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阮經天主演、香港導演黃精甫執導的動作犯罪片《周處除三害》,近期在大陸上映21天就大賣5.53億元,刷新臺灣電影在大陸的票房紀錄;除了阮經天人氣翻漲、片中道具成為熱賣商品外,角色幕后故事也是大眾熱烈討論的話題,阮經天飾演的主角“陳桂林”的原形人物“劉煥榮”,過去的轟動事跡也全被挖出來。
劉煥榮1957年出生于臺中市北屯區眷村,幼年家貧,常被欺負,讀職校時就加入“小梅花黑幫”,曾打傷警察坐了四個月囚房,期間遭臺警痛打。1979年因賭債糾紛殺了第一個人后,因手法兇狠利落被竹聯幫忠堂堂主董桂森賞識,一躍升為竹聯幫的執事,從此走上了成為道上讓人聞風喪膽的職業殺手之路。
年輕時的劉煥榮
劉煥榮的第一宗“生意”價值四十萬臺幣(當時約1.8萬美元),對象是名氣甚大的“桃園大樹林幫”幫主楊伯峰,電影開場陳桂林于喪禮“解穢酒”眾目睽睽之下,向黑幫老大開槍狂轟,一直補槍直到確認對方死了后才轉身離去的一幕,正是復刻自楊伯峰被劉煥榮殺害的現場。
劉煥榮一戰成名,被他最為仰慕的竹聯幫精神領袖、首任總堂主陳啟禮收為貼身侍衛。三個月后,劉煥榮再爆驚天殺案,光天化日下于臺中市大街上槍殺本省掛大湖幫幫主廖龍輝,震驚黑白兩道。
劉煥榮殺人從不怕事跡敗露,講好聽點是坦蕩,對警方來說當然是囂張跋扈,從此被列入“十大槍擊要犯”名單,在后來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黑幫掃蕩“一清專案”前,他就已經避走海外,直到1986年涉販毒案,遭到日本警方逮捕、引渡回臺受審。當時偵辦此案的就是現任新北市長、時任臺北市刑大除暴組長侯友宜,起初劉煥榮看侯不順眼,甚至表明好幾次都想“一槍干掉他”,侯友宜為了卸下他心防,每天帶美食去看守所跟他搏感情,最后終于成功讓劉煥榮軟化,侯友宜也完成他的心愿,讓他見到媽媽最后一面。
劉煥榮被引渡回臺受審。
劉煥榮在媽媽面前痛哭懺悔,表示希望來生再盡孝道,之后對警方態度180度大轉變,有問必答、把所有參與的案件全盤托出,并且洗心革面,開始學習國畫,到他伏法前共創作了39幅畫,全部捐贈給雛妓救援基金會義賣。
由于劉煥榮殺的對象都是黑道人士,因此當時有好幾位不分藍綠的立委試圖替他請命,但最后仍得接受法律制裁。不同于《周處除三害》片中陳桂林最后吃了面包,劉煥榮沒有選擇吃最后一餐,僅是要了兩杯啤酒和一支煙,伏法后他捐出全身器官,包含腎臟、眼角膜等,結束他35歲瘋狂又傳奇的一生。
堂口遍布世界各地
《周處除三害》的電影語言背后,是臺灣盛大的黑幫文化,其中,名頭最響的臺灣三大黑幫就是四海幫、天道盟,以及人數最多、號稱“天下第一大幫”的竹聯幫。
竹聯幫起源于1953年,它的前身叫做中和幫,幫主叫孫德培。孫德培的叔公,就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孫武。
1955年,孫德培因殺人入獄,幫內因此內訌不斷,其他幫派也乘機瓜分地盤。1956年6月,部分幫眾在竹林路開會商量對策,決定重新整合中和幫殘余力量,新成立的幫派以開會的地點為名,叫作“竹林聯盟”,簡稱竹聯幫。為表示對前幫主的尊重,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因為幫主之位而發生爭斗,決定不設幫主。
竹聯幫成立之初,基本上沒有什么氣候。直到1962年,四海幫遭到政府當局的強力打壓,竹聯幫才趁機開始奪取四海幫的地盤,逐漸擴大勢力。特別是隨著1957年“旱鴨子”陳啟禮重回竹聯幫,“白狼”張安樂以及“鬼見愁”吳敦等黑道上的重量級人物于60年代初期先后加入竹聯幫,使竹聯幫實力大為增長。
“旱鴨子”陳啟禮與他的兒子演員陳楚河
1970年7月,竹聯幫成員陳仁因為萌生退意而卷帶幫派公款逃逸,并申請警方保護,這一行為立即引來了竹聯幫的嚴厲懲罰,將其在警方保護面前公然殺死,此事引起軒然大波,最終導致被認為是幕后指使者的陳啟禮被捕入獄,獲刑6年。
在幫內重要骨干楊劍平、陳啟禮等人相繼被捕入獄后,竹聯幫勢力大受影響,于是數名大哥推舉總護法張安樂出面重整竹聯幫。在張安樂的帶領下,竹聯幫再次發展壯大,但內部的派系斗爭卻一直不斷。后來,張安樂對幫派的內部爭斗徹底失望,離開臺灣遠赴美國發展。
