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母題繼續到今日。
萬科上午舉辦了業績交流會,全程細細聽完。結論是:很坦誠、很艱難、能過關。總裁祝九勝改了一句詩:兩岸援聲啼不住,輕舟將過“三重山”。但管理層業績會上釋放的核心意思是“自助”,所以,我繼續改為:兩岸援聲提不住,翻山還要靠自助。
我上次的文章堅信萬科能度過這難關,挨了許多罵,這里結合著業績會,不吹不黑,上干貨,看看這“第三次危機”他能否過關。
01
就網上兩個爭論的重點,談下我的理解。
不分紅。這是萬科31年來首次不分紅。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去年其實就不應該分紅了。如果已經預判到行業調整是超乎尋常的,那么就應該千方百計儲備現金才對,尤其是房地產這樣的重資本行業。能活下去,再圖發展,才是對所有人負責任的大道。
沒考好。萬科2018年提出“活下去”,到今天反而可能“活不下去”了。不消說,一定有管理層的因素——這一點在致股東信里有講。但主要因素,我認為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行業的問題,調整超乎所有人想象,太難了。
不少人不認同這一點,他們會舉出國企央企的大部分例子、乃至民企里的個別例子,以說明我是錯的。但在我看來,是一種不了解市場真實運行的說法。有時候我們可以相信人的能力,但在某些極端環境下,能力改變不了什么。就像我上次舉的例子,疫情期間如果負油價一直持續,油企巨頭也得全倒。
同一張考卷,原本意義上的優等生考不好,真不是市場競爭的問題,很可能是規則重設的問題。未來如果樓市繼續1-2月這樣,所有房企必然都一樣,只是時間先后。
萬科2023年的業績,還在賺錢,有凈利潤,當然下滑大;現金流連續15年為正,比2022年好。
2024年,將是萬科最為困難、也最為關鍵的一年。
02
萬科的挑戰。
萬科的挑戰主要是短期挑戰,一句話:就是怎么還債,如何避免違約,關鍵期就在未來一兩年。其它的,長期挑戰,我認為現在不重要。你在冬天倒下了,春天再來也跟你沒關系。
祝九勝將萬科的挑戰描述為“三個剪刀差”:
1)是行業大幅下行階段開發業務收支不平衡帶來的挑戰。即是說:萬科開發銷售業務降速顯著,而同時又是支出高峰。2023年,萬科營收4657.39億,降7.56%;歸普凈利121.63億,大降46.39%(2022年歸普凈利226.2億,升0.4%)。而同時,去年交付了28.9萬套房子,按年只降0.15%(2022年交付34萬套)——這意味著巨大的支出。
去年第四季度,萬科更是錄得虧損-14.59億。
銷售與凈利下滑速度太快太猛,導致萬科處在現金凈消耗狀態。積極銷售、增加收入,是不二法門。
2)是融資模式改變帶來的資金挑戰。這信息第一次披露。之前萬科的融資模式是“總對總”,全行業只有兩家——90%的融資是總部完成的,直接一筆大額融資,下發到項目。但后來改為“項目制”,按照工程進度融資,那這筆錢就要受到預售資金監管限制。現場聽起來,這一改變對萬科的沖擊應該是非常直接和巨大,也能解釋前段時間市場關于“萬科手有資金但都在項目拿不出來”的傳聞。適應這一點,需要和金融機構重新締約。
3)是萬科經營性業務還不能滿足金融機構的融資要求。萬科歷經10多年積累,目前手握近4000億價值的經營性物業,但整體上它們所創造的收益率還不能覆蓋利息——“EBITDA率和NOI收益率仍處于爬坡狀態”。這意味著除了部分高質量的持有型資產外,大部分還不能順暢的進行抵押融資,管理層需要更快的提升經營業務的收益率。
