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一個前同事吃飯,他一臉驚喜地告訴我,自己在創業,占公司8.8%的股份,還講了他用什么樣的辦法拿到的股份。
從那個未來可期的眼神里,我仿佛看到了一縷虛光,很想以過來人的經驗跟他說一句“那又怎么樣呢?”,但冷靜了一秒鐘,還是忍住了,好為人師這種病,需要先克制,再救治。
《中國合伙人》劇照
2008-2018的黃金十年過去后,那些妄圖用股權和期權壓榨年輕人的小公司,時代已經通過自己的方式拆穿了他們慈祥又偽善的真面目。
剛剛畢業步入職場的年輕人,開始從骨子里反感老板畫餅,他們不稀罕股權激勵,不期待財務自由,不屑于把自己的收益后置,甚至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公司會有未來。
這是對的,但凡容易得到的,都沒有什么價值。
對生活心懷期待的人,如果遇到不務正業的投機主義老板,那將是巨大的災難,它會摧毀你對未來的信念、對世界的看法,甚至會掠奪走你的善意、真摯、憧憬和打亂你內心的秩序。
很多中年人其實沒啥城府,他們只是能做到比你更無恥罷了,世道變壞,就是從中年loser欺負年輕人開始的。
因為有些自己淋過雨的人,總想把別人的傘掀了。
《平凡的榮耀》劇照
但奇怪的是,一些在職場中茍且了五六年的大齡年輕人,反而著迷于股權,篤定腳底這艘隨風飄搖的破船。他們比應屆生多一些經驗,比老油條少幾分圓滑,能簡單帶一帶實習生,也可以獨立承擔些不復雜的項目,見過幾個行業里優秀的人,也能在老板面前提幾條沒什么建設性的建議······
這讓他們產生了兩種錯覺,一是自認為翅膀硬了、值錢了,二是覺得前途清晰且光明了。于是各自離職,在東拼西湊的小公司里,幾個半大不小的年輕人,從網上買幾本華為的企業管理書籍,在博商聽幾節股權架構師的線上課,為如何分配利益而苦惱,也為多占了1%的股份而竊喜。
事實上,他們可能只是提前陷入職場瓶頸,外界的不確定性和經濟整體低迷帶來公司裁員風險,崗位正在被更年輕的人替代,長期不學習導致缺乏跳槽機會。他們一邊堅挺著不愿意接受現狀,一邊自我營造出對未來有清晰規劃的假象。
錯覺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把錯覺當成直覺。
自己給自己畫餅,才是最高級的PUA。
商業的本質是交換價值,交換價值的目的是創造利益。
股權是個偽命題,或許,長遠的收益應該從當下創造的價值開始呢?有沒有可能,業務都沒有理清楚的時候,應該先從如何賺錢做起呢?
《創業時代》劇照
我試著用過往的經驗和讀過的書籍中去換位思考,想給他一點相對理性的建議時,竟然找不出一個為虛無的股份站臺的理由,感覺沒有什么東西比“務實”更值得推崇。
做公司創業是一個艱難且脆弱的過程,甚至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需要把安托萬所的話反過來才能實現:假若你想造艘船,請嘗試著別去招募雇員收集木材,也別給他們指派任何任務和工作,而是去教他們向往渴望浩瀚無垠的大海。
事實上,創業者要做的是,收起情緒,馬上停止對大海的向往,立刻去招募雇員收集木材,分配任務和工作。用初學者的心態與“現有”的世界合作,而不是擁抱你想要的世界。
賬上有錢,股份才有意義,努力讓公司活到股份有價值的那天,再為自己鼓掌吧。
對業務和現金保持敬畏之心,遠比虛無的股份更接近美好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