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由此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一體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和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工作,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著力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檢察力量。
買賣珍稀陸龜者受到應有處罰
犯罪嫌疑人出售的赫爾曼陸龜。
王某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兩只小陸龜被罰。
“本以為被檢察院作出了不起訴決定就算‘逃過了一劫’,沒想到還有行政處罰等著我。這次的教訓實在深刻!”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后,王某追悔莫及,“以后要好好學習法律知識,再也不做違法的事了?!?/p>
因兩只陸龜“引火上身”
山東某縣居民王某平時喜歡養烏龜之類的小動物,經常與網上的養龜人員交流飼養心得。
2020年8月的一天,王某在某社交平臺上看到有人出售一只赫爾曼陸龜,有視頻有圖片,發帖人是外縣的張某??吹侥侵恍£扆敶裘瓤蓯鄣臉幼樱跄承膭硬灰眩鲃蛹恿藦埬车奈⑿?。兩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商定以1100元成交,張某負責通過快遞發貨給王某。
次日,王某發現收到的陸龜與想象中的差距很大,就學張某在社交平臺發帖,將收到的陸龜轉售。帖子正好被李某看到。二人很快以1300元的價格談妥并約定了交貨地點。恰好此時,王某在該社交平臺上發現安某正在出售一只“歐洲陸龜”,其地址正好在離與李某交貨地點不遠的地方。于是,王某決定向安某購買那只“歐洲陸龜”,并約定上門自提,價格為750元。出手一只,入手一只,順路還小賺200元,王某甚是得意。
李某回家后,經咨詢得知赫爾曼陸龜是保護動物,遂向公安機關舉報。很快,王某等人被抓獲。經鑒定,赫爾曼陸龜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依法已核準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而王某從安某處購買的那只“歐洲陸龜”,其實是四爪陸龜,又稱草原龜,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案發后,兩只陸龜均被轉送至動物園飼養。
王某、張某、安某等三人因涉嫌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由于三名犯罪嫌疑人都有正當職業,飼養陸龜只是業余消遣,其中,王某、安某犯罪情節輕微,具有坦白、認罪認罰情節,檢察機關對二人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張某因違法數額較小,被作出絕對不起訴決定。
不起訴后“反向銜接”
刑事案件辦結后,事情并沒有就此畫上句號。負責對該案三名犯罪嫌疑人審查起訴的山東某縣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隨即將案件移送本院行政檢察部門審查。
受案后,行政檢察官全面審閱了刑事卷宗,了解了案件的基本情況、不起訴的法定事由、案件事實、證據材料、強制措施、處罰時效、量刑情節和刑事檢察部門的審查意見,并查閱了野生動物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
經詳細審查,檢察機關認為,王某等人的行為違反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規定,應當受到行政處罰。
2023年8月,檢察機關向自然資源部門發出了檢察意見書,建議對上述三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跟進監督確保罰當其錯
因安某在外區,相關事項由某市自然資源局行使,2023年10月7日,某市自然資源局復函檢察機關:已依法對安某作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野生動物,處以野生動物價值兩倍罰款的決定。某縣自然資源局回復稱對王某作出罰款、沒收野生動物的行政處罰。
某縣檢察院審查認為,對王某未沒收出售赫爾曼陸龜的1300元違法所得,遺漏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相應條款“沒收違法所得”的罰項,該決定適用法律錯誤。于是,2023年10月20日,某縣檢察院向縣自然資源局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其依法全面履職,糾正原行政處罰決定。收到檢察建議書后,該局依法撤銷了原處罰決定,對王某重新作出沒收野生動物、沒收違法所得1300元、處以野生動物價值兩倍罰款的處罰決定。
由于張某在外縣,某縣檢察院通過上級檢察院協助,最終將檢察意見書送達張某所在地的自然資源局。該局回復稱,張某的行為已超過兩年的行政處罰時效,且向王某出售赫爾曼陸龜時發貨地、收貨地均不在本縣,即違法行為地不在本縣,其不能對張某進行行政處罰。對此,某縣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的刑事立案時間在二年內,根據行政處罰法及全國人大法工委的有關規定,張某的違法行為屬于在二年內被發現,故仍在行政處罰時效內;張某無養殖資質,其在本地收到上家發來的陸龜當天即在網上兜售轉賣,已實施買賣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因此其所在縣屬于違法行為地。該縣自然資源局接受了檢察機關的跟進監督意見,對張某立案調查,依法作出處罰決定后,及時回復了檢察機關。
至此,三名違法人員都依法受到了應有的懲處。
案件辦結后,某縣檢察院及時總結經驗,與縣司法局會簽了《關于加強行政檢察與行政執法監督銜接工作的意見》,建立行政檢察與行政執法監督的銜接機制,明確作出不起訴決定后提出的檢察意見抄送縣司法局,行政部門在規定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予回復、不予處罰或處罰錯誤的,由縣司法局按照《山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理,以進一步促進依法行政。
今年1月,該案被最高檢評為。
濫伐林木豈能“不刑不罰”
“檢察官,我們要在宅基地上蓋新房子,砍掉自己種的樹犯法嗎?”
