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這是最美麗與最感性的產業鏈。沒有人會想到,中國躍升為全球最大的花卉生產國,在智能化的春風和大數據控制的土壤中,中國的花卉業就像含苞待放的玫瑰,在全球驚艷,創造了約兩千億人民幣(約二百七十七億美元)的產業,從業人員高達五百萬人,估計兩年內會再翻一番,成為中國智慧農業的亮點,吸引了投資界的“狂蜂浪蝶”。
但中國還不是全球最大的花卉消費國,盡管中國的花店越來越多,網上直播的賣花主播、速遞直送的電商都處于世界先列,但中國的花香還沒覆蓋千家萬戶,而是一個在網絡上的永恒的誘惑,吸引不少可望而不可即的眼神。
花卉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滿足了一種獨特的情緒價值,象征著人們對美麗的追求,是對美好想象的最佳載體。送花者和受花者都是美麗的價值鏈的兩端,一束花都有很多的故事,有自己買給自己的孤芳自賞,也有送給心儀對象的感情暗示。當然,也有婚慶的喜悅,也有喪禮的哀愁。花卉是敏感的符號,傳遞人類微妙的感性的訊號。不同的花在不同的季節,都會釋放不同的信息,帶來不同的解讀。
這也是中國智慧農業最堪玩味的領域,花卉無關糧食安全,卻關乎精神食糧的安全,是國家往上提升的感情旗幟,折射中產階級的崛起。一個城市的花店越多,城市的感情生活就越豐富。衣食足,才可以感受花的魅力,才可以行有余力進入“借花寄情”的境界。
一粒沙可以看世界,一束花也看到美麗中國的綻放。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有多少?十四億多人口的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但無論多少,中國人的“中產階級意識”卻是越來越高,也許月薪不到一萬,但在某一個雨夜,在某一個自己感動的時刻,他或她會買一束花,也許送給人,也許送給自己,滿足那種莫名的情緒價值。
觀察中國花卉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是經濟學的研究,也是社會學的研究,看到感情價值鏈條的飛躍,也看到中國社會的變化,尤其是年輕一代,都會被送花的“儀式感”所感動,更愿意在手機上向電商購花,速遞直送,送出了中國青春的動力,改變了中國的感情版圖。
中國新的感情版圖就是重視自己內心深處的呼喚,擺脫父輩和祖輩的潛規則,沖破禮教的枷鎖,拒絕“九九六”的加班文化,不要向權貴哈腰,不要婚姻的彩禮算計,不要成為婚姻和兒女的奴隸,回歸感情的原點。愛一個人,送一束花,讓生命如花籃,永遠承載最美麗的和最感性的……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