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顯示深圳宣布取消“7090政策”。
此政策已執行多年,為何在此時取消?取消后又將對深圳樓市產生什么影響?
深圳“7090政策”退出歷史舞臺
近日,有消息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了關于停止執行《關于按照國家政策執行住宅戶型比例要求的通知》,稱深規土[2010]668號文《關于按照國家政策執行住宅戶型比例要求的通知》已廢止,消息一出,引發業內關注。
對此,深圳市規自局相關人士表示該文件屬實。此意味著在深圳執行了18年的“7090政策”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7090政策”主要指:新建住宅項目的戶型比,套型建筑面積為90平方以下的戶型必須占到整個項目的70%以上。這個政策主要是對房地產市場的供應結構進行調整和規范,從而保障房地產住宅產品更加合理。
在2006年,據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發布《2006年房地產藍皮書》顯示,我國到2005年末,40個重點城市累計可售商品住房面積中,有23個城市12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占50%以上;有16個城市8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不到總面積的10%。
這些數據顯示出當時市場上存在的一個現象——小面積戶型過少。隨后,住建部出臺相關文件,增加中小戶型供應?!?090政策”也在此時“應運而生”。
原因與影響
事實上,深圳的“7090政策”在此前就已經“開過口子”。據了解,在去年出讓的深灣超總住宅地塊、龍華觀瀾街道A925-1146宗地中,戶型設計已不受“7090政策”限制。
除了深圳,另一個一線城市上海也在土地出讓環節對“7090政策”作出調整。在上海今年一批第二輪出讓的6宗地塊,這幾宗地塊中小套型標準發生變化:多層住宅建筑面積不大于100平方米、小高層住宅建筑面積不大于110平方米、高層住宅建筑面積不大于120平方米。
為何上海、深圳都要在此時調整優化“7090政策”呢?
有業內專業人士認為,調整“7090政策”,是符合當前市場環境變化,順應市場未來的決定。當下情況,不少新開盤項目的小戶型銷售情況并不理想,政策應當順應市場需求。而且,隨著計劃生育的放開,二孩、三孩家庭對大空間的需求在增加,市場需求發生改變,“7090政策”已成為制約樓市供需結構合理化的不合理政策。
廣東房協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按照“保障+市場”的供給新體系,未來剛需家庭購房主要通過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解決,商品住房只要解決改善型住房需求。同時,目前新建商品房市場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主要是改善型需求。在此背景下,商品房市場繼續執行“7090政策”的必要性有所下降。
對于取消“7090政策”會對市場產生什么影響,李宇嘉提出三點:
一是供給適應需求,減少低效新房房源供應,加快房源去化,使得單位用地上房源價值更大,提振開發商拿地的積極性。
二是提升房屋的品質,使得部分地塊可以打造針對高收入人群的高品質住宅。
三是真正實現“保障+市場”的供應體系,剛需轉向二手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房市場主要面向改善型需求。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7090政策”發布年限較長,廢除不意味著要全部推翻既有思路,而是做出優化調整。這種調整,既與政策本身有效期到期有關,同時也會結合當前促進改善型需求的方向做出調整。
更多“大招”在路上?
此次滬深調整優化“7090政策”是順應市場的決定,未來將有更多樓市優化政策出臺。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系統謀劃相關支持政策,有效激發潛在需求,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是政策首次提出“有效激發潛在需求”,而關于政策內容均指向兩方面核心,一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二是著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房地產優化政策會聚焦兩個方向:一是全面取消核心城市的限制性政策,二是推動融資協調機制落地。預計后續一線城市樓市調控仍將趨松,二三線全面放開的總趨勢不會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以及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四限”政策均有再松綁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