“采伐林木,應遵守法律規定,須在取得采伐許可證的前提下,按照規定的時間、數量、樹種,采取適當的方式采伐……”
近日,河南省郟縣檢察院檢察官再次來到轄區黃道鎮,專門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針對村民關注的林木砍伐和生態保護問題答疑解惑。
檢察官這一次的“專門活動”,與之前發生在黃道鎮的一起濫伐林木行刑銜接案有關……
濫伐57棵樹觸犯刑法
孟某是黃道鎮某村村民,平時以務農為生,偶爾打些零工補貼家用。2022年8月1日,同鎮居民劉某找到了孟某,想把他家的40多棵樹賣了。孟某心想,如果把這些樹倒賣給木材廠,會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于是和劉某討價還價,將這些樹以2000元的價格全部買下。為了節省開支,孟某沒用砍樹設備,用4天的時間自己把樹全部砍了,轉手以4200元的價格賣給了郟縣渣園鄉賈某開辦的木材廠。
掙到錢的孟某覺得這是一門不錯的營生,于是在2022年8月15日,又以1300元的價格向劉某買了30多棵樹。讓孟某沒想到的是,當他剛把砍下的十幾棵樹拉到木材廠售賣時,郟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就找上了他。
經查,孟某在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采伐楊樹、泡桐、刺槐等各類樹木共計57棵,林木蓄積為14.0735立方米,違反了國家法律規定。
2022年8月23日,孟某被郟縣森林公安機關抓捕歸案。2023年1月28日,孟某涉嫌濫伐林木罪一案被移送至郟縣檢察院審查起訴。經審查,孟某的行為已觸犯了濫伐林木罪??紤]到孟某自愿認罪認罰、犯罪情節輕微,具有初犯、坦白等情節,2023年2月27日,郟縣檢察院依法對孟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不起訴≠不處罰
不被起訴并不代表可以不用為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責任。對孟某作出不起訴決定后,檢察官發現,孟某并未因濫伐林木行為受到行政處罰,遂將線索移送該院行政檢察部門辦理。
行政檢察官全面審查該案后認為,孟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濫伐林木,損害了社會公眾利益,雖情節輕微,可不被判處刑罰,但如果“不刑”又“不罰”,難以起到有效的警示、教育作用,也不利于維護公平正義。就是否應當對孟某給予行政處罰的問題,郟縣檢察院與縣公安局案件承辦人、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公益訴訟檢察部門負責人等召開聯席座談會,共同進行分析研討,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
2023年10月13日,郟縣檢察院在案發地開展檢察意見書公開送達活動,邀請人大代表現場監督,向縣林業局制發檢察意見書,提出由該局及時對孟某濫伐林木行為作出行政處罰??h林業局現場接收檢察意見書,并承諾立即處理。
同年10月21日,郟縣林業局對孟某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給予其責令補種樹木166棵、罰款16170元的行政處罰。
3月21日,河南省郟縣檢察院檢察人員查看復植補種樹木情況。
訴源治理守護“生態綠”
郟縣是國家園林縣城,縣域范圍內的傳統村落有很多。如何用檢察力量更好守護千年古縣生態文明的根脈?近年來,郟縣檢察院進行了諸多探索。
“辦理這起濫伐林木案時,我們通過數據比對,發現‘應罰未罰’‘不刑不罰’的案件不止這一件,遂依托府檢聯動機制,建立健全行刑反向銜接的線索移送、異議處理、信息共享和通報等多項機制,達到長效常治的目的?!编P縣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告訴記者。與此同時,該院還與縣公安局、林業局、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等多部門會簽了《關于加強檢察機關與行政執法機關反向銜接配合的意見(試行)》,每季度對森林執法、司法情況進行通報,研討疑難復雜案件、工作開展難題,既采用調查核實、磋商會談、公開送達檢察意見書等方式辦理個案,又以運行大數據監督模型、建立機制的方式實現類案監督,以司法力量守護“生態綠”。
