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都很容易出現看不清楚東西的現象,這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畢竟隨著年齡的增加,出現老眼昏花現象也并不奇怪,而且,老年人的血壓水平也不穩定,如果突然站立起來,就很容易導致眼壓增大,而在這種情況下,就自然會出現短暫的視力模糊,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排除是有疾病在作祟。
要知道,眼睛是人體非常脆弱的一個器官,尤其是眼角膜,由于其幾乎沒有血管和神經分布,所以即便受到了損傷,也不會第一時間向身體釋放出疼痛信號。在臨床上,沙眼、結膜炎以及青光眼等,都是非常常見的眼部疾病,不過,在眾多眼部疾病中,對眼睛傷害最大的,就要數白內障了。據相關臨床統計數據表明,白內障是致盲性排名第一的眼部疾病。
在臨床上,白內障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之分,先天性白內障多發生于剛出生的嬰兒以及一歲左右的幼兒群體中,而后天性白內障則主要集中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白內障是因為晶狀體出現了渾濁,進而引起的一類視覺性障礙疾病,其不僅與遺傳息息相關,同時,也會受到外部環境刺激以及自身營養不足等因素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早期白內障很難得到及時察覺,因為在白內障初期,患者的視覺方面并不會發生任何明顯變化,即便出現了短暫性的視力模糊,也很容易被人們誤認為是老花眼或身體過于疲勞所致,而一旦白內障發展到了中期,相關癥狀就會表現得較為突出,但此時往往也已經錯過了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在此階段,患者的眼球會漸漸變得渾濁,顏色會由原本的深褐色轉變為灰白色,而除此之外,以下這四種變化也會非常明顯。
1.視力下降
我們之所以能通過眼睛看到外界的種種事物,就是因為光能夠通過瞳孔并穿過晶狀體最終進入后方的視網膜,然后再經由視神經傳導,最后得以呈現。而白內障的發生就主要與晶狀體產生渾濁息息相關,因此,當白內障發展到中期階段時,患者除了會出現視物模糊的癥狀外,還會直接導致視力直線下降。
2.屈光異常
當晶狀體變得渾濁時,就會造成屈光能力出現異常,也就是說,光線很難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清晰的物象。而在現實生活中,與白內障相關的屈光異常不僅僅體現于視物模糊,而且還會對原有的視力狀況加以改善,比如,患者的老花眼程度往往會有所減輕。
3.晶狀體色覺變化
晶狀體變渾濁后,會使得眼睛對藍光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強,同時也會降低對其他顏色的敏感度,而眼睛若是長期吸收藍光,就有可能會促使致盲的風險大大增加。除此之外,晶狀體色覺產生變化后,眼球的顏色也會發生較為明顯的改變,比如,當白內障發展到中后期階段時,眼球就會變成灰白色。
4.失明
如果在患上白內障后的較長一段時間內,患者都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干預,那么相關癥狀就可能會由剛開始的看不清物體,漸漸發展成為斜視以及近視眼等一系列眼部疾病,嚴重情況下,也會走向完全失明。
總之,大家一定要意識到白內障對于眼部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雖然白內障能夠通過及時干預得到完全治愈,但整個治療周期往往相對較長,而且,目前臨床上針對白內障的治療主要是手術治療,而這也就意味著在手術過后,患者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后遺癥。
因此,平日里大家一定要針對白內障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尤其是對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來說,要養成健康的用眼習慣,盡可能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使用,若是要長時間在戶外活動,那么也最好配戴太陽鏡。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裳荌,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