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創始人萬叔。
23年初立下的一個flag,每天一篇文章,每周一次商業問答,每月見一個新商業大V,每年出一本書。
本次開放的商業問答,萬叔選取的問題,和以前一樣,都是已經加入星球的朋友們在里面的發問。
想知道萬叔平時和大佬們聊的都是什么商業內容,可以先點個星標,或者加入知識星球,明天發出來的時候,就會及時通知到你。
加入知識星球,圍觀2000+躍遷積極分子的人生卡點與躍遷解決方案。
祝各位熱氣騰騰的、渴望躍遷的家伙們,在這個青龍年,都能所愿皆成!
問:萬叔好!畢業以后,就在航空系統軍工單位做技術類,人脈學校都極普通,目前奔四,擔任組長角色,所里事業單位改企業中,資歷老些的也遠比不上好央企同級別,這樣的情況名和位恐怕要不到了吧。想要利的話,是否應跳槽名頭更響的其它軍工央企,還是怎么整更合適呢?
——來自
知識星球
的讀者
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
答:
你得多花時間去尋找更好的機會。
在找到之前,安安心心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我們的642法則,不也是先花60%的時間把本職工作干好嗎?
順便跟星友們說一句,下降期不是一個跳槽的好機會,上升期才是。
在行業和經濟的下行期,要積累和沉淀好自己的能力,下一次機會來臨時,再跳一個好單位。
有人說,沒看過642法則,萬叔把鏈接也放這里了。
既然每天只有24小時,怎么做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萬叔,最近有一個問題困擾我特向你請教。
問:
就是有一種說法是說,一個人能承受多大的財富或福氣是差不多一個定數,超出了會有災殃。以前我是不以為然的,但是最近我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因為我老家有好幾家人,在以前社會比較亂的時候,掙了很多灰色或黑色的錢,身家資產過億吧。雖然現在已經洗手不干了,家里財富保住了,子女物質生活很優越,可他們家里的子女要不身體有殘疾、要不智力障礙、要不精神有問題,幾乎無一例外。
這好像冥冥之中,有種命運的感覺。
我在想,如果說一個人承受了超出他生命承受范圍的財富或福氣,就會帶來災禍——這句話有一定道理的話,那么是不是意味著,普通人就只能安分守己,或者我怎么才能知道我能承受多大的財富或福氣。
我該怎么看待這種觀點?特向萬叔請教。
——來自
知識星球
的讀者
1、說得沒錯。
答:
這背后是有科學道理的,只是古代把它玄學化了。
天下的所謂不公平,其實都逃不過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說人話就是我干了這么多,憑什么你拿大頭?
2、當所有人都沒有這種想法的時候。
利益結構就是穩定的,當有一部分人有這種想法,并且勢力大到了,可以推翻整個利益分配機制,那就會產生革命。
當然從公司出來,自己單干也是一種革命,不要想得太狹隘了。
3、守財比發財要難,因為你走上了一條發財的路以后,飛多高賺多少錢,你自己根本不知道。
但守財,你是有明確的財富基準線,大概率那些想從你身上搞錢的人,也知道你有多少錢。
這樣就從敵在明我在暗,變成了我在明敵在暗。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一旦別人覺得你有錢想要做你生意的時候,守住這個財富就很難了。
4、那什么時候會超額損失呢?就是你認知跟不上的時候。幾乎沒有哪個人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會被騙錢割韭菜的。絕大多數被騙的,都是因為那個領域超出了自己的認知,同時擊中了人性的欲望。
只要你不是全知全能的,總有一個領域你不清楚,然后迷迷糊糊把錢投下去,產生超額虧損。
萬叔之前做過很多投資,也虧過不少錢。
5、所以錢最后怎么能守住呢?那就是鎖起來、沉淀下來,比如用房子一類,讓它喪失流動性。
富人花錢買包是用資產產生的被動現金流普通人花錢買包是用自己辛苦勞動力換的收所以動作雖然一樣,但背后的邏輯完全不一樣,富人怎么花都花不成,窮人,但普通人花了這個錢,就喪失了積累原始資本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么消費主義害人的原因。
希望看了這個答案以后,你有更深層的理解。
祝順利。
萬叔好。
問:
最近關注到房產的買方顧問和賣方顧問這一塊。
新媒體平臺上經常刷到(可能跟我身上的房產標簽有關系),上海的和深圳的比較多而且多是做的存量二手房,并不是新房。
我的思考是:應該做全國范圍還是垂直本地?垂直本地的話比較卷,競爭大,小IP比較多。
收費的話,只提供咨詢和陪同買賣,哪個方向更好?我覺得陪同買賣的話很瑣碎,交付過程和結果會存在不滿意,想聽聽萬叔的意見。
——來自
知識星球
的讀者
從你的提問來看,你對這個業務理解得比較淺。
答:
確實很賺錢,萬叔也有朋友通過做這個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財務自由。
但不是你這么理解的。商業模式設計,完全不是你說的這樣。
真正有價值的核心東西,不大可能網上看看就知道。
真想學的話,給你兩個建議,要么入職這類的公司,想辦法摸透整個業務鏈條,要么花錢請教,把真正的核心學到手。
祝順利。
萬叔您好,本人生活在長三角二線城市,年齡40,從事律師工作10年,行業內小有名氣,今年轉到全國知名律所任合伙人。
問:
近年來行業內競爭愈發激烈,本人日常應酬也多,身體狀態也在下滑,所以最近比較焦慮。
請問您對律師行業發展有什么看法?個人不是特別擅長搞關系交朋友,性格有些內向,您對本人以后的發展有什么建議,謝謝!
——來自
知識星球
的讀者
1、中國的律師行業是個收服務費的行業。就是智力版的掃地阿姨,所以干得很辛苦。
答:
律所的模式,就是合伙人搞關系拉單子,律所提供品牌背書,一起壓榨年輕的律師,苦哈哈的干活。
這和美國那種,做法律糾紛合伙人,賺取資金百分比的模式,差太遠了——雖然中國的律師,無論是勤奮還是智商,都不比對面差。
2、同一個行業,不同的玩法,結果會完全不同。
我們的股票就和對面的股票不是同一個邏輯,當然法律體系也是。未來的金融體系,也會變成中國特色的國有資本主導的投資市場。
在這個市場里,按照傳統路徑來說,還是要搞到業務,搞到關系,才好生存。
3、如果要說有什么新方向的話,萬叔覺得做個人IP吧。做起來以后,可以不需要那么多應酬,把心思放在價值創造和勢能積累上。
萬叔自己就是典型——不喝酒,不應酬,不喜歡參加這樣那樣的局,做咨詢交付起家,不喜歡搞關系;這在過去是劣勢,但現在你有更多的時間深度思考,做曲線救國的事情,在互聯網時代,說不定又是一個優勢。
4、法律這個行業在中國,比咨詢成熟度要高一些,已經見到這一行很多借助互聯網成功的案例了。
法力無邊魏律師、羅翔老師、馬馬律師,各種各樣姿勢起來的都有。這一行整體還是上限很高的,不要輕易放棄。星球里也有不少的律師,可以相互交流交流。
祝順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