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是罕見,啟功74歲臨《米芾苕溪帖》,形神兼備,不輸“啟功體”!
眾所周知,啟功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書法家,也是一位德藝雙馨的書法教育家,不僅僅在書法上有著極高的造詣,無論是書法理論知識還是創作書法的能力,皆是中國近代頂尖,為眾書法家之榜樣。啟功臨摹歷代書法名家名帖,哪怕是在他74歲古稀之年仍然在臨摹米芾的《苕溪帖》,可見啟功真的是一位活到老學到老的書法家。
如上圖所示, 即為啟功所臨摹的書法手稿《苕溪帖》,從這幅手稿之中可以看出其字跡仍然有著“啟功體”的影子,那么原帖又是怎樣的呢?是啟功的書法在米芾書法字帖之中得其神髓,還是啟功臨摹《苕溪帖》只是意臨呢?(文末附帶米芾《苕溪帖》原稿)
實際上這就是啟功根據原帖所臨摹,而且并不是臨摹,其相似度足有八九成,而且在字體的機構上與原稿尤為相似,在神韻上也得原帖之風采。外形上雖然達不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仍然保留有個人的書法風格,但是觀其臨摹之作確與其“啟功體”多了些韻味。
那么這幅臨摹之作與啟功平時所創作的書法在字體上有著怎樣的重要的區別呢?在風格上,這幅手稿字體多了些變化,沒有那么僵硬,多了些肉感,少了些骨感,多了些藝術氣息。
整體看來,雖然啟功所臨摹的米芾《苕溪帖》只是手稿,但是絲毫不輸啟功平時所創作的“啟功體”書法作品。對此,各位書友是如何看待的呢?期待您在評論區留言。
文末附帶米芾《苕溪帖》釋文。
釋文
將之苕溪戲作呈諸友
襄陽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為秋。久賡白雪詠,更度采菱謳。縷會(此字用“卜”點去)玉鱸堆案,團金橘滿洲。水宮無限景,載與謝公游。
半歲依修竹,三時看好花。懶傾惠泉酒,點盡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嘩。朝來還蠹簡,便起故巢嗟。
余居半歲,諸公載酒不輟。而余以疾,每約置膳清話而已,復借書劉、李,周三姓。
好懶難辭友,知窮豈念通。貧非理生拙,病覺養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厭鴻。秋帆尋賀老,載酒過江東。
仕倦成流落,游頻慣轉蓬。熱來隨意住,涼至逐緣東。入境親疏集,他鄉彼此同。暖衣兼食飽,但覺愧梁鴻。
旅食緣交駐,浮家為興來。句留荊水話,襟向卞峰開。過剡如尋戴,游梁定賦枚。漁歌堪畫處,又有魯公陪。
密友從春拆,紅薇過夏榮。團枝殊自得,顧我若含情。漫有蘭隨色,寧無石對聲。卻憐皎皎月,依舊滿舡行。
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
米芾《苕溪詩帖》原稿欣賞:
寫在文末
精彩文章,推薦相關閱讀:
罕見啟功32歲小楷作品,這是“啟功體”了嗎?專家提出疑問罕見啟功24歲小楷書法,還沒有成名,書法功力已經很高,令人稱贊86歲高齡,啟功妙筆生花,為“華為”題字,行楷書法字字嚴謹
作者簡介

羅雄金,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山東工委會會員,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當代書畫院院士,北京華夏邦交國禮書畫院院士,書法家,書法專欄作家,詩人,航拍攝影師,生物科研工作者,湖南大學科研助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