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跟大家聊一本有趣的書,不論是這本書還是這本書的內容,都有點塵封的感覺。
1905年是中國的科舉制度的終點年份,同時也是中美關系走向現代化的開端,這個多少源于當年的政府代表團訪華。按照美國的說法:
美國訪問團在見證了中國貧民百姓的生活后,深受刺激,尤其是看到當時在清政府統治下的人民,衣不掩體,食不果腹,賣兒賣女,骯臟貧苦,所以不斷游說當時的國會、高官以及總統,并聲稱:這些賠款就是從貧困的家庭中剝奪過來的。他們的演講起了一定的作用,堅定了當時美國總統要把這些錢還給中國的信念,美國總統當時曾說:“如果今天我們美國對中國不公平不正義,那么永遠不要期待中國人會正義和公平的對待我們"(we Americans cannot expect China to do us justice unless we do Chinese justice.)
并于當年開始研究庚子賠款多收部分進行返還,可是因為各種原因,這次訪華在很多歷史上都被忽略了。當時訪華的團長就是后來的美國政治家、法學家,第27任美國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甚至在他很多個人介紹里都沒有提到1905訪華的事情,在美國尚如此,更別說國內了,所以大象發現這本書的時候都覺得很意外。
《看東方》是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的后人整理而來,包含大量珍貴老照片,同時還有1905年美國政府代表團兩位成員的書信。其中一位是年輕記者弗朗西斯.W.弗羅斯特;另一位則是代表團團長,時任美國陸軍部長的威廉·霍華德·塔夫脫(他于1909年成為美國第27屆總統)。
《看東方:1905年美國政府代表團訪華之行揭秘》的出版,使這些隱匿一個世紀的珍貴史料得以重見天日,讓讀者穿越百年,一窺百年前老北京的城市風貌、百姓生活和清朝皇家宮廷的真面目。
首先這本書是一本“百年老相冊”,對于想了解一百年前的中國可以說是非常好的參考書。
除了職業外交官,還有大量的專業拍攝設備。
除了主要的北京風物,書中還有香港,上海的照片,可以說是更加全面。
不知道是原照片質量就一般,還是這本書的編輯問題,印刷真的很一般,很多照片的清晰度不太夠。
可以說是相當可惜,所以這本書賣得不好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還是期待下什么時候可以出新版本。
這些照片涉及了老北京的方方面面,既有前門大柵欄普通老百姓的平凡市井生活,又有紫禁城內的隱秘宮廷內景。代表團員的足跡踏遍了北京城的幾乎每一個角落,除天壇、國子監、雍和宮、大鐘寺、黃寺、五塔寺、鼓樓、鐘樓等經典的名勝古跡之外,就連南口、八達嶺長城、十三陵、小湯山溫泉寺院等一些著名的郊區周邊景點也沒有落下。
很多關于平民百姓的照片給我們保留很太多真實的影像,一窺百年前老北京的城市風貌、百姓生活和清朝皇家宮廷的真面目。
當然,還有大量的書信內容,對社會的描述同樣是非常難得的史料,這些書信從不同視角呈現了百年之前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真實還原了百年之前中國的城市風貌、百姓百態。
一本好書除了內容,印刷版面也很重要啊,希望這本《看東方》能早日出一個更好的新版。
最后還是那句話,跟大象一起讀書好,好讀書,讀書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