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我當時在視頻號談到了2024年深圳樓市的“一個機會點和三個風險點”,當時只談了前半部分,后來完全把下半部分給忘記了,直到有粉絲催我,我才想起來。“三個風險點”給我弄哪去了,這里補上。
請注意,如下觀點是我在1.23形成的。在我改定成文之前,我重新檢查一遍,發現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反而,房地產正在發生的事實,在陸陸續續驗證我的判斷。
01
我當時說,今年房地產的第一個風險點是,行業繼續出清的風險。只要開發商還都在搏命賣房子還債務,這個行業出清就結束不了,今年可能還是會有開發商暴L。
在我說這些話的時候,萬科還“好好的”。但最近這一段時間,連萬科都開始讓市場感到憂心了。我依然堅定相信,2024年萬科一定能夠平安扛過去,后續萬科也一定會有非常大的動作(這一點在即將召開的業績會上便能看到)。但是如果這樣的市場行情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就算萬科能繼續活,其它開發商也難說。即是說,雖然這個房地產行業已經出清了兩年半,但是依然看不到底。
開發商暴L的風險,繼續是2024年的頭號風險。因為,每一個開發商違約,都會對市場信心和交投量構成嚴重的沖擊,進而形成負循環:開發商暴L違約——買家減慢購房,市場成交下滑——開發商樓盤更加賣不動,債務清償更加惡化,加速暴L違約……
所以,對于新盤銷售而言,我認為不會有什么好辦法,主旋律一定還是積極銷售。“不要抱任何僥幸心”,是我這幾年給到同行、粉絲最多的建議。千方百計的“活下去”,需要斬釘截鐵的行動力,首鼠兩端、瞻前顧后,是令人巨大內耗的事情。今天需要的一定是戰略上做對,而不是戰術上,戰術上對,戰略上錯,代價會不可承擔。一套房子、一個樓盤,多賣少賣了一些錢,在時間的長河里,不那么重要。也許你的房子賣到了低谷,但是你收獲了Cash。Cash,是當下和未來唯一重要的東西。你手里有這個,就會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機會,甚至你會越來越發現,你可以買到你以前不敢想的東西——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
02
今年房地產行業的第二個風險點是,通S的風險。通S能殺人,非常的可怕。我們這一代人(80后),大學畢業之后,是沒有經歷過任何所謂的通S、衰T的,整個職業生涯的絕大部分,都處在“黃金年代”的大周期、順周期里,根本不明白通S為何物,自然也不懂如何面對“假如順風沒了呢”的時代。
通S的情況下,企業和個人都是不敢貸款的,只會優先選擇清償債務,持有現金不消費/盡量減少消費。你手里的錢在變“貴”,但同時你的債務也在變“貴”,通脹能化債,通縮能加債。這是對個人而言,而對企業而言,通S即意味著,價格總水平下跌,你的東西要降價賣,那你的利潤就會被壓縮甚至虧錢。你怎么養活你的那些員工?
而且,如果經濟一直這么縮下去,對企業、個人,都有可能出現“債越還越多”的情況——今天的200萬債務,到了明年的今天,購買力可能就相當于屆時的210萬,啥都沒干,債務白白“多了”10萬。
這就是現在人們真實的心態,擔驚受怕的心態。也許很多人搞不明白通S的門道,但是這時候拿著錢不要亂花,他是知道的。銀行更清楚,你別看銀行現在天天嗷嗷叫的催人去搞信用貸、經營貸,但是你讓他們去接一下開發商的資產試試,他躲得比誰都快。
1-2月的CPI看起來有一個好的苗頭,轉正了,但是PPI的跌幅是擴大的。能不能扭轉過往連續三個季度的負增長,看起來很有挑戰。
尤其是房地產,1-2月的數據非常的不好看。住宅銷售額不到9300億,扣掉2020年特殊因素,至少是2018年以來最低值。商品住宅新開工面積掉倒了不到6800萬平米,下跌也超過3成。
這些數據都再次說明了,人們繼續不愿意花錢,房子繼續賣不動,企業繼續無動力增加投資。過往的貨幣政策刺激,突然之間在這個階段,變得不那么有用了。
這些數據也說明了:盡管有一線城市的高頻數據顯示市場開始有復蘇苗頭,但是整個盤面來看,顯示過往的支持政策并沒有起到預想的效果。如果想讓接下來的市場真正有起色,非常簡單,必須繼續給出超預期的政策。
何以解通S?短期唯有超級政策,長期唯有自由創新。
這是市場第二個風險點。
03
第三個風險點在于,是房地產市場結構化的風險。簡單說就是:一方面是商品房賣不動,另一方面是保障房大幅加天量。這個不僅僅是深圳,全國都如此,深圳最突出。
圖方便,咱們只講深圳。
關于保障房制度設計方面的探討,在我先前的文章里《》、《》,大家在精選里也可以看到。
這里只談風險沖擊。
人們談的比較多的是商品房市場調整的風險,但這里面有周期性的因素,也有結構性的因素。只是大家常常只聊到前者,而忽視了后者——“分水嶺”級別的改變。在深圳,這個結構性沖擊,對于買家、對于房東,以及對于開發商,影響都是立竿見影的。
我在上面的視頻里說,今年是深圳歷史上保障房最齊聚的一年,光是可售型房產,就有安居房、人才房以及新型保障房。去年深圳大約推售了1.5萬套的人才房,相當于商品住宅成交量的一半。今年深圳還有大約同等規模的人才房,再加上去年底動工的大約1萬套新型保障盤(注意,這里我沒有加安居房),如果今年都賣,那總量必定超過去年了。
從市場反響看,多么的簡單,誰便宜我買誰。前海的山樾灣,賣4.2萬/平米,比深業云海灣5.5萬/平米,又少了1.3萬/平米,大家都知道,深業云海灣是前海唯二的最便宜的定價,但是簡單大數對比,4.2萬/平米:9.2萬/平米=0.46,5折都不到。
你弄一堆這玩意兒,商品房還玩什么?
道理上,在商品房市場調整的時候,市場規律自然要求減少供給。但是現在不僅是相反,而且是在大量增加供應的同時通過權力手段大幅降低售價。這就明擺著是:保障房和商品房搶客戶,那商品房自然是毫無還手之力。
是以,在今年,我們還會時不時看到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商品房市場大部分去化不容易,另一邊則是良好地段的保障房遭到瘋狂搶購。
04
以上三個風險點,決定了個人和開發商在2024年的操作,將會非常的有挑戰。
作為開發商,你需要籌劃好自己的償債計劃、現金流安排、成本壓縮,以及如何更加有效的促進銷售。
作為房東賣家,你需要規劃好自己的收入覆蓋率,確保自己的能力建設維持不下滑。有些不值得拿著的房子該出掉要果斷的出掉,有些價格該降要果斷的降下去《》。我深知,做這樣的決定,非常不容易,但必須做。開發商更難,危機時代,一定是個兒大的死得越快。我們像螞蟻一樣小,活下去的機會比恐龍多,也不需要太恐慌。
而作為買家,選擇同樣很困難。因為市場在發生重大變化,你需要了解的更多,原有的那些在大周期里形成的知識、經驗已經不足夠,甚至許多都可以歸零拋卻了。你需要在商品房、安居房(包括人才房)、新型保障房之間,做出大量艱辛的調查對比工作,并且要繼續承受未來房價波動、交房團建……等等的未知風險。做出這樣的抉擇,更加的困難。
但這就是我們要面對的市場。以上三個風險點任何一個發生了改善,我們都可以變得比原來更加的樂觀。
未來不一定會更好,但你應該更努力。
樓市交流,加微信號budao2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