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大腸癌是所有癌癥中,發病率增長速度最快的一種癌癥。據了解,大腸癌的發病率已經從十幾年前的第五位,上升至了第二位,其死亡率目前也上升到了第三位。
而在我國,以清淡飲食為主的廣州,大腸癌的發病率卻一直居于首位,常年“穩居第一”。
那么,為何飲食以清淡著稱的廣州,大腸癌的發病率卻常年居高不下呢?據了解,這4大因素,或是導致廣州本土大腸癌高發的主要原因。
1.飲食方式精細化
據了解,廣州人的飲食雖然比較清淡,可是他們卻非常注重飲食的精細化,在飲食的烹飪方面下足了功夫。而且廣州的許多美食,往往都會搭配上一些熬制了許久的靚湯。
而在面食方面,更是幾乎不攝入任何粗糧,也正是這樣飲食方式的精細化,就導致廣州人長期出現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的情況,使得其腸胃蠕動的速度變慢,更容易出現便秘等腸胃不適的癥狀,而這些癥狀若是長時間沒有得到改善,久而久之也就容易引發一系列腸胃疾病,最終增加人體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2.喜歡宵夜
其實廣東省很多地區的本土人都有常年吃宵夜的習慣,尤其是街邊的大排檔或是小吃攤更是十分的火爆。
而長期宵夜不僅容易引發肥胖,而且總是在睡覺之前,吃太多過油、過甜或是熱量過高的食物,都會在無形之中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影響腸胃的功能,久而久之或還會導致腸胃受損,容易引發一系列腸胃疾病。其中,大腸癌就是眾多腸胃疾病中的一種。
3.喜歡吃燒臘
燒臘是非常著名的粵菜,大多數廣東本土人都非常喜愛這類食物。而燒臘雖然美味,可是卻是一種非常油膩的食物。
一般來說,常見的燒臘就包括乳豬、燒鵝、叉燒、燒鴿等多種鹵水菜式,而這些菜式含有的油脂含量都非常的多,若是長期大量的攝入這類食物,不僅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而且還容易引發肥胖。所以喜歡吃燒臘,或也是導致廣州人容易受到大腸癌青睞的一個主要因素。
4.不重視大腸息肉
據了解,大腸息肉是引發大腸癌的常見疾病因素。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廣東地區人們做腸鏡胃鏡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對于一些原本就患有大腸息肉的患者來說,并不會經常去醫院進行相關的復查,而長期不注重大腸息肉,也是導致息肉發生惡變,最終引發大腸癌的一個常見因素。
所以,當人體內出現大腸息肉時,一定要引起高度的警覺,雖然大腸息肉發生癌變的幾率很低,可若是不重視,最終同樣也有可能會引發腸癌。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葉小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