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插混可增程,綜合續航長達1200km,全系標配L2級駕駛輔助…即將上市的長安UNI-Z,用12.79萬起的先享價給到廣大消費者,聽起來很香?在瘋狂內卷的當下汽車市場,對比是驗證競爭力的好法子。我們找來了近3年車市佼佼者宋Pro/宋PLUS、來自老派合資品牌豐田的鋒蘭達、來自新勢力品牌零跑的C11,和長安旗下最新推出的UNI-Z,進行四大維度的對比。
圖:長安UNI-Z
圖:比亞迪宋PLUS DM-I
圖:零跑C11
圖:豐田鋒蘭達雙擎
那么問題來了,在國產老字號、合資主力等面前,長安UNI-Z會有怎樣的戰力?下面就以我的視角進行四車對比,看看在插電混動這條賽道上,究竟誰才是最優選?
動力性能對比:新藍鯨混動展現出碾壓性優勢
決定一輛混動車的好壞,主要看它所搭載的混合動力系統。
豐田,是最先推出混動概念并將其引入到車型發展的,深耕歷程長達25年四次換代。而本文中對比的鋒蘭達,搭載了最新第五代THS混動系統,具有動力結構體積更小,性能更強,能耗更低等優勢。電池從之前1.4kWh下降到1kWh,系統綜合功率增至144kW,綜合油耗低至4.58升每百公里,賬面數據出色。不足在于,豐田的混動技術始終基于對燃油效率的優化,技術核心是為“油”服務,放在如今的新能源時代,存在代溝硬傷。
圖:豐田鋒蘭達雙擎
而比亞迪的銷量擔當—宋Pro和宋PLUS組合,憑借驍云1.5L發動機和EHS電混系統,快速搶占豐田的混動市場份額,如今是15萬內混動車型繞不開的選擇。爆款的背后,是技術層面與豐田完成了技術迭代,加上比亞迪電池技術“彎道超車”。不足在于,比亞迪混動車型更像一臺“電車”,而不是“油車”,存在著饋電狀態下無法保證動力正常輸出和平順性。當然,這也是市面上所有的混動車型都要面臨的挑戰。
再來看看零跑C11。電動機功率200kW,最大扭矩為360Nm,符合我們對一臺中型SUV的預期。不過作為增程版車型,零跑C11所搭載的發動機,只發電但不參與直驅。根據車主的大量實際用車反饋,其發動機抖動讓駕乘舒適大打折扣。
最后來看看長安UNI-Z的動力性能。該車搭載了長安最新藍鯨動力HE 15發動機,應用了國際領先的150mJ高能點火、16:1高壓縮比等一系列先進技術,實現了43.31%超高熱效率,加上新藍鯨動力的無級傳動技術,確保了駕駛的絲滑平順,發動機與發電機的完美匹配,帶來的饋電油耗低至5.15L/100km,不僅把燃油的經濟高效發揮到極致,還解決了市面上混動車型存在的動力輸出、平順性等棘手問題。
而長安UNI-Z的最大看點,莫過于一套動力可實現插混和增程兩種模式。據悉,該車搭載了長安自主研發的iEM智慧高階控制,行業內首次將ECMS算法量產。在市區行駛狀態下,采用強制增程模式驅動,系統會根據電量功耗自動調節行車模式,為用戶帶來純電駕乘舒適性;高速行駛,可自主一鍵切換插混模式,讓用戶不再為續航里程焦慮,盡享輕松經濟出行。
在以上四車的動力性能較量中,長安UNI-Z搭載的新藍鯨混動展現出了碾壓式的優勢。相比比亞迪雙宋,其在動力上可謂是有了技術上的躍級。
安全與智駕的科技角逐:長安UNI-Z領銜
在智能化的當下,安全依然是重中之重。除了車身架構、硬度等被動安全,還有L2級智能駕駛等主動安全。
這里敲一下黑板。長安UNI-Z全系標配L2級輔助駕駛,其中包括 ACC全速自適應巡航、FCW前碰撞預警、AEB-C/I自動緊急制動-車輛、AEB-P自動緊急制動-行人、CSL自動限速輔助、LDW車道偏離預警、LK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ELK緊急車道糾偏、TSR交通標志識別、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等11項主被動安全配置、智能駕駛配置!用官方的話叫“安全沒有高配,必須標配”!
