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選自
《回望1994:三十年了,怎么樣了》?
歡迎點擊閱讀
1994年,《光明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轎車文明批判》的文章,討論普通老百姓該不該擁有轎車。
很多人覺得轎車這種奢侈品是資本主義的尾巴,崇尚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不應該以擁有轎車為榮。
今天看起來,這個議題有點蒙昧,甚至可笑,但在當時的意識語境里,卻是一種絕對的政治正確。
這場爭論持續了很久,涉及到文明進步、社會公平、綠色環保等各個領域,全方位、多視角、立體化的論證和啟發新興的市場經濟。
好在經濟學相信,這世上的人們會在自己的各種需要、各種享受、各種代價之間,作出理智的權衡。
在以“市場換技術”的思想下,7月3日,國務院正式頒布《汽車工業產業政策》。
這份文件從政策上認可了私人購買汽車的合法性,承認了普通人擁有轎車的權利。
更重要的是,填補了我國汽車產業政策的空白,使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有據可循,為大規模發展汽車產業創造了條件,深刻影響了中國汽車往后幾十年的走向。
該政策共有13章61條,主要涉及到以下主要內容:政策目標、產品發展重點、產品認證、產業組織、產業技術、資金籌措、進出口管理、國產化等方面的政策,以及與支持汽車工業發展有關的消費政策、相關工業、社會發展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政策還鼓勵汽車行業利用外資,并明確了汽車工業對外開放股比的底線,同時大膽放開汽車零部件合資合作的限制。
政策號召下,跨國汽車公司改變了以往直接帶成熟車型入華的慣例,更多的是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和研發強度,有的甚至根據中國市場來調整集團的全球發展戰略,把中國作為集團全球營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年,中國邀請奔馳、保時捷、福特、克萊斯勒等20家外資汽車生產商一起來參加“中國家轎計劃”的汽車項目。
這一年,雷諾公司進入中國,與湖北孝感的三江航天集團共同出資近1億美元,成立三江雷諾。
這一年,貴州航空工業總公司從日本富士重工引進技術生產云雀微型轎車。
這一年,寶馬在北京設立代表處,正式進入中國。
這一年,東風五噸級長頭車EQ140改款車型EQ140-2車型正式下線。
這一年,首汽集團推出夏利汽車。
這一年,中國一汽第一輛卡車進入南非市場,成為當時南非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中國汽車品牌。
這一年,慶鈴汽車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和膽色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家赴境外上市的企業,為業界商業運作和擴充提供了絕佳參照。
這一年,三一重工、五羊摩托、南都電池、千里達、鑫源摩托、輕騎鈴木、正興輪胎相繼成立。
外資外企打破中國汽車市場舊格局的同時,本土新生的汽車草莽們也躍躍欲試,準備乘著政策之風大展拳腳,一支叫做“民營企業”的造車新勢力,正在崛起。
這一年,28歲的王傳福帶著工人們擠在深圳的一間民房里,開始生產日本人淘汰的鎳鉻電池,他們白天一起搞生產,晚上一起打通鋪。
因為買不起自動化生產線,王傳福就用“夾具+人工=機器手”的思路打造了一條“半自動化”生產線。
當時一個設備20萬美元,但一個工人月薪只要幾百塊,很快,比亞迪就以“人海戰術”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四大電池生產商。
這一年,折戟海南房地產的李書福,生產出大陸第一輛踏板式摩托車,憑著價格優勢,殺的臺系、日系摩托一臉錯愕,吉利集團因此贏得了“踏板摩托車王國”的美譽。
接下來,李書福要造車了,用他的話說:“汽車,不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么?”
這一年,長城被政策管制,魏建軍開始尋找出路,遠赴美國和泰國進行市場考察,確定以皮卡作為此后的發展方向。
這一年,一汽-大眾任職的尹同躍來到大眾汽車總部狼堡參加培訓,看到滿大街的外國品牌,他心中就萌發了一顆種子,“要造中國人自己的汽車”,并把它“開到外國的大街上”,后來,他的汽車被稱為奇瑞。
這一年,17歲的何小鵬第一次坐飛機,閑著無聊翻閱雜志,在雜志上看到一個成功女人的故事,給了何小鵬很多人生啟迪:立志要在40歲以前實現財富自由,像這個女人一樣,要有大別墅、豪華轎車以及巨額存款,一年后,何小鵬如愿考上華南理工大學。
命運總是如此調戲有才華的人,因為這所學校,走出過沈暉(威馬汽車創始人)、黃宏生(創維集團、開沃汽車董事長)、曾慶洪(廣汽集團董事長)等多位車圈大佬。
多年以后,知名校友要單列一個小鵬。
這一年,在北大讀書的李斌,一周參加17門考試,大學4年,拿了三個學位。畢業后,學長李國慶拉著他一起成立了一家叫科文書業的公司,這家公司后來有個響當當的名字“當當網”。
而退出公司的李斌,拉著同學創辦了易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就是我們熟悉的易車網,命運陰差陽錯的,將他和汽車深度捆綁,李斌的未來,離蔚來不遠了。
這一年,在東莞新科上班的曾毓群迎來了自己一生的貴人張毓捷,正是這位有著在福特公司履歷的高管,讓他開始接觸到汽車,并在多年以后,幫助曾毓群創辦寧德時代,成為寧王。
這一年,在金山軟件當總經理的雷軍寫出了像詩一樣的代碼,另一邊,為了迎戰微軟,金山傾盡所有,讓雷軍牽頭研發一款類似Office 套件的產品,叫作盤古組件,雷軍嘔心瀝血,金山卻賠得血本無歸,英雄夢被第一次震蕩,小米汽車還離得很遠,但雷軍的開掛生涯才剛剛開始。
這一年,留校任教三年的余承東考研失敗,去深圳做項目時接觸了當時通過為電信運營商提供交換機、路由器等通信設備站穩腳跟的華為,沒有呵璧問界,便果斷加入。
結束語
自此,中國汽車天將破曉,時代已然到來,尚待分布均勻。
吳曉波說:當這個時代到來的時候,銳不可當。萬物肆意生長,塵埃與曙光升騰,江河匯聚成川,無名山丘崛起為峰,天地一石,無比開闊。
是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當年?
部分資料來源:
《大潮澎湃:中國企業“出海”四十年》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中國企業》
《中國造車的三次突圍》
《中國汽車四十年》
《20載企業家年會后,不見企業家了》
《八年博鰲論壇,企業家的巨輪終將游向碧海》
精彩內容永不錯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