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個文字工作者影響力大,古時候的人首推李白,現代人首推金庸。
說一個人的作品流傳之廣,從前有句話凡有井水處必有柳詞;現在有句話也被廣泛認同,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一、金庸文學,我們的精神家園
金庸作品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的作品,每個中國人都或多或少的看過,產生了一大批“金迷”、“武俠迷”。
金庸人物
喬峰、段譽、令狐沖、虛竹、周芷若、郭靜與黃蓉……金庸作品中一共創造了1427個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們被廣大讀者所喜愛與追捧。
出演其中影視角色的演員,遇到了一生的巔峰。
金庸家族
金庸作品博大精深,深入挖掘了傳統的武學、文學、美食、佛家、道家等等多元文化。
一旦進入金庸的世界,便再也難以自拔。
金庸文學和酒,醉倒了多少人啊。
二、金庸百年,共同的紀念
北大紀念金庸
有人說:
喬丹之后,籃球才成為大眾運動;披頭士之后,搖滾樂被普通聽眾接納;金庸之后,武俠才成為街頭巷尾小說樣式。
作家二月河在《珞珈講壇》上曾如此評價金庸和他的作品:“金庸是天才,王朔是鬼才,我算是個人才。”
2024年,恰逢金庸先生百年誕辰。
北京大學發文《在北大,重溫百年金庸》、香港特區政府駐滬辦發文《魂馳夢想,一場江湖夢》、南風窗發文《100年,只有一個金庸》……
騰訊新聞、上海圖書館……紀念來自社會各界。
許多有幸見過大師風采的人士也回憶起那珍貴瞬間,不吝分享。
而金庸先生本人形象在我們心中又更加豐滿,其精神愈加迷人。
香港特區政府駐滬辦發文紀念金庸
南風窗發文紀念金庸
在緬懷中牢記,在紀念中前行。
三、探尋金庸,上海的足跡
在上海,金庸先生留下過重要足跡。東吳大學、大公報、國際飯店等等。
眾所周知,1946年金庸先生到上海市昆山路146號東吳大學法學院,插班主修國際法等課程。
同年秋天,他進入《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
1948年,他畢業并被派往《大公報》香港分社工作。
從上海出發,在香港輝煌。
國際飯店
上海至于金庸有特殊意義。
金庸在此求學,進行了大量的知識儲備,學業有成之地;開啟了第一份工作經歷,踏入了報業的浪潮,事業肇始之地;與愛人相約、相戀,舉辦了婚禮,愛情萌發之地。
彼時,金庸還不叫金庸。
他是一個普通青年,叫查良鏞。
金庸手跡
四、金庸百年,上海的行動
及至2024年,逢金庸先生百年誕辰,上海金庸文學藝術研究會會長查良汝(治白)老師早早召集了眾人,集思廣益,一致要做一些事來紀念先生。
系列活動或許可以命名為“金庸先生在上海”。
活動的開頭便定在了3月10日,這天是流傳最廣的金庸生日。
1、精神的共鳴,牽手中意文化交流協會
這日活動有個契機,便是與查良汝老師私交甚篤的陳鳳珍女士所在上海中意文化交流協會正準備舉辦活動,介紹一位意大利75歲女士徒步到中國的旅程,走的是絲綢之路,稱得上“現代馬可波羅”。
中間這位是朱裕華先生,左一是陳鳳珍女士
這個中意文化交流協會頗為了得,會長朱裕華先生,長年致力于中意政府與民間交流,是代表,是白玉蘭獎獲得者。
同許多成功人士一樣,他還有許多耀眼身份。比如,聽說他擁有好幾輛法拉利跑車,是法拉利俱樂部中國區主席。
待見到朱會長本人,卻很難將沉穩風度如斯的本人與火紅激情的法拉利車主聯系在一起。
朱裕華會長
連接華人與華僑,或許尋找到了金庸先生筆下快意武俠與“現代馬可波羅”——維娜?卡瑪洛塔女士孤身走天涯的精神共通之處。
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合二為一,共同紀念。
緣分到了,是兩家主辦單位的牽手。
潮涌上海灘
2、以詩為名,一場詩歌的聚會
詩以表心,歌以詠志。百年金庸,給了文藝界人士太多的靈感與觸動。
在北上海活躍著的一群詩歌愛好者,他們成立了《北新詩社》,旨在弘揚傳統詩詞文化,增加了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些許文化底蘊。
從2023年的年底,北新詩社便以紀念金庸先生誕辰百年結合宣傳維娜女士探險精神為題,組織開展起詩歌征集活動。
征而集之,加以評之。
以詩為名,隆重紀念。原定3月10日的活動這便有了雛形與架構。
北新詩社的社員們動起來了,社會上的人士知道了也寫作起來了。
能夠加入到文學巨匠金庸先生誕辰百年紀念活動中來,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兒!