這一點宋Pro/宋 PLUS實在有點差強人意,某些安全配置還是高配車型的“特權”。 此外在功能搭載上,長安UNI-Z搭載同級獨有的全語音AI泊車助理和APA自動泊車6.0,能夠在0.3秒內極速喚醒,和宋Pro和宋Plus拉出了代際差別。
同樣是L2級別輔助駕駛,豐田鋒蘭達的T-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把更多心思花在了減緩和避免事故方面,包括PDA預判式主動駕駛輔助系統及EDSS緊急駕駛停止系統、PCS預碰撞安全系統,其它功能有提升空間。就智駕這一方面,我有理由相信國產車型更懂國內消費者。
外觀設計對決:各有特色 但長安UNI-Z更時尚
外觀設計上,這四款車各有特色,都有著各自的家族化的傳承。
具體來看,鋒蘭達設計偏傳統,而零跑C11則偏向年輕市場,潮流又不失SUV車型的穩重。
比亞迪宋則憑借Dragon Face 2.0設計語言,捕捉了不少中國消費者沉穩內斂的審美需求。
再看長安UNI-Z,外觀設計上延續了引力序列的前衛科技風格。巨大的車頭中網,梯形下氣孔加上兩端的三角狀導流槽,整體運動很有視覺沖擊力!車身線條不同于零跑C11,采用了更鋒利的線條進行切割,在擁有更低的視覺中心同時,也凸顯了其先鋒、科技的屬性!
就外觀設計上,長安UNI-Z比零跑C11激進,視覺效果也更時尚。而比亞迪雙宋和豐田鋒蘭達,則更多的保留家族化臉譜,較為保守,吸睛度不高。
座艙空間對比:長安UNI-Z帶來“11.5㎡質感頭等艙”
外觀大多是給別人看的,而內飾空間才是駕乘的重點。
從上圖可以看到,豐田鋒蘭達的長寬高4485/1825/1620mm,軸距為2640mm。宋pro:4738/1860/1710mm,軸距為2712mm。而宋plus在pro的基礎上軸距增加至2765m。長安UNI-Z:4730/1890/1680mm,軸距為2795mm。零跑C11:4780mm/1905/1675mm,軸距為2930mm。
從四車的對比可以看到,零跑C11有著最長的軸距以及最長的車身尺寸,但放在中型SUV層面并沒有太大亮點。豐田鋒蘭達作為一款老牌合資車企產品,車身尺寸數據偏保守;而長安UNI-Z作為一款緊湊級SUV,有著同級別最長的2795mm軸距,高寬比0.878帶來更寬敞舒適的后排乘坐空間,就像是 “11.5㎡質感頭等艙”。
此外,長安UNI-Z在智慧座艙的配置上也表現出了滿滿誠意!像車外智慧語音交互、人臉識別系統、GRS手勢控制系統2.0、14.6英寸科技中控大屏等,幾乎把你想到的交互方式一股腦的都給你安排上了,相當厚道!
編者后話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到,相比豐田鋒蘭達,長安UNI-Z、零跑C11、宋Pro/宋PLUS在外觀、空間、動力、智駕多方面超越,表現為更懂年輕人的設計、更舒適/寬敞的空間、更好的動力系統以及更全面的智能駕駛功能。而新能源浪潮的當下,長安UNI-Z相較比亞迪宋Pro/宋PLUS,智能化與駕駛樂趣等方面展現出“一代新人勝舊人”的霸氣!即便相比零跑C11這臺中型SUV,長安UNI-Z在空間、動力系統、智能輔助系統上不落下風。
即將上市的長安UNI-Z,先享價僅為12.79-13.49萬,實實在在的讓用戶“花小錢,辦大事”!3月28日長安UNI-正式上市,相信價格會有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