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卓 顧彥
來源|億歐網
「摩登消費」經授權轉載
2024一開年,消費市場的好消息頻傳。
年初,先有新茶飲頭部品牌蜜雪冰城和古茗同時遞表港交所,以及深受新消費人群喜愛的新徽菜連鎖餐企小菜園遞表;隨后,卡牌制造商卡游也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開啟赴港上市的征程。
記者了解到,引領年輕人生活方式的線下零售品牌KK集團亦于1月31日更新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10月31日,KK集團實現營收47.7億元,同比增長了55.5%;毛利達22.5億元,同比增長84.6%;實現凈利潤2.1億元,公司實現整體盈利。
業內人士認為,KK集團的業績的高位數增長、凈利潤穩步攀升,對消費行業來說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1、線下消費一路向陽
2024年伊始,消費行業也迎來了春暖花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47.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2%。著眼全年,中國消費市場延續良好勢頭,全國性消費促進活動激發市場活力,也使中國消費者逐漸重拾信心,消費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這股暖風也吹向消費行業各個領域,身處從復蘇中受益的零售行業,KK集團多個經營指標表現亮眼。
首先,經營業績穩步增長,盈利能力明顯增強。
招股書顯示,KK集團營收從2020年的16.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35.5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46.8%,迅速躋身國內潮流生活方式零售商行業前三;2023年前10個月,KK集團營收進一步增長至47.7億元,同比增長55.5%,增速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其中線上營收達2.7億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1.1億元同比增長超150%。
近年來KK集團經營持續向好,經調整EBITDA(即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從2020年、2021年、2022年的0.37億元、1.78億元、2.47億元,迅速提升至2023年前10個月的9.75億元,遠超2022年全年,同比增長近250%;經調整EBITDA率也從2020年、2021年、2022年的2.3%、5.1%、7.0%,提升至2023年前10個月的20.4%。
在各項指標均創新高的背景下,KK集團已實現了凈利潤轉正,經調整凈利潤從2022年前10個月虧損2.5億元,提升2023年前10個月的盈利2.3億元,經營利潤率轉正為7.9%。
其次,單店模型跑通,規模效應可期。
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后可執行日,KK集團旗下擁有458家KKV門店,243家THE COLORIST調色師門店,64家X11門店,35家KK館門店,共計800家門店。相比2023年3月31日的690家,半年多增加了110家。據招股書披露,這800家門店除了已經覆蓋我國31個省份超200個城市,還覆蓋了印度尼西亞的34個城市。
(圖 / KK集團招股書)
招股書亦顯示,2020-2021年,主力品牌KKV單店月均GMV(即商品交易總額)分別為81.33萬元、89.34萬元,2022年受外部因素影響下滑至71.40萬元,2023年前10個月單店月均GMV增長至103.82萬元,創下公司單店月均GMV的最高紀錄;此外X11也創下單店GMV新高至67.67萬元,調色師單店月均GMV回升至41.85萬非常接近2020年的水平。
對于增速,KK集團在招股書這樣解釋:“隨著疫情的不利影響自2023年1月以來消退,加上我們繼續實施改善,門店運營和優化我們門店網絡的措施,單店月均GMV錄得43.4%的強勁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23年前10個月KK集團的“虧損”總額及“負債”總額分別高達73億及133億元,但這種虧損及負債主要由香港會計準則“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造成。
KK集團在招股書中披露:“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以及2023年10月31日,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分別占我們負債總額的68.2%、80.4%、77.2%及79.9%。”按照香港財報的會計準則,這一金融負債在上市后將“由負債重新指定為權益”,也就是說目前的虧損額并不代表實際虧損,在公司上市后這類負債就會體現為股東權益在首年財報中消失。
