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并不枯燥,打開方式很重要。
1927年,上海復旦大學的校門口每天總會站著一群男生翹首而望,隨著一輛汽車的到來,他們就能興奮一天......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
嚴幼韻和她的84號汽車
原來,復旦大學在1927年宣布正式錄收女學生,而第一個來報名的簡直讓人瞠目結舌。只見一輛汽車風馳電掣地駛來,一腳剎停在校門口,然后從上面走下來一位年輕的姑娘,裊裊婷婷地走入校園,她便是第一個報名復旦的女大學生。
上世紀20年代,私家車極少,偌大的上海灘,能自己開車的女司機恐怕僅此一人。而她偏偏還面容姣好,氣質非凡,不論是馳騁于上海街頭,還是速停于大學校園,都成了吸睛的焦點。
同學們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看見她的車牌號是“84”,于是就稱她為“84號小姐”,更有愛慕她的男生直接將“84”用英文代之,叫她“愛的花”。
青春時期的嚴幼韻
“84號小姐”的大學生活是“奢華”的,她每天都要換一身旗袍,據說這些旗袍都是私人裁縫為她量身定制的。然而難能可貴的是,這樣一個富家小姐學習起來卻異常勤奮,短短兩年時間,她竟然在復旦修習了整整135個學分,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復旦女神。
于是,嚴幼韻的名字紅遍了整個校園。
嚴幼韻出身名門望族,她的爺爺嚴信厚做過李鴻章的參謀,后任中國通商銀行首任總董。她的父親嚴子均更是一方巨富,掌管著長蘆鹽場、輪船招商局、自來水公司、藥房等關乎民生的剛需商業。
在那個時代,如果說千金小姐的正常歸宿就是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家庭,風光出嫁,再托祖上的福,平安過一生的話,那嚴幼韻的作風全是反著來的。
嚴幼韻的婚禮
到了適婚年齡,母親經常刻意邀請朋友到家做客,完了就會問她:“今天的青年才俊如何呀?”嚴幼韻明白母親的意思,卻總是嗤之以鼻,對于伴侶,她有自己的主張。
她曾對母親說:
“能讓我心儀的男子,必須是成熟的,富有才華的,且與我興趣相投的,至于財富,那不重要。只要是我心儀的人,我就愿意出去工作,賺錢養家!”
母親聽完,吃驚地看著自己的女兒,她確定這些話都是這個年齡段的信口開河,于是提醒道:“你的生活如此奢華,怎會不在乎錢?”
未曾想,母親著實低估了自己的女兒。
嚴幼韻、楊光泩和三個女兒
嚴幼韻參加了一場舞會,認識了楊光泩。楊光泩畢業于清華,是湖州大絲綢商的子弟,還擁有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1925年,他曾代表中國出席了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會議。英俊的長相,出眾的才華,嚴幼韻對他是一見傾心,而楊光泩同樣被嚴幼韻的氣質深深吸引。
1929年,兩人在上海大華飯店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千人同祝的場景,無盡渲染了舊上海的繁華與摩登。
婚后,兩人的生活十分甜蜜,楊光泩的工作也更加出色,升任了中國駐倫敦總領事館特派員。嚴幼韻隨夫出使,過上了優渥的外交官太太的生活,可是她并沒有閑著,而是去了教會學校讀書,學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雜志封面上的嚴幼韻
隨著女兒們的出生,嚴幼韻回歸了家庭。她一邊精心撫養孩子,一邊操持著全部家務,丈夫舉辦的宴會,也是她一手策劃并主持的。
夫唱婦隨,好一個只羨鴛鴦不羨仙。
然而,意外來得太突然。
1938年,楊光泩又被派往馬尼拉擔任總領事。這時,國內軍民正在奮力抵抗日本侵略者,楊光泩立刻發起華僑募捐,全部款項用作愛國。
1942年,日軍攻占馬尼拉,他們抓扣了楊光泩和他的七位同事,讓其做同樣的事情,將捐款為日軍所用。楊光泩和同事們斷然拒絕了日軍的要求,之后被秘密槍殺于異國他鄉。
嚴幼韻和楊光泩在歐洲
此時,嚴幼韻帶著三個女兒,大的12歲,小的只有4歲。面對命運的驟變,她提醒自己只能前進,不能后退。于是第一個站出來,帶領著其他7個外交官的妻兒一起組成大家庭,一起勇敢面對生活。
