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便秘,相信很多人都對此深有體會,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在全球范圍內,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群都曾經出現過不同程度的排便問題,而從醫學定義來看,一周排便次數少于3次或2次以及排便時間間隔大于72小時,就可以判定為初步便秘癥狀。
尤其是對于中老年朋友來說,其消化與吸收能力本就有所下降,若是再出現便秘問題,那么生活質量就難免會大打折扣。那么,經常便秘究竟該怎么辦呢?這幾個緩解便秘的方法,或許可以改善。
1.適當采取藥物治療
長期便秘以至于產生腸道堵塞、身材臃腫的朋友,在沒有其它有效調養手段的情況下,可以嘗試著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瀉藥包括容積性、接觸性、潤滑性與高滲性等,而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狀況,藥物搭配也會有所差異。以最常見的甘油灌腸劑為例,在適當注射的前提下,甘油能夠讓腸道末端變得更為順滑,從而使得堆積的排遺物能在外力作用下快速排出,這種藥物見效快、副作用少,使用起來也相當方便。
當然,在使用瀉藥的過程中,大家也一定要注意分量與頻次的把握,以免傷身。
2.多進行腹部按摩
出現便秘癥狀后,大家可以在閑暇時對小腹位置進行適當的按摩,通過外力刺激的形式來輔助腸胃進行蠕動,繼而將堆積的代謝物輸送至消化道末端,促進結直腸反應,提高患者的便意感知。
具體的按摩手法是將雙手手心相互摩擦生熱后,以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十圈、逆時針十圈的節奏交替進行,當感到腹部有蠕動感時,就說明起到了一定效果,可以適當加大力度繼續進行。
3.保持充足的飲水量
部分便秘患者之所以出現便秘,其實并非是因為腸胃消化功能出現了障礙,而是僅因為自身的水分攝取不足,以至于糞便在腸道中過于干燥,難以向下轉運,因此才無法及時排出。所以,對于便秘者而言,喝水往往就是最實惠有效的改善手段。
據我國膳食指南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的水分補充量不應低于1500ml,這既能保障機體生理活動得正常運轉,也能輔助腸胃加速蠕動與消化。
4.多補充新鮮果蔬
水果蔬菜中所含有的大量纖維素成分,同樣是緩解便秘的“得力助手”。纖維素是一種特殊的高聚合有機物,雖然無法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卻能夠憑借其物理性質促進腸胃的蠕動,繼而輔助糞便成型與外排,這對于排便不暢的朋友而言,是十分關鍵的。
比如香蕉、西藍花、蘋果等蔬果中的纖維素就十分豐富,大家平時可以適量多吃些。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