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人們怎么確定自己是真實存在的呢?人們怎么確定自己與花草樹木、巖石塵土的不同呢?
這是因為人類自身能夠觀形視物、能聽音聞聲、能嗅無形、能品嘗五味、能觸感萬物、能思意宇宙天地。
所以,我思故我在,我視故我在,我聞故我在,我嗅故我在,我味故我在,我觸故我在。
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五感六識,都能證明自我的存在,都在支撐自我的存在。
人類通過五感六識所獲得的一切信息,都會通過大腦的過濾與篩選之后,才能最終進入人的內心之中、人的心神之中。再然后,人們才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心神反應。
這也就是人們所看到的各種外在反應。
人的外在性情反應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感性反應,一類是理性反應。
人的各種感知,在通過大腦的又一次思辨與篩選之后,才會真正進入人的心神,并做出相應的反應,這便是所謂的理性的人。
假如人的各種感知不通過大腦的過濾,直接進入心神,并做出反應,這就是感性的人。
每一個人都擁有感性的一面,也擁有理性的一面。
感性通過思考,便會轉化為理性;
理性通過不斷地積累、思辨和熟悉等,便會慢慢地轉化為下意識行為,也就成了感性。
理性是慎思、深思、多思、細思;感性是淺思、少思、粗思、不思。
人所思慮的東西,就是人從外界捕捉和感知到的一切信息。
人有三大世界:現實世界、心靈世界、思想世界。
人類通過各種身體感官組織,從現實世界中捕捉一切有用信息,然后再通過思想世界的思辨、過濾與篩選,最終這些信息都會進入人的心靈世界。
在心靈世界之中,人們就會對這些信息做出各自的心靈反應。也可以叫它心理反應,或者內心反應。
所以,人有三大世界:現實世界是真實存在的物質世界;思想世界是人類自身的一層信息篩選世界;心靈世界則是人類自身的精神反應世界。
其實,作為信息篩選的工具,人類并不是僅僅擁有思想世界這一層過濾網而已,而是擁有著七層信息過濾網。
它們便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七情,便猶如七張網——七張信息過濾網,七張情網。
每一個人的思想都不相同,或深邃或淺顯,或細致或粗糙,或廣大或狹隘;
每一個人的喜樂也不相同,或大喜或微樂,或興奮或愜意,或癲狂或平淡;
每一個人的惱怒也不相同,或激怒或怨憤,或生氣或仇恨,或埋怨或責罵;
每一個人的憂愁、悲傷、恐懼、驚怖的程度,也都不相同。于是這七張情網,便共同構成了一張人類進行信息篩選的過濾網。
一切外部信息在通過這七張情網過濾一遍之后,每一個人再看待這個世界的樣子,就好像戴了幾副有色眼鏡一樣。便再也無法看清世界本來的樣子。
或許,只有圣人才可以把這七副眼鏡合成并還原為一副無色的眼鏡,從而能夠通過它看到這個世界最真實的樣子。
常言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情網,便猶如每一個人的天網。外界的一切信息都要經過這七張情網,才能進入人的內心世界,才能被人們各自所理解、把握和反應。
所以,在現實世界中,你只要迎合了一個人的情感,也就基本迎合了這一個人。
有些人甚至可以根據對方的情感,有目的地把一些荒謬的信息灌輸進別人的內心里。
世界上最可恨的人,莫過于那些毫無底線,隨意操縱他人情感,甚至任意踐踏和玩弄他人感情的人。
情網便是每一個人頭頂之上的一張天網。撕開情網,便猶如掌握了天網。
幾千年來,那些無道無德之人,不都是在利用他們手中的金錢、權勢、美色、聲望等,一次又一次地踐踏、操縱和玩弄他人的情感嗎?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過就是情感與物質。情如天,物質如地,中間是自身,這便是天地人三才。
愛情與面包哪一個更重要?
在沒有背叛的前提下,當然是情感最重要。假如沒有了天空,大地還能有什么用處呢?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山陀爾的著名詩歌《自由與愛情》。
生命,代表了物質面包,猶如大地;
愛情,代表了各種情感,猶如天穹;
自由,代表了人類自身,就是人本身。三者不就相當于天地人三才嗎?
本質上講,天老大,地老二,人最末;但是反過來講,人本身又是每一個人自身一切的起點與開始。
人之所為,又只能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人三才,是矛盾對立統一的關系,而不是割裂的關系。情緒、思想、身體也是矛盾對立統一的關系。
人生在世,情思幾何?哀樂幾何?悲怒幾何?憂懼又幾何?
所謂的思想、智慧、觀念、認知等,都不過是人類的一種比較特殊的理性的情思罷了。
情理就猶如樂理。七情就猶如七個音符1234567。音符的每一次婉轉跳動,人的心魂情緒都可以隨之跳動起伏。
七個音符可以譜寫出無窮無盡的優美樂曲。人的七張情網也可以組合出無窮無盡的情緒變化。
人類之所以多姿多彩,不正是因為我們擁有豐富多彩的內心情感嗎?
《黃帝內經》把人類的情感劃分為七種:喜怒憂思悲恐驚,并不是說人類的情感變化就只有七種而已。
七情的意義,就相當于七個音符,又相當于七色光紅橙黃綠藍靛紫,又或者三原色紅綠藍。它們各自相互組合搭配,就可以生出無窮無盡的變化。
人皆有心,心分魂魄。魂又劃分為天地人三魂。七情便是人魂的主要內容。而思又是七情之一。
一切關于人類思維、思想的學問,都可以叫做情思心理學。
在普天之下,對于任何一個人,誰又能沒有喜樂呢?誰又會沒有怒火呢?誰又能沒有憂愁呢?誰又會沒有思慮呢?還有悲傷、恐懼、驚嚇,每一個人都會具備這些情緒,缺一不可。
假如一個人不會哭、不會笑、沒有悲、或者沒有驚,那么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是出現了大問題。
七情便是人類心魂所具備的七個音符,缺一不可。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是指聞聽、視見和記憶等;思,是指理解、吸收和把握,是把外界的知識吸收轉化為自己能夠理解的知識。
只學不思,就相當于只種樹不澆水;只思不學,就相當于只在一只羊身上薅羊毛。
古人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博學,是指要在千千萬萬只羊身上薅羊毛;
審問,是指要提出疑問和質疑;
慎思,是指要小心、認真的吸收與理解;
明辨,是指要清楚明白地分辨出是非對錯;
篤行,就是要堅定持續地踐行以上四條。
假如一個人做不到“慎思之”,也就無從“明辨之”,篤行也就失去了意義;
假如一個人做不到“慎思之”,就算提出再多問題也是無用,就算學習再多東西也會迷惘。
思,是一切思想智慧的基礎。學,是一切的起點。
人生幾何?情思相伴。七情就像人類身上的一雙翅膀,可以讓人們自由地飛翔。
思,也是七情之一。一切有關于思想的學問,都叫做情思心理學。
假如一個人不懂得如何思考,只是人云亦云,那么他的人生必將充滿著迷惘。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假如一個人不懂得向他人學習,只是閉門造車、剛愎自用,那么他的人生也必將充滿著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