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腸胃吃什么?
Nutrients for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人一生都需要吃與消化,處理有機物質轉化為廢物,而這個過程決定了我們的體能、壽命、機體與精神狀態。吃了什么直接影響消化系統,消化系統出現異常問題會擾亂身體其他功能,包括免疫、神經、激素和解毒能力。
胃腸道,人體消化系統的重要部分,食物通過消化道時被分解吸收來維持生命。同時,它又是人體的排污場,80%的毒素由腸道排出。
每個人的消化道里都有大約500多種、數萬億個細菌,分為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共同組成我們的腸道菌群。
人體70%的免疫力來自于腸道,腸道菌群平衡讓我們的免疫細胞變強。腸道菌群也與體內炎癥分子相關,某些細菌的存在可能會帶來炎癥,而炎癥是許多慢性病的基礎。腸道神經系統包含上億個神經細胞,還定期與大腦溝通,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和豐富度對情緒也有影響。
腸道健康不僅指消化器官的健康
更是胃腸道微生物組的健康!
01
鋅—促消化、維持腸胃健康
鋅是維持味覺和嗅覺功能正常的關鍵,刺激身體做出消化吸收食物的反應。胃酸的生產和釋放依賴于鋅,是保證正常消化的必需元素。
鋅也維持腸道結構與功能完整,幫助恢復胃腸道細胞的緊密性,防止漏腸綜合征和食物不耐受。
牡蠣,可吸收鋅含量很高,羊肉、家禽、奶制品、雞蛋、青豆、山核桃、巴西堅果、花生...也富含鋅。
02
鎂—緩解胃酸、預防便秘
鎂有助于放松腸道肌肉,讓食物更容易通過腸道,保持腸道順暢,預防便秘。
同時,它屬于堿性礦物質,有助于緩解由高蛋白飲食和刺激性食物引起的胃酸過多、胃灼燒感。
麥芽、蕎麥、杏仁、腰果、花生、山核桃、黑豆、菠菜、牛油果、黑巧克力...都是鎂良好來源。
03
硒—促進吸收、維持腸生態健康
硒參與調節消化酶的產生,促進營養吸收??寡趸饔妙A防炎癥,減少氧化損傷對胃腸道產生的不良影響
硒對腸道菌群也有影響,研究發現硒缺乏可能導致腸道微生物群的表型改變,增加患炎癥性腸病、甲狀腺疾病和癌癥的風險。
牡蠣、奶類、牛肉、豬肉、雞胸肉、鱈魚、雞蛋等都是硒良好來源,大蒜、玉米、巴西堅果等植物性食物受土壤含量影響。
04
維生素A—腸道黏膜健康
維生素A有助于腸道粘膜的生長和修復,維持抵御有害毒素和病原體的屏障健康。缺乏維生素A會加劇腸道菌群的惡化。
雞蛋、魚類、動物肝臟富含維生素A;菠菜、西蘭花、甘藍等深綠色蔬菜,紅薯、胡蘿卜、南瓜等橙黃色蔬菜含有β -胡蘿卜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
05
維生素B族—支持腸道健康
維B1支持消化系統正常運轉;維B6參與消化酶和調節腸道運動的神經遞質的生成;維B9和B12促進腸道細胞和消化系統健康。B族維生素還會影響腸道中一些細菌的增殖。
維生素B食物來源豐富,包括全谷物、堅果、蘑菇、豌豆、蘆筍、綠葉蔬菜、牛油果、香蕉、扁豆、蕓豆、雞蛋、魚、肉和奶制品...
06
益生菌—腸胃好朋友
眾所周知,益生菌有利于腸道健康。
助消化:有助于分解蛋白質、脂肪和乳糖;
促吸收:幫助鈣和其他礦物質吸收;
生成維生素:在腸道合成維K、維B1和葉酸;
緩解?便秘,促進菌群平衡...
酸奶、奶酪是常見的益生菌來源,還有泡菜、味增、豆豉、納豆、酸黃瓜、康普茶、酸面包等發酵類食物都富含益生菌。
??
一些常見腸胃問題
腸道不良反應
除了胃酸、消化酶和益生菌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許多食物會刺激腸道導致不良反應,就比如小麥中的面筋。對于面筋敏感的人可以多選擇?米飯、玉米、蕎麥等主食。
腸道感染
吃太多糖、濫用抗生素、消化不良都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容易造成腸道感染。服用益生菌,增強腸道中有益菌的活力?會有所幫助。
脹氣、便秘
過多不易消化的碳水,比如豆類和粗纖維蔬菜,會引起消化不良,出現腸胃脹氣的情況要避免這類碳水。
肉奶蛋、精制谷物和小麥攝入過多容易便秘,增加膳食纖維,比如?燕麥、亞麻子殼、低聚果糖,攝入大量果蔬和水都有助于緩解便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