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日報客戶端發表《石曉冬:通州北三縣區域跨界協同的空間規劃考量》文章,作者系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黨組成員、總規劃師,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文章從京津冀協同發展視角出發,聚焦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對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發展重點,以及各階段的進展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其中,再次提到進京檢查站問題。
北京日報客戶端內容截圖
文章提出,通州區與北三縣聚焦一體化機制和平臺和重點領域,最終穩定形成體制機制、生態協同、基礎設施、產業協同、公共服務、改革創新6個方面一體化發展重點。在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全力推進平谷線建設,持續推進通州區與北三縣斷頭路建設,研究進京檢查站外遷,構建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的快速路網體系。
這里提到的“研究進京檢查站外遷”,應該就是2022年發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中的,內容如下:
在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階段進展中,文章顯示,兩地交通互聯不斷優化,交通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包括京唐城際鐵路通車運營,軌道交通平谷線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在建跨潮白河大橋、廠通路有序推進。開通跨界通勤定制快巴線路11條,引進北京公交線路22條,日客運量達14萬余人次。燕郊西出口立交樞紐通車,出京由原來半小時縮減到10分鐘。
但區域道路交通運行依然面臨較大壓力。目前,結合跨界交通流分析,部分路段仍存在堵點。當前,北三縣通過檢查站進京車流量日均16萬輛、人流量日均40萬人,其中60%以上為通勤車輛和人員,重大活動安保期車輛平均通關時間1—2個小時,為提高進京檢查站的通行效率方面,推動白廟、興各莊檢查站建設公交專用道,開通通勤定制快巴。同時,正在研究進京檢查站外移。
北京市中心城區通勤等時圈 圖片來源:北京晚報
綜合以上兩處表述來看,進京檢查站外移規劃大概率或有,只是目前仍處于研究階段。這個在三河市最新發布的 “三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批后公布”中也有透露:“加強與北京周邊地區協同布局,理順跨界道路,為進京檢查站外移提供空間保障。”
此外,文章提出的通州與北三縣職住均衡發展問題也值得關注。下階段,城市副中心需進一步提升住房資源與就業崗位的匹配關系,在通州全區、廊坊北三縣地區等更大空間尺度謀劃職住均衡發展。同時,北三縣在京就業人員需逐步向副中心引導,需強化城市副中心就業吸引力,與北三縣在北京通勤就業人員進一步互動發展。
目前,從完善住房保障頂層設計和推動示范項目建設兩方面,正在推進職住合作,保障多元化住房需求。同時,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印發《關于統籌用好通州區與北三縣住房資源吸引中心城區企業疏解至城市副中心的若干措施建議》,兩地也正在研究住房一體化促進職住平衡實施路徑,但兩地職住一體化仍面臨兩地跨界通勤交通壓力大、公共服務保障差異大等方面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