實際上,招股書顯示,該公司現金流充足,財務狀態良好。2023年前10個月,KK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8.1億元,比2022年前10個月的4.6億元增加超74%;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從2022年前10個月的2.2億元增長至2023年10個月的12.0億元,增加了9.8億元。
KK集團的毛利水平也在穩步提升中,2023年前10個月實現毛利22.5億元,同比增長84.6%。整體毛利率從2020年、2021年、2022年的30.4%、37.6%、40.1%,穩步提升至2023年前10個月的47.2%。
2、年輕人愛逛的門店,一年賣出過億單
從KK集團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近年來線下零售的韌性前行。
以KK集團旗下各零售品牌的交易總次數為例,2021年這一數字就達到7100萬單,相比2020年的3400萬翻了一倍多;2022年,在疫情導致客流量減少、營業時間縮短的情況下,交易總次數依然維持與上一年持平的水平;2023年,隨著消費行業的全面復蘇,這一數字在10個月內迅速飆升至8900萬單,據招股書披露的“公司的單店月均交易單量由2022年的7955單增加48.4%至2023年的11803單”,由此推算全年總交易次數達至1億單以上水平應成定局。
億歐智庫發現,如今的線下零售,并不如坊間傳聞的受線上電商沖擊。事實上,線上線下只是硬幣的兩面,只是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在線上電商平臺卷價格、卷物流、卷AI的當下,線下零售門店正憑借極具設計感的場景體驗、沉浸式探店等線上無法提供的購物體驗,煥發著新的活力。
由此不難理解KK集團的增長——KK集團通過多種方式與Z世代產生互動,打造興趣消費、情緒消費等心智,進而打動年輕人。打開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可以看到,KK集團旗下的KKV、THE COLORIST調色師、X11等,都是年輕人喜愛并熱衷打卡的門店。
(圖 / 小紅書)
定位精致生活方式集合品牌的KKV,擅長把年輕人喜歡的生活方式“裝進KKV”。
一方面,KKV提前預判了爆款IP衍生品帶來的市場價值,擅于發掘具有成為下一個爆款潛力的IP,通過長期積累的供應鏈優勢為其賦能,圍繞IP開發一整套周邊產品。
比如,來自歐洲雪國瑞士的IP“Pingu”憑借可愛呆萌的企鵝造型,在國內外社交平臺上獲得眾多網友喜愛。KKV看中這一IP在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聯合“Pingu”打造了一系列爆品,不僅開發了超100個SKU,涵蓋潮玩、日用、服飾等多品類,更在東莞壹號廣場、武漢楚河漢街等城市中心商圈落地“Pingu主題店”,讓消費者能第一時間體驗和購買新品。
(圖說:KKV打造的“Pingu專屬主題店”)
另一方面,KKV將普通商品通過空間、場景、陳列的創意組合,將門店打造成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比如,KKV創意性地將品類更為聚焦,推出了“得閑飲茶”、“今日易飲酒”、“喘口汽唄”等主題專區,讓消費者更為清晰、高效地選擇心儀好物,提升了購物的體驗感。
在持續引領線下消費潮流之下,KKV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定海神針”。招股書顯示,2023年前10個月,該品牌實現32.7億元的收入,EBITDA達9.6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超100%;經營利潤提升至7.1億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2億元,實現250%的增長。
定位美妝集合品牌的THE COLORIST調色師,同樣已經在年輕群體中潛移默化地建立了“買彩妝就逛調色師”的心智。
除了將“國潮彩妝裝進來”THE COLORIST調色師同樣擅長聯動合作品牌,與用戶玩在一起。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調色師通過快閃店、彩妝節等活動,一頭鏈接年輕消費者,另一頭賦能新銳美妝品牌,搭建起消費者和品牌交互的橋梁。
去年,THE COLORIST調色師和PASSIONAL LOVER×NANA聯名,打造的「世界上另外一個我」限定快閃登陸杭州湖濱銀泰in77,活動當天卡琳娜COS火爆現場,憑借自然流量登上熱搜第7位。
不僅如此,調色師也會通過大數據的反饋,幫助美妝品牌拓寬產品矩陣,輔助其第二、第三曲線健康增長,在彼此持續良性的深度合作下,不僅讓調色師打開了增長閥域,還帶來了額外的品牌集聚效應。截至目前,包括谷雨、KISSME、Intoyou、珂拉琪、Misstine等越來越多的美妝品牌,都愿意將THE COLORIST調色師作為新品首發陣地。
因此,THE COLORIST調色師得以在日益內卷的美妝行業逆勢增長,成為KK集團的第二增長曲線。招股書顯示,2023年前10個月,GMV占比16%的THE COLORIST調色師,也取得7.56億元收益、1.28億經營利潤的亮眼成績。
定位全球潮玩文化集合品牌的X11,也通過持續孵化新IP以及引入爆款IP實現了業績增長。
截至目前,X11打造的“超級尖貨IP”計劃已與多個國際熱門IP、新銳國潮廠牌、知名影視及游戲IP合作,包括PINGU、線條小狗、摩動核、TNTSPACE、寶可夢、戀與制作人等。這些IP方與X11不斷研發和嘗試,帶來20+細分潮玩品類體驗,通過系列的線下展陳、營銷活動,為潮玩玩家實現“常逛常新”的潮玩新體驗。
