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繁發生,最近的邯鄲初中生殺人案更是舉國震驚,該事件發生之后,也直接改變了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3月22日,江西九江一位母親在學校門口言辭激烈,堵住欺負自己兒子的同學,教育兒子說,“大膽的說出來,不要害怕!被欺負你就打回去,把他按在地上打!”據這位母親稱自己孩子被打已經不是一兩次了,是七八次了。
而網友們對此事也是各持己見:
“支持!敢打人就讓他知道后果”
“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的老師,一定要給你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我也這樣教育,只要自身沒有錯,就不能去放任惡人作惡,不能放任自己被欺負”
“以暴制暴,不是最好的辦法,但是在現有的環境下,又似乎是最有效的辦法”
“這樣的教育后果真可怕”
從以上網友的留言可以看出有支持的,有反對的,也有無奈的。
對此,李玫瑾教授在《開講啦》節目中曾明確指出,當孩子面對暴力時,應當有還手的能力和勇氣。這并不是鼓勵孩子以暴制暴,而是要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她強調,孩子需要有體育鍛煉,有爆發力,才不容易被欺負。這一觀點,無疑給眾多父母敲響了警鐘:我們不能將孩子培養成任人宰割的“綿羊”,而是要讓他們學會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
那么我們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首先,父母要明白,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的責任是要大于學校的,在日常與孩子相處時,一定要避免壓迫式的教育,給孩子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這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就會很樂意的給父母分享,父母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跟學校取得聯系,一但確定孩子受到校園欺凌,父母不要完成依賴于學校,而是自身要做孩子堅強的后盾,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有勇氣在面對欺凌的時候不在膽怯害怕,而是更好地應對周圍的環境。
其次,要注重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加強孩子身體素質的提升。研究證明,體育運動除了可以提升身體素質外,還可以使孩子變得開朗、陽光,極大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目前很多學校已經加強了體育課的比重,在武術盛行的地方,學校還會邀請當地武校的教練員定期對學生進行防身術的培訓。但是僅僅是學校的體育教育遠遠是不夠的,在這里強烈建議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給孩子報一個運動類的培訓班,也有許多家長直接把孩子送到體校或者武校,讓孩子接受更為系統的訓練。
一個具備了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的孩子,一定不會是受到欺凌的對象。
那么,你支持文中家長的做法嗎?對于如何避免校園欺凌,你有什么想法?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