她們開挖草坪,種菜種糧,養雞養豬,這些昔日名媛從未干過的事,被嚴幼韻帶著全都干了個遍。慢慢地,日子趨于平靜,有空時,她們也打打橋牌,彈彈鋼琴。這是一種心力,靠著它,外交官太太們在戰火中堅持了3年。
或許,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此吧!快樂是自己賦予的,即便現實再苦,也不要去精神發燒,情緒冷戰,自我抨擊,要篤定地面對和改變現實,嚴幼韻就是這么做的。
嚴幼韻和另一領事夫人
1945年,日軍戰敗。在馬尼拉經歷了人生最凜冽的三年,嚴幼韻決定帶著女兒們前往紐約,尋求新的生活。
接著,她做了一件讓自己也想不到的事情。
到了紐約,嚴幼韻沒有再嫁,她的朋友建文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建文在聯合國人事崗位工作,把她介紹到了聯合國禮賓司上班,負責迎送、清關和酒店車隊的安排。這是嚴幼韻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她接待的第一位人物便是杜魯門。
13年過去了,嚴幼韻在事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她再一次活下來了,而且這一次活得痛快。
經歷過戰爭和饑餓的考驗,一路向前的嚴幼韻,總是能找到自己命定的那個出口。
任聯合國禮賓官的嚴幼韻
1959年10月,嚴幼韻正式退休。與此同時,她的女兒們也相繼畢業、工作和結婚。這時的她感覺自己突然停了下來,由于內心沒有多余的內耗,隨時都可以容納一切新的發生,54歲的嚴幼韻開啟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對方就是“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時年71歲。
顧維鈞曾是楊光泩的上司,經歷過三段婚姻,終究也是孤家寡人。楊光泩犧牲后,他給了嚴幼韻很多的幫助,同時也被這個歷經艱辛、努力生活的女人所感染,被她堅強樂觀的心態所吸引。
如果說嚴幼韻的第一段婚姻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那她的第二段婚姻便是相濡以沫,陪伴扶持。兩段婚姻,兩任出色的外交家丈夫,都給了她矢志不渝的愛情。
顧維鈞說,他喜歡她的暖若安陽。
嚴幼韻和顧維鈞
一起走了27年,1985年,顧維鈞去世了。那一年,嚴幼韻80歲。接下來的人生,她都是一個人走。
或許是經歷了太多的白發人送黑發人,失去至親的打擊,讓嚴幼韻患上了大腸癌。就在大家都以為,老人會被這次惡疾擊垮時,她卻又一次以向上的生命力給予了回擊。嚴幼韻及時調整了自己的心態,樂觀地又活了14年,這讓醫生都感到無比驚訝。
109歲那年,嚴幼韻為自己寫了自傳《一百零九個春天——我的故事》。自傳的扉頁上有她的長壽秘訣,看了讓人詫異:不鍛煉、不吃補藥、最愛吃肥肉,而最后兩點才是世人學習的焦點,那就是“不糾結往事、永遠朝前看”,這是嚴幼韻一生的寫照,是她溫暖、平和的內心。
100多歲還愛美的嚴幼韻
2017年,嚴幼韻112歲了。
回首過去,從十里洋場的名門閨秀,到風姿卓越的外交官夫人,再到優雅得體的聯合國禮賓官,最后成了安詳慈愛的外祖母,嚴幼韻將她獨有的豁達、溫暖的氣質發揮到了極致。
那一年的5月24日晚上,嚴幼韻在家中安詳離世。她跨越了一個多世紀的一生,并沒有淹沒在歲月的滄桑里,而是沉淀得無比美麗。
遠處傳來任素汐的《大夢》,歌聲從6歲唱到了88歲。可能詞作者覺得88歲已然是生命的圓滿,而嚴幼韻活了112歲,她是一個突破了人生“大夢”的人,她的生命綿長、歡快、圓滿自在,因為她永遠知道“該怎么辦”。
嚴幼韻用百歲人生訴說,她的優雅永不褪色
人生有太多的風景,沒有人能夠全部看清楚,每一個階段都有不知所錯的時候,如果放不下,它怎能圓滿?
所以,無論你正在經歷哪個階段的問題,如果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那就夢一場88歲的自己,然后再回頭看自己的過往,那些問題也就不算問題了。
假如生命只是大夢一場,你會怎么辦?愿所有的人都能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找到答案。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