(圖說:X11新店開業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潮玩玩家)
同時,X11正不斷拓寬渠道廣度和運營深度,結合線上渠道打造更多元的潮玩新體驗。比如雙十一期間,X11京東旗艦店內不僅多款卡牌熱銷,并連續多日霸榜卡通周邊類目熱銷榜單Top3,推出的游戲王主題卡組“白熱沖突”上線1小時旋即售罄。
一套“組合拳”讓X11成功出圈,成為KK集團的新晉發展力量。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與2023年前10個月,X11的收入分別為1284萬、1.59億、2.4億、3.05億元,營收占比從2020年的0.8%逐步提升至2023年前十個月的7.0%,并實現盈虧平衡,將有望成為公司下一個新的利潤增長極。
隨著一系列精細化運營的不斷開展,KK集團在不斷探索空間美學、打造高效運營體系的理念下,對消費趨勢的預判越來越精準,進一步助力品牌實現優勝劣汰,從而讓渠道方、品牌方、消費者均獲得價值。
3、新的繁花正在盛開
進入2024年,新的繁花正在消費行業盛開。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1月初發布的《2024中國經濟預測與展望》顯示,預計2024年,中國消費同比名義增速可能在4.2%至5.1%之間,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商務部更是將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將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推動中國消費的高質量復蘇。
諸如最近登上熱搜的各地文旅,以及運動戶外品牌的集體爆發,再到KK集團這類線下零售業態的業績升溫,無不彰顯著消費的全面復蘇。而歸根結底,這些消費熱點都踩中了年輕人重視消費體驗的心理訴求。
億歐智庫認為,過去一年,消費者的審慎決策促使消費形式多元化創新,跳出傳統消費購物渠道與方式,擁抱重視體驗的新型消費場景。年輕人們注重購物體驗,而不只是商品或服務,以創意零售為代表的體驗經濟,隨著消費的回暖正迎來春天。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意識并關注,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及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消費不再僅僅是一種物質滿足,更是已經成為一種精神追求。像KK集團這類擅長與Z世代對話,提供沉浸體驗、情緒價值及高性價比產品的新零售品牌,正順應了當下年輕人的各類消費心理。
翻看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不少打卡KK集團旗下門店的消費者,都因高顏值、高性價比、氛圍感拉滿的一站式購物體驗,成功種草并成為不斷分享的“自來水”。網友們表示:“逛完KKV得到了精神上的治愈”,“在調色師挖到寶了”、“發現二次元周末新去處X11”……
出于對消費行業長坡厚雪的堅守,和對創新消費潮流的不斷探索,KK集團一方面積極優化門店結構,另一方面穩而準地開設門店。
與其他以加盟為主的連鎖業態不同,KK集團近年來選擇了以自有門店為主的業務模式,即使是加盟門店也采取與加盟商開設合資公司運營的模式,而非傳統理解的收取加盟費、廣開招商會吸納加盟商的公開加盟模式。
這一策略讓KK集團保持了既快又穩的增長勢頭,形成了即吸睛又吸金的門店生長模型。從招股書可以看到,截至2023年10月31日,KK集團共計724家門店,其中自有門店數為615家,加盟店為109家;即使在2020年加盟店數占比較大的背景下,KK集團當年自有門店毛利占比也達到了56.2%,這一比例已逐步提升至2023年前10個月的86.3%。
實際上無論是自有門店還是加盟門店均為同一套體系運營,業績效率并無差別,招股書顯示“四個零售品牌下的門店經濟效益優秀。一家門店(不論為自有門店或加盟店)約兩個月達到初始收支平衡點”。單店模型跑通之后,每家新開門店都是KK集團業績進一步提升的增長飛輪,這也使得公司有足夠的底氣不斷新開門店。
2023年以來,KK集團旗下KKV3.0“超集航海”主題門店在十多城市相繼開業,THE COLORIST調色師也掀起開店高峰,X11全國多家新店也陸續亮相;THE COLORIST調色師攜手多個美妝品牌帶來新品,KKV在全國多數門店打造合作品牌專屬陳列區域......截至2023年12月31日,KK集團共有800家門店,并預計將于2024年及2025年各年分別開設約275家新門店。
消費市場的紅火,使得各消費品牌在資本市場也迎來正向反饋。
在正待進一步回暖的港股市場,消費板塊成為尤為活躍的一抹亮色。比如知名大米品牌十月稻田在2023年10月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即大漲22.66%;坐擁萬店的鍋圈食匯于2023年11月上市,市值最高超300億港元。
在億歐智庫看來,頭部消費公司接連成功IPO,并收獲高于預期的股價表現,有望改善近兩年港股整體IPO公司數量偏少、融資規模偏低的情況,提振投資及消費市場的信心。KK集團此次更新招股書,說明其港股IPO進程正在穩步推進,并且隨著公司經營數據及消費市場持續向好,相信也將在資本市場迎來春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