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1973年生于四川榮縣,祖籍福建長汀。少時習畫,情定丹青,筆耕不輟,漸有心得。后“蓉漂”求藝,拜蜀中大家郭汝愚先生為師。擅工筆釋道(羅漢)人物畫,兼習花鳥、山水。亦鐘情于傳統文化及佛學理論學習。畫風淳樸,工麗惟美,不落俗套,自成格調。
羅漢題材畫家
四川傳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著有:林東繪畫藝術.羅漢精品集。
大氣人生,蒙養品格
中國繪畫意蘊深函,博大精深。學習中國畫是—種修養,是—種高尚精神的升華與享受。學會畫畫并不難,但創作一幅好畫卻很難;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更是難之又難。許多人畫了一輩子也不得要領,什么原因呢?除了天份和才情的因素,很可能就是一知半解,不求參透,死摳硬摩,苦修無法。繪畫需要悟,而這個悟,是悟在形上形下之間的精神意會。感悟最終要達到生命的形而上境界。感悟自然的境界需要平時的善養。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何謂浩然之氣?他這祥解釋:“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克服物欲和自私,淡泊名利,心中自然有一種大氣象,有了這種氣象,則可優游回環、暢游生命之樂。
▲《十六應真圖》
觀林東先生的工筆國畫我甚是大喜,一股脫俗,不入凡塵之氣映入眼簾。他自幼學畫,能結合佛學之理運用畫中,佛學作為一門古老而深刻的哲學體系,不僅是千百年來東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對眾生生存、苦難和解脫的思索。其核心要義包含了豐富的哲學思想,涵蓋了對生命起源、存在意義和眾生解脫的深刻思考。
▲《十弟子圖》
佛學的核心要義包括:對一切現象的因緣起空性、因果關系的認知、四圣諦的理解、八正道的修行、中道的實踐、一切現象的空性、以及三法印的指導。而林東的畫清麗脫俗,設色淡雅,皆是他對佛學的理解。
▲《渺渺人生在其中》
【一切現象皆是因緣所生】
從他的作品《十八羅漢》中,“一切現象皆是因緣所生”。這一理念表達了對宇宙和一切事物起源的獨特看法。佛教主張宇宙不是由神創造的,世界上也不存在獨立、永恒不變的實體。一切事物都是由無數因緣和合而生,因此具有無常性和空性。這種觀點在金剛經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闡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這種虛幻的本性是空的,只有空性才能容納一切,成為一切存在的基礎。他的畫不落俗套,自成一格。
▲《十八羅漢圖》
【一切皆是因果】
林東先生的作品《紅衣羅漢圖》設色淡雅,人物服飾,表情繪畫細致,線條唯美。非常生動形象的展現了佛學深信生命中的一切事件,都是因果關系的體現。從他的畫中,我們可了解和認知因果關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命中的各種經歷,并在行為上更加慎重和負責。
▲《紅衣羅漢圖》
【苦、集、滅、道(度)】
觀其作品《獨坐聞梵音》中,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后,總結出“苦、集、滅、道(度)”四條真理,也被稱為四圣諦。這些真理從他的畫中深刻地揭示了,眾生生存的本質和解脫的途徑。四圣諦指引認識到生命中的苦難,分析苦的原因,找到消除苦的方法,最終實現涅槃,即解脫的狀態。這一理念為佛教的修行,提供了清晰的目標和方法。
▲《獨坐聞梵音》
【四大、五蘊、萬法皆空】
林東的繪畫作品《禪林論道》,畫中幾個得道高僧在林中論道,高雅脫俗。畫中體驗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他的畫蘊含了“四大”(地、水、火、風)、“五蘊”(色、受、想、行、識)以及一切法都具有空性。色并非獨立實在,而是空性的表現,空即是有,有即是空。這一理念強調一切現象的虛幻本質,與相對性。
▲《禪林論道》
【不迷失方向】
從林東的羅漢人物繪畫作品,可讓人看到三法印,包括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法印被用來印證言論的真實性。在學佛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同的觀點,可以依照這三法印來判斷其真偽,確保不偏離正道。
▲《坐鹿羅漢》
他的畫中主要以羅漢為主,羅漢是佛教文化中的一群高度覺悟和智慧的佛教弟子,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智慧和修行境界。每尊羅漢都有自己獨特的特征和象征意義,在佛教教義中起著護法神和守護者的重要作用。通過學習和了解羅漢的含義,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智慧和修行理念,從而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啟迪和指導。
▲《降龍羅漢》
從林東的畫中我們也可看到對羅漢話的理解,修行佛法的人要實踐八正道,若口說而不行,是無法解脫的。所謂八正道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在這八項事情其實是見、思維、語、業、命、精進、念和定,全都加上一個"正"字。為什么呢?因為當修行者見道以后,他就知道怎樣的行為才是對的,怎樣的知見、思維才是正確的,所以稱為正。
▲《笑獅羅漢》
“大氣人生、蒙養品格”“人品不高,畫格難求其高”。繪畫作品是視覺形象,而這種視覺形象可反映出畫者的心境和品格。清人王昱說:“學畫者先貴立品,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種光明正大之概,否則畫雖可觀,卻有一種不正之氣,隱躍毫端。文如其人,畫亦有然”,“其要在修養心性,則理正氣清,胸中自發浩蕩之氣”。林東的畫非常富含哲理,更是體現中國東方文化的特色,以及優美的品德,其作品值得收藏,從看他作品就進入了欣賞者的內心,開始發揮了滋養的作用,或靜心、或勵志、或悅已、或撫慰他人。崇敬之意頓然而生,平素里就喜廣結善緣的林先生,把自己感悟到的哲理,通過藝術表現手段,寓哲理于畫當中,使觀者以愉快的審美感去領會枯燥的哲理;以圖文并茂來表現豐富的內涵,讓人深入淺出,心有感悟, 傳統文化是以儒釋道的修煉為根,思想品格也是遵循傳統美德而后天蒙生的產物。書畫藝術同樣是修行,林東先生繼承了傳統美德,善養浩氣,淡泊名利,同化真善美。注重蒙養品格,故能圓融藝術。
著名書畫藝術評論家:單玉
▲ 《長眉羅漢》
▲《靜坐羅漢》
▲《羅漢對屏》
▲《羅漢對屏》
▲《壤壤眾生愛》
▲《羅漢四條屏》
▲《松高.柏老.幾僧》
▲《羅漢四條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