就是上述三重壓力共同導致了萬科去年四季度以來的流動性挑戰。并且,如果沒有堅定的行動,這三個難題,都不好解。比如第一個,需要改善銷售,提高利潤率,這要依賴市場轉暖。但是在今年開頭兩個月,市場變得更艱難。是以,預料今年一季度萬科季報會繼續錄得虧損。而第三個,我們知道,萬科這些年花大力氣轉型經營性業務,并且做到數一數二,假以時日遠期回報一定越來越可觀。但,眼下這個“遠水”有點解不了“近渴”的味道。
03
萬科的改善。
來看萬科的行動,這是市場最為關注的部分。
管理層定下兩個大目標:未來2年削減有息債務1000億以上,今年大宗資產交易回款300億以上。
2023年,萬科有息負債共3200.5億元,占比21.3%;1年內到期債務624.2億,占比19.5%。在手貨幣資金998.1億,現金短債比1.6。2022年數據則是:有息負債共3141.1億,占比17.9%;1年內到期債務645.2億,占比20.5%。在手貨幣資金1372.1億,現金短債比2.1。
即是說,1年下來,萬科有息負債上升了59.4億,現金短債比也下降到1.6倍,只有1年期到期有息債減少了21億。
削債,就是用兩年的時間,把有息債削到2000億左右的規模,這個挑戰非常難。
行動就是圍繞著開頭,既要“外援”,更要“自助”。
第一,是改善銷售,提升利潤率。
這是萬科獲得現金流最重要的來源,所以也是第一位的事。房子賣不掉,什么都白搭。金融機構愿意幫助你,也只會是因為這個。
這方面,有兩個壞消息,三個好消息。
壞消息一是:房企財報展現的都是“過去的市場”,兩年前拿的地在當下利潤率很難好,2023年萬科結算毛利率下降到15.23%,預計2024年也不會好。壞消息二是,當下市場很煎熬,前兩個月的成交依然很慘淡。
而好消息一是,萬科2022年以來,新投項目質量普遍很高,毛利率都能維持在20%左右。2023年33個開盤的新項目,實現毛利率19.8%。
好消息二是,交付高峰過去了,這會讓萬科的支出壓力在2024年全面下降,郁亮的1萬塊錢工資有希望能漲。
好消息三是,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大。2024年,全面解除所有購房限制已經殺到了一線城市,深圳解除了90·70,北京放寬了離婚限制。不用催,最快今年內,全解掉,這是我堅定的看法。
綜合看,萬科在2024年的銷售動作,我認為將會非常積極,以此滿足月均至少200億以上的現金流。我個人建議,萬科應該像當初撤出惠州一樣,果斷撤出一些爛地區。
第二,大宗資產變現。
堅定降負債,意味著萬科在2024年將進行比較多的大宗資產出售、股權交易。今年2月出手上海七寶萬科廣場,是一個明證。萬科將上海七寶萬科廣場的50%權益,以23.84億元轉手給領展基金。實現利潤10億+,股東IRR15.7%。
媒體老炮兒可以打起精神,萬科今年一定能夠提供非常多的新聞頭條。大宗回款300億的目標,2.5倍于2023年,交易頻率不會低。
萬科經過了10幾年的經營積累,現在手里有很多可供擺上櫥窗的大宗資產,即售業務、經營性業務里面,都有。比如說深超總的SIC,我認為是非常優質的總部物業,一層3000平米,價格是周邊住宅的不到一半,直面享受深圳40年發展精華。如果是即將敲鐘的上市公司,買來一層做總部,會有加分。
我之前建議,萬科應該直接殺到鄂爾多斯去搞營銷,這幾年只有煤炭老板賺錢賺到手抽筋,他們有些人想在一線城市購置大宗資產。
第三,金融機構給了1-3年緩沖期。
因為是“總對總”變成“項目對項目”,萬科是特殊案例,金融機構給到了1-3年的緩沖期。這是重要的好消息,祝九勝在會上分享到,可以視為“外援”之一。這給萬科贏得了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多的動作。
萬科正在全力融入“白名單”機制,會上披露,截至3月末,萬科已在22個城市上報“白名單”項目42個,涉及新增融資169.5億。隨著加入的項目越來越多,這部分未來可以起到非常重大的債務平替作用。
