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進紅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
正在太湖縣家中干活的他
突然接到兒子部隊的消息
讓他趕緊到部隊去
等他抵達寧波時
27歲的兒子郝文平
已經靜靜躺在了殯儀館里
郝進紅當時就暈了過去
24年過去了
郝進紅依然記得當時的一幕幕
烈士家中的墻壁上
依然掛著他的照片
和“光榮烈屬”的牌匾
那一天,是2000年9月13日
肆虐的臺風
把正在保護施工船只的郝文平
卷入了風浪中
郝文平
生前前系北海艦隊某工程指揮部
炸礁隊中尉助理工程師
少年從軍
郝文平
1973年出生于安徽太湖
1992年畢業于太湖中學
1993年考入青島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前身)
從中學到大學
他一直表現優異
是同學口中“有愛心的人”
郝文平的畢業證
1997年7月
剛畢業的郝文平放棄地方工作機會
應征入伍
成為海軍一名技術員
危險之路
郝文平所在的炸礁隊
承擔的都是急難險重任務
1998年初春
郝文平負責三峽船閘航道
炸礁后的質量驗收工作
在一個水流湍急的漩渦區
他讓戰友用繩子將自己捆在小艇上
抱著儀器在急流中進行測量
兩個小時后終于測出準確數據
三峽炸礁工程瞬間
1999年10月
在旅順口深海排污工程中
水下爆破網絡被激流沖斷
水下32個鉆孔的炸藥瞬間成了啞炮
這意味著在黃海和渤海的交匯處
埋下了32顆重磅炸彈
郝文平主動請戰
他提出了在原作業區重新鉆孔裝藥
實施連續爆破的排除方案
按照這一方案
要在原爆破孔間隙再鉆28個孔
而間隔距離只有一米
稍有不慎,將船毀人亡
港口排污工程作業(資料圖)
郝文平第一個登上鉆孔作業船
570多平方米的作業平臺
要在200多平方米的海域
重新鉆28個爆破孔
鉆桿隨時都有觸及原爆破孔的危險
郝文平整整25個小時沒有離開平臺
直到任務圓滿完成
港口排污工程作業(資料圖)
從長江三峽到秦山核電站
從旅順軍港到寧波萬噸輪碼頭
郝文平屢建功勛
壯烈犧牲
2000年9月12日
早上六點,他帶上施工圖紙趕到工地
組織寧波萬噸輪碼頭
水下工程爆破作業
直到晚上九點才回到駐地
第二天下午
面對突襲而至的臺風
郝文平為保護施工船只安全
堅守崗位,最后壯烈犧牲
海軍北海艦隊黨委
于2000年11月
為郝文平追記二等功
并追認為革命烈士
郝文平犧牲兩年后
海軍授予炸礁隊“炸礁尖兵”榮譽稱號
這榮譽里也有他的奉獻
一個只有3年軍齡的青年軍官
卻參與了9項國家和國防工程
實現了他用生命澆鑄國防長城的宏愿
炸礁隊的光輝事跡
也頻頻被媒體介紹
可惜他沒能親眼看到
永恒紀念
英雄遠去
但緬懷與追隨不會停止
2001年3月
中國海洋大學設立“郝文平獎學金”
2002年
郝文平生前所在部隊
北海艦隊工程指揮中心炸礁隊
被批準成為中國海洋大學社會實踐基地
今年二月
安徽省太湖中學
太湖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共同設立“郝文平獎學金”
這是該縣首個以烈士命名的專項獎學金
“郝文平獎學金”
參評對象主要是高考后
被各類軍事院校錄取的大學新生
獎學金頒發儀式
在郝文平烈士犧牲紀念日舉行
(每年9月13日)
在郝文平烈士事跡的感召下
太湖中學每年都有多人考入軍校
立志考軍校的高三學生
對烈士最好的紀念
就是延續他的理想
資料來源: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安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太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