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上篇說到漳州江東橋清末老照片發現山巔“圓寨遺址”!
林志生先生告訴我,這“圓寨遺址”很可能就是瑞竹巖所在岐山山頂的明清要塞“五營寨”。而岐山與鶴鳴山之間,便是漳州極為有名的官隘,萬松關。
據《龍溪縣志》記載:“六朝以來,戍閩者屯兵于泉州之龍溪,阻江為界,插柳為營”。唐初陳元光入漳時,“遣人沿溪結筏,間道襲蠻,遂建寨柳江之西”,此寨即“嶺極高峻,上有漢唐故道”的揭鴻寨,極高峻的嶺因此稱為“軍營嶺”。明正統年間,有人在道路兩旁種上松樹,“植松夾道,連陰十里”,故“軍營嶺”又稱“萬松嶺”。明崇禎二年,漳州知府施邦曜在此倡筑雄關,即萬松關。五營寨可稱為萬松關的配套工程,其與揭鴻古寨的關系,值得進一步的探討。在清代,萬松關曾多次成為兩軍激烈鏖戰的古戰場。
林先生告訴我,他曾航拍過五營寨。五營寨有四座寨同據岐山,第五寨獅尾寨則在另一山頭。五座寨子總體上規模很大?!险掌械膱A寨很可能就是大寨。二寨門匾上刻有四個字“龍浦金湯”。
一度我認為“圓寨遺址”就是林先生告訴我的“五營寨”大寨。然而,認真比對一下衛星地圖,我又產生了懷疑。
因“圓寨遺址”在老照片中較為顯眼,很可能就在距橋頭西側不遠的山嶺上。
五營寨照片提供者:林志生
作者簡介:林鴻東,鷺客社創辦人,福州大學當代閩臺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歡迎關注鷺客社,投稿聯系微信號:DONGE110
本篇圖文均為原創,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歡迎轉發、群發給你的朋友,歡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后臺申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