四大城市中唯一一個同比也錄得正增長的城市。這可以理解為一個好的信號,最先調整、調整最狠的城市,有了站穩的苗頭。
使用過戶量指標,深圳二手房在3月的數據走勢也同步。3月過戶3840套,比去年3月仍低2.8%,環比升115%,創下過去12個月以來的第二高。過戶量反映的是過往的市場活動,網簽量存在退房情況,兩個數據相結合來看,客觀度好一些。
由以上看,說3月出現了一個“小陽春”,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月末還出現了上海一個盤賣了接近200億的“歷史最高”,更是鼓舞人心。
02
問題在于,這個“小陽春”的成色和持續性,可能不那么令人放心。或者說,如果要這個復蘇勢頭繼續長一點,仍然迫切需要持續性的政策支持,以及看到更多的證據。
我認為對于3月的樓市變化,有一些其它方面的信息需要正視。
第一,成交量絕對值依然偏弱,行業出清仍在繼續。這個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企業,都很明顯。城市方面上面已經說了,基本上都在枯榮線下方。房企方面,百強房企1季度操盤金額7792億,同降47.5%,比去年同期只是稍微好一點點。3月單月的表現,不能掩蓋整個季度。
如果看前10大房企過去3年的1季度銷售情況,更是直觀,市場壓力還是滿滿的。尤其是萬科面臨的困難,再一次沖擊市場信心,說明行業出清還沒有完成。這個情況下,要說轉向多么樂觀,實在比較難。
第二,成交量的上升來自于價格的調整,需要被看到。
目前的市場分析,對價格調整方面的重視度不夠。就是說,這個成交量的上揚,有政策的因素,也有價格調整帶來的。像股票一樣,價跌量升。這一點在二手房方面表現的非常突出,比如在深圳,樂有家數據顯示,3月份,深圳81.4%的房源成交價低于參考價,而在去年3月,只有26.2%的房源低于參考價成交。1年時間,低于參考價成交的數量激增。在解釋為何今年3月成交量出現大升的問題上,這個價格方面的因素需要給到足夠的分量,因為這是未來的指引。市場出現了調整,一方面可以通過政策刺激來維持住市場信心和交易量,但顯然過往2年的事實不支持這一點,深圳的房價普遍下調了3成以上,不少區域直接是腰斬,本輪調整的擴散度要遠超2008,這些都已經是共識了。這說明了,居民不接受/無力承受過往的價格,只有降下來才行。而價格降下來,他們該買房子還是會去買房子,因為一線城市的剛性需求依然很大。
第三,市場結構出現了雙重分化特征。
看一線城市,我認為有一個特征現在非常的鮮明:市場雙重分化。一方面是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分化,另一方面是豪宅和低價房的成交分化。
在前者,二手房的成交貢獻了總體成交的大部分,新房的增加持續低于二手。看起來是,人們更愿意去淘二手房(尤其是低價二手房)。在我看來,這個顯示出,當下階段人們在買房子時,尋求的是“性價比”,其它的都往后排。這個買房主訴的變化,是值得開發商重視的,它直接影響著你的定價和銷售方式。二手房確有產品升級方面的缺陷,但是,相對于預售新盤,它的可見度強,所見即所得,并且不需要等待好幾年。尤其是,新房交房的團建潮,令人失望。當然,還有上面說的原因,二手房降價猛。綜合下來,二手房性價比更好。
在后者,我們也可在各城都看到,現在的樓市成交越來越啞鈴狀。最貴的那一端和最便宜的那一端,都能賣得還不錯,但是最難走的是中間那一端。比如類似上海一日賣掉200億的頂級豪宅,和深圳大量的300萬-500萬以內二手房。
這個特征,我認為需要甄別。人們很容易根據一些非常熱火的個盤成交來推測樓市整體走向,這個是很錯誤的。我先前講過多次:近2年來的樓市結構分化異常突出,好盤好賣,而好盤好賣只說明它是好盤,其它不說明。拿著一兩個好盤賣得好不好,來作為未來樓市的風向標,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正如股市在熊市中,也會有好公司逆勢走強一樣的道理。
頂級豪宅好賣,根本原因是稀缺、壟斷性強,它所在的地段有護城河,未來難有挑戰者。除此之外,還有限價因素而產生的倒掛,這在上海、深圳,都一樣。很貴,反而“更便宜”。而像剛需盤/或者改善盤,有太多的競品不說,還要受到政府大批量建設保障房的預期沖擊,便宜,反而“更貴”。這和平均數會越來越沒關系。
(我在上海拍的恒昌玖里)
03
回暖會否有持續性,上面這三個技術性指標重要,后續的政策也非常重要。坦白說來,3月的“小陽春”就是政策造市,如今的市場高度依賴政策支持。沒有政策支持,可能我們都看不到上述三個特征。故此,若要持續下去,必得政策持續加力,否則很容易像以往一樣再次曇花一現。
關于這一點,我有個很好的解釋,為何這次一線城市的恢復比二三線城市好?原因是,政策放松今年以來開始擴散到所有的一線城市了,令他們重演了先前大放松的二三線城市的樓市格局。但如果就此認為政策可以結束,那可能就大錯特錯。
希望在4月份,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好消息。再說三遍:買房子的童鞋,不需要捉急,調整的季節里,正可慢慢淘好貨。下面的時間里,你會看到許多標題會制造焦慮,就像過去每一次一樣。這非常正常,不要苛責外物,自己的想法自己要弄清楚。再有,重要的是尋找與自身匹配度最高的個盤,不是看樓價走勢。
樓市交流,備注加V:budao2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