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芒果美術館要做的,第一是吸引年輕人,讓他們愿意來美術館,把這里變成他們的交友場、打卡地;第二是能夠引領他們的審美,你現在還想象不到的東西,我們呈現給你看。”
用8年時間孵化的紀錄片《中國》,作為湖南廣電近年來的精品之作,從2020年開播就迅速成為現象級作品。精致的畫面,讓何炅、汪涵等當家主持紛紛出鏡飾演,將歷史人物還原成平常人,用平視的角度將歷史洪流的更迭展露于熒屏,這樣的表達方式讓很多觀眾都直呼新穎。
到了第三季,也作為這部系列紀錄片的終章,突然變了畫風,運用“藝術+科技”的方式,通過繪畫性、人文性、歷史感、科技感、互動性的綜合體驗,為觀眾呈獻出一部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畫卷。截至目前,三季作品已實現42億次曝光。
這種顛覆與探索源于何處?趁著《中國》同名藝術展火熱展出之際,湖南廣電芒果美術館館長邱天為我們緩緩解密。
《中國》繪畫藝術展。
讓畫作動起來
一場藝術與科技的雙向奔赴
孔子與老子一儒一道的相會,李白與杜甫對盛唐的回望,乾隆晚年與英國使者馬嘎爾尼的不歡而散……前兩季《中國》給觀眾留下了太多寫意的篇章,讓人窺見中國如何踏過歷史,行至今日。如何能讓《中國》第三季創造新的突破,帶來不同的觀感?整個創作團隊歷經了無數次的碰撞與打磨。
“首先是摒棄了前兩季用真人演繹的表現形式,轉而采用‘繪畫+CG’的影像形式,讓夏、商、周以及之前的混沌歷史變得縹緲而又真切。”邱天介紹,團隊邀請了 183 位優秀青年畫家,用200多天、3000多個小時創制了近千幅畫作。
“不只是簡單畫個畫”,為了呈現這些古人想象出來的神話,平均年齡僅27歲的畫家團隊執筆,用當下年輕人的思維去理解并表達神話背后關于古人對地理、天文、秩序感、生死觀、世界觀等多個層面的探索。為了追求神話中的燦爛感,畫家們還將重彩設色、吹色、貼箔、燒箔甚至是噴釉等藝術手段都融入其中。
“在人工智能對人類繪畫發起挑戰之際,組織上百名畫家集中創作所需全部圖像,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和有趣的創舉。”在策展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的精心提煉下,399件作品鋪滿660平方米的主展廳,全景式展陳,像絢麗的藝術殿堂,也像年輕人的美學營地。“畫家們畫出的作品,從某些方面來看,真有可能不如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那么‘好’,但是畫家的作品一定更有個性、更有人氣,因為它們體現的不僅是人的技巧,更有人的情感和理解。”
遨游于《中國》畫展,撲面而來的氣息是“顛覆”,是“創新”,是“青春”。觀展時,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CG特效就能讓畫面立刻動起來,原片視頻躍然紙上;百度文心一格為芒果美術館定制的AI繪畫模型,觀眾只要輸入幾個關鍵詞,就能生成一幅別出心裁的中國畫……
“通過科技手段,讓畫展可觀、可感、可步入、可互動,讓觀眾在互動中體驗藝術、參與展覽、輕度創作,刷新對藝術和藝術展的認知。”邱天說。
《文史博覽·人物》2024年1期發表《邱天:芒果美術館要引領年輕人的審美》
跨界探索
抓住年輕人群體
繪畫+CG的新探索,觀眾看得進去嗎?在免費觀展已成多數人共識的當下,年輕人真的愿意掏錢來看《中國》展嗎?
直到開展那天,疑問才有了答案——開展儀式直播累計觀看人次 700 多萬,“紀錄片《中國》繪畫藝術展”話題閱讀量超 1300 萬人次。開展首日網絡熱搜占全國前五位,連續一周占據網絡平臺同城展覽榜首。
“第三季《中國》展門票是 35 元一張,一個月多時間內,就有一萬多名年輕觀眾購票參觀。”在邱天看來,這是文化企業貼近群眾、貼近市場,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一個具體范例。
“內容創新沒有窮途末路,思維局限才是窮途末路。想別人所不敢想,干別人沒干過的事,無所不在的創新才是湖南廣電永恒的價值觀。”2023年2月11日,在湖南廣電新落成的“七彩盒子”節目生產基地,芒果美術館正式亮相,有著7米5的層高和國內罕見的全天光展廳。
“芒果美術館要做的,第一是吸引年輕人,讓他們愿意來美術館,把這里變成他們的交友場、打卡地;第二是能夠引領他們的審美,你現在還想象不到的東西,我們呈現給你看。”邱天說。
每個美術館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強調學術化,有的強調個人 IP,有的強調潮流先鋒。在藝術領域浸潤多年的邱天有著自己的理解,“隨著藝術市場的快速發展,年輕群體已成為藝術消費的主力軍和潮流藝術消費的引領者。芒果美術館籌備展覽考量的核心,就在于年輕觀眾喜不喜歡,強調青春姿態和芒果味道。”基于此,他一直強調與年輕藝術家的合作,今年的第一個展就是與四川美術學院合作的羅中立獎金終評展,展出入圍的青年藝術家作品。另一個著力打造的世界著名當代藝術家朱利安 ·奧培畫展,則有 VR、雕塑、燈光裝置等作品,內涵豐富、手段多樣,吸引了大批年輕人來打卡。
“眾所周知,做展覽光靠賣門票和衍生品來回本,是很難的。”邱天坦言,未來,芒果美術館希望探索一條跨界融合的路子,“比如跟青年藝術家互動,跟明星合作,與科技結合,與潮流共舞,利用湖南廣電的優質內容和宣傳平臺來打造具有獨特氣質和觀眾流量的展覽IP,并推向全國其他美術展館,贏得更多年輕人的喜愛,獲取更好的市場效益”。
藝術絕不高深,展覽絕不死板,但要抓住年輕人群體,開拓新奇、開放、多元的藝術市場,這條路并不容易,芒果美術館致力于做年輕人的美術館,已經開始行動。
文 | 政協融媒記者 仇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