國際飯店的大堂
3、國際飯店,奇妙的緣分
上海國際飯店可是世界有名的。
1934年建成時,24層的國際飯店是上海之巔,名流云集的場所。
宋美齡在這的房間里撥通了中國第一個“越洋電話”,對方是羅斯福夫人。
從國際飯店向外望去
今天在國際飯店大堂,能見到上海城市的“原點”,繁華都市原來是以此為中心,向周邊發展開去。
當90歲的國際飯店,遇到100歲的金庸。
人們驚奇的發現,他們并不是第一次相遇。
如前文提到,許多人想起來,原來金庸先生的第一次婚禮是在國際飯店舉辦的。
那是1948年10月2日。
關于金庸先生第一次婚禮的記錄
查良汝會長根據《金庸自傳》查到與國際飯店的淵源,讓眾人又一次感到了奇妙的緣分。
與查良汝會長合影
似乎是一種冥冥中注定,讓這位偉大的人物與這個偉大的飯店又一次相遇。
紀念金庸先生的地方,選在國際飯店是最合適不過了。
而國際飯店的偉大在于,不僅僅辦過金庸的婚禮,還辦過飛虎隊將軍陳納德與陳香梅女士的婚禮,還。。。。。。
偉大的是,他們聽說與金庸先生的再一次相遇,給出了極大的優惠,讓出了最好的廳堂——14樓摩天廳
曾經是在上海手可摘星辰的摩天廳。
摩天廳
這個摩天廳,頂能開始看到星星月亮,地上是銅錢模樣的彈簧地板,有浪漫又激情,去過的人都要去銅錢中央踩兩腳。
偉大在于,他們文史館記錄歷史詳盡,國際飯店聯系上海檔案館的資料,查到了比“傳言”更精確的記錄。
1948年10月2日,金庸結婚了。
他和杜冶芬小姐的婚禮是在貝當路國際禮拜堂舉行的;婚房在國際飯店;婚宴在附近的康樂酒家,非常熱鬧!
這,豈不是改變了大家原來的記憶?
開飯店能認真如此,還不叫偉大嗎?
國際飯店老照片
金庸先生的書,常常翻閱都有新的啟發。
金庸先生自身也是一本書,常常紀念也有新的收獲。
中華美酒,精彩亮相
4、以酒為媒,中華美酒相助
上下五千年,一杯中華酒。
在金庸文學中,關于酒和酒局不勝枚舉。
酒心見人心,酒后現真性情。
喬峰、洪七公、令狐沖、胡一刀等等,莫不是以酒為伴的俠之大者。
劍膽琴心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在街上遇到一個喝酒的叫花子,見他手上拿著一壺酒,酒香極佳,便犯了酒癮,可誰知叫花子死活不給喝,令狐沖靈機一動,給了銀子說換一口酒喝,使出師父所授的氣功來,竟不換氣,猶似烏龍取水,把大半葫蘆酒喝得滴酒不剩。
叫花子大呼上當。
令狐沖嗜酒如命,雖耍詐騙酒,但結果還是請叫花子在酒樓中暢飲一番。
這是少俠的酒。
喬峰斷交酒
《天龍八部》中的喬峰,甚至在聚賢莊目睹過往故人反目也要喝一杯氣沖霄漢的斷交酒。
這喝下的是綿長的酒,更是對故人的不舍與恩仇。
這是大俠的酒。
一方一圓
以一杯中華美酒,致敬百年巨匠。這一杯酒同樣了得。
品牌始于1959偉大時刻,見證大國外交,榮光再起。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就曾經感嘆:中國酒類相關商標有近78萬件,惟有“中華”二字獨一無二。
如今,北京有關部門在茅臺鎮大手筆投資釀造,在全國大手筆廣告宣傳,以塔尖級美酒獻給塔尖級人群,已經樹立了高端形象,頗有燎原之勢。
講好中華文化,是金庸先生的追求,也是中華美酒的使命。
這一杯天神共釀,敬的是天作之合吧。
高朋滿座
五、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人們喜愛金庸文學,更感佩金庸精神。
他不僅是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當代著名武俠小說家和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更作為著名愛國人士參與了《香港基本法》的起草、香港特區籌委會的設立。
他堅守的是傳統文化,弘揚的是家國情懷。
百年紀念
懷著對金庸先生才華的崇敬,感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帶著熱情,查良汝會長又帶領著楊家先生、常樂樂女士等多方奔走,精心策劃組織,終于向大家獻出一臺高質量的紀念大會。
上海意中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增愛基金會胡錦星理事長、朱裕華會長、陳鳳珍副會長以及來自上海文聯、僑聯、上海國際飯店和“中華酒”(北京首都酒業有限公司)代表等齊聚一堂,有詩歌,有獨舞,有笛聲陣陣。
百年誕辰、國際飯店、眾方相助;有了天時、地利與人和,活動焉能不成功?
胡建中吹奏滄海一聲笑
張儀表演世間始終你好
大師已去,江湖仍在,精神永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