1976年,陳啟禮出獄,一度金盆洗手,縱橫于商界。但不久后陳啟禮便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所招攬,隨即借助政治力的支撐再度復出,最終統一竹聯幫,成為實質上的首任幫主。經過陳啟禮的整頓,竹聯幫的勢力更加壯大,甚至陸續裝備了很多現代化的重型武器。
“白狼”張安樂
1980年,竹聯幫開始著手將幫派企業化,短短數年間,迅速擴張成擁有18個堂口及直屬武裝力量“竹聯突擊隊”的龐大黑道王國。1984年,竹聯幫勢力達到鼎盛,開始向海外發展,先后在香港成立恒升國際公司,在美國各大城市、日本東京銀座設立了分堂。此時竹聯幫的核心成員約有2萬人,加上外圍人員已近10萬,成為在臺灣乃至東南亞地區黑道上一股極為強盛的勢力。
當時,華裔美籍作家劉宜良以江南的筆名在美國發表了大量文章,披露蔣氏父子統治臺灣的黑幕,令臺灣當局震怒,由此引來殺身之禍。1984年10月15日,劉宜良在美國加州遭到臺灣情報部門吸收的陳啟禮、吳敦等人刺殺身亡。次年內情曝光后臺美關系頓時緊張,臺當局雖然承認“江南案”為情報局官員主使的“秘密制裁”,但仍強調本案乃情報局官員獨斷專行所致,非領導人蔣經國授意,并逮捕了情報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儀敏、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等人。汪希苓后來被判無期徒刑,胡儀敏和陳虎門被判2年6個月。
1984年10月15日,劉宜良在美國加州遭到臺灣情報部門吸收的陳啟禮、吳敦等人刺殺身亡。
事后,臺當局為了改善自身形象,撇清與黑幫的關系,隨即發動在全臺灣范圍內的大規模掃黑行動“一清專案”,竹聯幫許多大哥級骨干被逮捕,像陳啟禮和吳敦都被判處無期徒刑(后獲減刑為有期徒刑15年),未被逮捕的一些幫內重要人物也紛紛離開臺灣,竹聯幫一度元氣大傷。
1990年代,竹聯幫要角經過1988年特赦后相繼出獄,此時臺灣經濟蓬勃發展,正值政府推動8萬億新臺幣的公共工程計劃。竹聯幫先后由陳啟禮成立的“泉安營造”、張安樂成立的“韜略集團”、馮在政成立的“峻國企業”、以及李宗奎成立的“東奎集團”等企業公司,以暗中進行圍標、綁標工程等方式,承攬政府基礎建設等公共工程,短短數年便賺取暴利。黑幫成員也爭相努力漂白身份,并全力向政界和商界滲透,為90年代的臺灣“黑金政治”埋下了伏筆。
1995年12月,陳啟禮主動讓賢,由總巡查綽號“么么”的黃少岑繼任幫主。1996年8月,陳啟禮因“治平專案”掃黑而避走海外。數月之后,黃少岑同樣為了躲避掃黑而離開臺灣。這樣一來,竹聯幫又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各派系山頭林立,時常發生為了利益而內訌的械斗事件。
因此2001年,幫內多位大佬推舉趙爾文代理幫主。但是有消息稱,2002年末黃少岑將幫主一職交由地堂堂主李宗奎擔任。又有消息說在2004年9月,黃少岑在陳啟禮指示下,將幫主一職交給元老“猴王”胡臺富。2007年,陳啟禮病逝,黃少岑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陳啟禮的后事,熟悉江湖規矩的人士指出,這就表示黃少岑仍然是竹聯幫公認的首領。
2022年,竹聯幫某大佬的告別儀式。
盡管經過這許多波折與打擊,但直到今天,竹聯幫依然與四海幫、天道盟并稱為臺灣黑社會三大幫派,2008年,還被美國一雜志列為全球第4危險組織。竹聯幫不僅在香港、日本與美國等地建立了堂口,而且與美國的黑手黨、越青幫、華青幫建立了聯盟,與日本的山口組、住吉聯合會、稻川會關系也十分密切,還與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的私會黨等進行勾結,更與港澳黑社會合作,相互提供保護。在近年發生的多起國際性偷渡、販毒、綁架與洗錢等大案中,背后均有橫跨幾大洲的臺灣、港澳與海外華人黑社會幫派組織的參與。
編輯:東方
東方財經雜志 東方文化雜志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東方文化雜志(ID:dfwh_hk)
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