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珠玉何足取,豈如陽羨一丸泥。紫砂壺,既是宜興的城市名片,也是宜興的文化符號。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中國浩如煙海的文化品類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
非遺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歷史悠久,蘊涵著深厚宏博的中華文化精神,經過歷史積淀,有著廣泛影響力。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幼兒愛家鄉、知家鄉,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使幼兒充分感受非遺的魅力與博大精深,4月1日下午,四十多位陶藝家進入宜興市融創實驗幼兒園、蘇宜幼兒園開展“我與大師手牽手”陶藝課。讓非遺進入校園,讓傳統文化“觸手可及”。
課堂上,曹競方老師首先為孩子們講述紫砂壺的故事。孩子們聽得認真,聽得投入。讓孩子們對紫砂壺的歷史起源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看似簡單的陶藝,其實有著復雜的過程,其中更有源遠流長的文化和考驗心性的藝術。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在老師的指導下,先是要將泥進行揉、搓、壓、拉等方式變成自己想要的形狀,然后創造出自己的紫砂作品。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在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挑戰與創作中,孩子們一個個靈動的、富有創意的紫砂作品呈現在眾人面前。
此次陶藝課堂的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旨在讓孩子們感受紫砂非遺魅力,近距離接觸紫砂,體悟非遺傳承百年的工匠精神。
不論對于宜興這個城市,還是對于中國的茶文化來說,紫砂壺都不僅僅是一把壺,它是中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一個載體,更是傳承自農耕文明的中國生活方式的一種象征。此次陶藝課堂活動讓宜興的非遺在幼小的孩子心中,種下一顆顆熱愛紫砂文化的種子。在進一步豐富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讓更多的孩子了解紫砂文化,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