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癌癥,絕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恐懼”,但事實上,癌癥只是一大類疾病的統稱,而根據發病位置與具體病情發展的程度不一,其治愈難度以及預期壽命都會有所差異,因此,大家也不能將癌癥一概而論。但在目前已知的癌癥類型中,有些較為嚴重的病癥,比如胰腺癌,就的確值得大家格外關注。
在生活中,很多人把胰腺癌稱為“癌癥之王”,據臨床分析,胰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幾乎在5%以下,若病癥發現時已經進入中晚期,那么治愈率將會更低。但大家也要知道,胰腺癌并不是悄悄到來的,若身體出現了這4個癥狀,那么一定不要拖延,建議及時就醫。
1.上腹部疼痛
胰腺位于腹后壁,與十二指腸及胃部相連接,是人體重要的消化液分泌腺體。而當胰腺細胞發生癌變、形成擴張性腫瘤后,便可能會對胃腸周邊的神經產生刺激,繼而傳導出痛覺信號。從宏觀來看,這種痛感往往呈間發性陣痛,并且多集中于上腹部,在運動、飲食、蹲下站起時會尤為明顯。
同時,由于痛覺根源是物理性的,因此吃藥后的緩解效果也比較差,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2.體重快速下降
正如前文所述,胰腺分泌的胰液是人體進行食物消化的重要保障,在脂質、蛋白質等營養素的利用過程中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因此,胰腺病變后,患者多數會出現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排便不暢等現象,繼而由于體內營養物質的匱乏出現身形消瘦、體重下降等表現。因此,盡管“一夜暴瘦”是很多體重超標人士的心愿,可若是它真的到來,大家還得謹慎對待。
3.血糖濃度失去控制
除了消化食物外,胰腺還有一項重要功能,那就是分泌胰島素、調節血液糖分水平。而當胰腺功能紊亂,胰島細胞活力下降時,體內胰島素產量就會不足,進而使血糖調節失去依靠,于是便可能在短時間內表現出高血糖癥狀。
因此,若是平時飲食習慣良好,卻突然出現血糖失控等行為,那么最好也及時給胰臟來一次全面檢查。
4.口腔異味、牙齦腫脹
胰臟受損后,我們所攝入的食物將會在胃腸道中進行較長時間的儲存與消化,此時,在腸道菌落群的作用下,食物中的含硫含氮物質將會逐步被分解,繼而產生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表現出口臭病況。
同時,胰腺病變還可能使得牙齦位置更為敏感,滲血、陣痛等現象的發生也會更為頻繁,嚴重者還會并發口腔疾病,對此,也希望大家引起重視。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