目前,郟縣檢察院已發現不起訴且無行政處罰記錄各類案件線索50余條,就3件森林資源保護領域行刑反向銜接案件向縣林業局發出檢察意見書,涉案樹木115株,林木蓄積共計39立方米。目前,縣林業局已對其中2起案件的4名被不起訴人給予行政處罰,責令其補種樹木共計296棵,罰款共計43640元。
“我們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無證砍樹在農村老百姓看來是很正常的事,說明他們法律意識較為淡薄?!编P縣檢察院檢察官趙樹鋒說。為切實提高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該院聯合縣公安局、縣林業局通過發放普法宣傳單、以案釋法開展森林資源保護宣傳活動等方式,重點針對濫伐林木的危害及后果,專門到案發地鄉鎮進行宣傳講解,通過辦理一起案件、恢復一片青山、教育一方群眾,實現了監督辦案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
行刑反向銜接協同整治非法捕獵
“之前不知道放獵夾獵捕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有了這次的教訓,今后我再也不獵捕野生動物了,還會以此告誡村里人和親戚朋友……”不久前,貴州省德江縣檢察院對一段時間以來發生的5起非法狩獵案件舉行公開聽證會,田某等人在會上對承辦檢察官說。
2023年,田某等5人先后在德江縣域通過安放獵夾的方式非法獵捕泥拱豬(豬獾)等野生動物,被當地群眾發現并向公安機關舉報。案件被移送德江縣檢察院審查起訴后,該院對5起案件的證據材料進行了認真審查,發現這5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均存在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淡薄、家庭較為困難等情況。綜合全案事實和證據情況,該院認為,5名犯罪嫌疑人犯罪情節輕微,具有自首、初犯、認罪認罰等情節,遂依據刑法有關規定,對5人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
然而,對于這5人來說,被不起訴并不意味著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根據最高檢《關于推進行刑雙向銜接和行政違法行為監督 構建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制度的意見》有關規定,德江縣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將該案及時移送負責行政檢察業務的部門審查。
行政檢察官圍繞5人是否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是否已對5人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是否需要繼續對5人作出行政處罰、有無制發檢察意見書的必要性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審查。經審查,行政檢察官認為,田某等5人的行為違反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有必要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意見書,督促行政機關對5人給予行政處罰。
3月6日,貴州省德江縣檢察院對5起案件集中舉行了聽證會。
為深化檢務公開,增加辦案透明度,德江縣檢察院對5起案件集中舉行了聽證會,邀請縣林業局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等共同參加。聽證會上,檢察官就案件事實認定、法律適用、非法狩獵的危害性等作了詳細介紹,聽證員在充分了解案情和聽取相關法律依據后,一致認為應當對5人給予行政處罰。
聽證會后,德江縣檢察院與縣林業局進一步溝通,并向該局制發檢察意見書,督促其依法履職??h林業局收到檢察意見書后,分別對5名違法行為人罰款2000元,并要求各鄉鎮林業站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提高農村群眾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發生。
來源: 檢察日報·政和周刊
編輯:劉泉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