第四,經營性物業的融資。
經營性物業是萬科非常重要的“后手”。凡事都有兩面,這部分的確占壓資金大、回報周期長。但要慶幸萬科提前開始進行了轉型探索并一直堅定堅持,讓他在困難時期手中握有大量的可以進行交易、上市的物業。
以我觀察,萬科在數千億價值的經營性物業方面將準備做兩件事。
一件事是,努力提升經營性物業的回報率(NOI)。你的回報率越好,你的主動權就越大,不愁融不到錢。祝九勝說了一句話:1000億即售物業的下降可以用50億經營性物業來平衡。我理解是指,如果你的一個經營性資產擁有50億的長線穩定收入,那么金融機構愿意接受20倍的估值為之提供融資。上面說了,萬科現在經營性物業整體還達不到,但是他盤子大,找出個10-20個優質的,不難,比如龍崗萬科廣場、上海南翔印象城等等。祝還透露:未來這部分物業的融資“會以百億級芝麻開花節節高,給萬科提供新的資金來源”。這令人振奮。
另一件事,自然是呼聲極高的REITs。萬科已經開始啟動,并可能成為唯一一家同時在三個領域發行REITs的公司。據劉肖在會上說,萬科在這一塊有多達59個項目可以作為擴募資產!這個帶來的資金量過千億都有機會。
在商業領域,萬科將在4月8日發售“中金印力消費REIT”,預計募資32.6億。這個底層資產是杭州西溪印象城,我去逛過,非常能賺錢。建面25萬平米,出租率99.6%,客流2000多萬,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額突破32億,坪效快200塊了。估值39.6億,預計2024年凈分派率超5%。
在物流領域,萬緯物流在行業是第一梯隊,有3個潛在的擴募資產,華夏萬緯倉儲物流REITs已經開始正式進入申報/發行階段。
長租領域,萬科第一個保障房REITs在未來2周左右就會遞交申報。
基礎設施REITs的落地,是政策給萬科送的大禮,因為他底子厚。劉肖會上說,這些REITs直接作用就是帶來現金流,首先都將用于萬科降債務。可以想象,這個意義直接而重大。
第五,大股東支持。
可視為“外援”之二。深鐵與深國資一直都在力挺萬科,真金白銀也好,資源拉通也好,都做了不少事,不是只說不練。在“中金印力消費REIT”上,深鐵集團認購了10個億,份額29.8%。今年1月,深國資旗下投資平臺深投控也收購了萬科子公司深圳高新投6.16%的股權。
以上五個行動路徑,我認為是郁亮兩年降債1000億的底氣,尤其是“自助”部分。萬科手里還是有東西,管理層也繼續夠透明,局面沒那么糟糕。
04
總結一下。
1)萬科的2024年一定是最困難的一年,但是能“活下去”。不會出現之前許多人擔心的暴雷。業績會堅定了我的信心。
2)萬科今天的問題主要是短期債務問題,并不是長期問題。度過了短期難關,萬科依然有穿越周期、長期跑贏的機會。大時代轉換,未來變數太大,房企短期比長期更重要。
3)萬科的問題,更多是行業問題,不能全歸于能力。房地產行業的調整,超乎以往任何一次,誰都別吹牛,千方百計適應吧。
4)管理層沒有掩飾、掩蓋過往的錯誤(比如“活下去”行動不堅決),并給出了明確的改善計劃。這是投資者要正視的,坦誠是改善的第一步。
當下看萬科的股價,我認為正確的看法是看它有沒有被Price in。前段時間萬科的股價一路狂跌,市場是奔著它要暴雷跌下去的。如今年報出來了,降債目標出來了,雖然不分紅、雖然凈利大降,但距離暴雷,恐怕還不至于。看A股今日的反應,比預想中跌得少多了,說明市場先前已有定價了。
相信今年依然不會平坦,共同見證一家優秀企業如何第三次穿越。
股市、樓市交流,備注加V:budao2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