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中堡客家祭文簡析
文/
林東祥
武平縣中堡鎮位于縣域東北方,西倚梁野山,東鄰汀江河。是客家地區較早開發的地方,宋元以來成為客家先民重要聚居地和中轉站,經過近千年的繁衍生息,如今人口三萬余人,現有21個行政村,藍、林、石三姓為主要居民,占總人口的七成多,蘭姓主要發布于大坪、林坊、章豐、朝嶺、大績、新湖、新化等村;林姓主要居住在遠富、大坪、悅洋、上濟、羅助、田坑、大績等村;石姓主要居住在中堡、朱坊、遠富等村。每年實行春秋兩祭,春季祭祀基本在春分清明兩個季節,大姓都會進行祠堂祭祀和墓祭儀式。
藍姓北峰公祭文(祠堂祭):“在天曰星,在地河岳??埦S我祖,人中英豪。祖形昂藏,祖形獨超;祖生章豐,志慕遷喬,開辟太平,卜宅殷遙。櫛風沐雨,創業腴膏,深謀遠慮,貽謀宏浩,果敢俊偉,童叟歌謠,淑配孺人;內助功高,幽賢貞靜。產厥賢豪,伯仲叔季,箕裘克紹;善垂后裔,發越兩朝;濟濟多士,書香名標,思我列祖,于今為昭。值清明設祭家庭,仰承祖志,愛其所親,爰增祭儀,頒胙維馨,祖靈如在,來格來歆。尚饗”?!敬笠饨馕觯合茸妫ū狈澹┏錾仑S(地名),拓基太平(地名),創業艱辛,深謀遠慮;祖婆賢淑,助夫功高。善德傳承后世,家族兩朝(明清)壯大,人才輩出,書香延綿,清明祭祀,承前啟后】。
石氏開基祖宗盛公祭文(墓祭):“桐柳懷新,逐動生材之憾;松揪亙古,頓深(生)過暮之思。恭維始祖考(妣),久矣天人。龍巖走馬,燕嶺發祥。非來胥宇,創垂不讓古今;實始肇基,贊且還同姜女。用是天酬福德,地號靈秀;回龍黃坎之祠,馨香暫奠,化鶴歸頸崗之琢,鐘毓無窮。瓞衍平川,枝葉茂延數省;蘭培宋代,清芬歷播六朝。其生繁榮,其化優顯,懿乎鑠矣!猗歟休哉。節屆清明,酒熟杏花村畔,禮隆孝敬;枕傾葵葉枝頭;優冀靈式,惟冀精神可格。俎豆與明德同芳;歆我與代,歆我與揚,福祿與鼎鐘并永。俾予乎熾,俾予乎昌。尚饗”?!敬笠饨馕觯和┝?,思念我祖。始祖原居龍巖(新羅),發祥燕嶺(地名),鐘靈毓秀,創業維艱,發脈平川(指武平),(后裔)播遷數省,宋代肇基,家族美名世代傳揚,祖先的精神永垂后世,虔誠致敬,(子孫)福祿像鐘鼎一樣久長】。
林氏開基祖九郎公祭文(祠祭): “濟水流長,南山永鎮。攜八姓以入閩,分四邑而傳盛。恭惟我祖,八、九郎公。瓞衍汀城,濯田發跡。忠孝有聲,鶯遷武邑。宋元明清,俾昌俾熾。祖德恢宏,宗功丕展,在堂嗣裔。思百族之繁昌,長發其祥。憶我上祖,光前裕后。根深枝茂,源遠流長。子子孫孫,敦睦一堂。謹千秋之令節,春祀秋嘗。虔備菲儀,微悃輸漿。敬篤陳詞,用酌酒漿。上祖先靈,來格來嘗。尚飧!”【大意解析:濟南(堂)如山水般永恒,(林姓)隨八姓入閩,分發傳播各地。(先祖)八、九郎公,汀州生息,濯田散播,(最后)喬遷武平(中堡),祖德宗功,綿延宏大。上祖開創不朽基業,后裔宜團結一心,傳承先祖美德,發揚光大,表里如一祭祀祖先,祈求先靈庇佑家族興旺,福德厚長】。
客家祭文飽含深厚的感情,這里面有歷史的縱深,也有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這些祭文也是優美的古文,有詩味,有哲理。從祭文中可以窺見客家人篳路藍縷,艱辛創業的歷史,也可以了解一些客家人對傳統美德的堅守,對先祖懷念追思,慎終追遠,是為了報本明禮,建設鄉土,并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藍華耀、石珠明先生分別提供藍氏、石氏祭祖圖片,在此致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