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昆和劉少奇的友誼始于1930年的莫斯科。
劉少奇作為中國工會代表出席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大會,楊尚昆協助其工作。
劉少奇當時已經知名的共產黨人,但沒有一點架子。他的冷靜和睿智,給楊尚昆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兩人之間建立了一段橫跨半個世紀的深刻友誼。
中南海的“楊爸爸”
由于劉少奇和楊尚昆之間的特殊關系,楊家和劉家交往一直很密切。
建國后,中央領導人都住在中南海。
楊尚昆作為中央辦公廳主任,總管大小事務,是中南海名副其實的“大管家”。
那時在西樓食堂小餐廳吃飯的領導有4家:朱德、彭德懷、楊尚昆和劉少奇。
劉家和朱家孩子多,經濟緊張,所以伙食比較差;彭家人口少,楊尚昆的夫人李伯釗是中央戲劇學校校長,工資比較高,因此他們兩家的伙食要好很多。
每當周末孩子們回家開飯的時候,楊尚昆就把自己家的好菜端過來,給劉少奇家吃。
他則自己背著手站在后面笑咪咪地看孩子們搶菜吃。看到孩子們風卷殘云,吃完飯又舔盤子,他總會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
楊尚昆脾氣好,為人親切,所以混成了中南海的“孩子王”,大家都管他叫“楊爸爸”。
作為劉少奇和王光美唯一的兒子,劉源對“楊爸爸”的感情最為深刻。
劉源生長于軍人家庭,小時候總喜歡拿著大人們做的刀和槍滿院子跑,喊打喊殺。
他13歲那年當兵鍛煉,在小西門站崗。楊尚昆每天飯后,都借著散步的機會,到小西門“查哨”,看一看劉源的軍姿端不端正。
特殊時期的相伴
“文革”前夕,風雨欲來,楊尚昆成了第一批被打倒的人之一。
當時劉源還年少,無法理解發生的一切。
他唯一記得的,就是1966年5月的某個下午,他在大西門打籃球,看見楊尚昆的女兒妞妞一臉愁苦,垂頭走到門口,坐上載滿家具的車離開了中南海。
在場的人都議論紛紛,說楊家搬出去了。
劉源和妞妞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可是妞妞要走的時候,他什么話都沒來得及說。
從這一刻開始,他就和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告別了。
因為不久之后,劉少奇被打成了“頭號走資派”,劉家也迎來了噩夢。
1967年9月,劉源的母親王光美被逮捕,關在秦城監獄;幾個子女被趕出家門,最困難的時候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1968年12月24日,北京火車站人頭涌動。無數年輕人,響應毛主席“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踏上火車,奔赴陌生的農村。
劉源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的他無家可歸,見不到父母,兄弟姐妹天各一方,于是夾雜在人群之中,麻木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車。
幸運的是,劉源和楊家女兒妞妞被分配到了同一個地方改造。妞妞也是插隊知青,因為家庭原因屬于“被監督對象”。
兩個孩子在異鄉重逢,都像見到了親人一樣興奮。
他們不敢公開來往,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就用雞毛信的方式打暗號,然后跑到幾十里遠的地方相會。
劉源帶著妞妞坐在白楊林間的草地上、渠墚邊,回憶在中南海度過的童年,思念遠在天邊的親人們。妞妞為了給劉源改善伙食,曾經賣掉了全部家當,給他買罐頭吃。
他們彼此依靠,相互打氣,度過了人生中最難熬的時光。
六年后,楊尚昆被“解除監護”,下放山西“接受審查”。妞妞終于可以回到父母身邊了。
她走之后,劉源就更孤獨寂寞了。
直到1975年秋,在周恩來的親自過問下,劉源離開了生活了7年的農村,回到了北京。
臨終前的掛念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楊尚昆回到了北京。劉源得知后,連忙跑去看望“楊爸爸”。
他老了些,瘦了許多,然而目光炯炯有神,仍是那么有親和力。
以后二十年,楊尚昆總是總惦記著請王光美去家里坐坐。他喜歡和王光美談當年與劉少奇相處的往事,劉源就在一旁靜靜的聽著。
有一次,楊尚昆突然問開口劉源:“你說說,為什么你爸爸會被打倒?”
劉源一下子就愣住了。他哭笑不得:“您和他們是長期的老戰友了,怎么問我呢?”
楊尚昆沉吟良久,自言自語道:“想不透哇,想不透!”
劉源也是百感交集。
有些問題,連老一輩的生死至交都百思不解,那后世之人恐怕永久也難想透了。
楊尚昆回到北京后,劉源又能和妞妞見面了。
有一次,他和“楊爸爸”聊起了自己與妞妞在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妞妞自幼嬌生慣養,突逢家國巨變,沒想到還是堅強地挺了過來……。
楊尚昆安靜地聽著孩子們在鄉下的故事,然后抬起頭,眼含淚花說道:“謝謝你在那時幫助了妞妞。”
劉源不假思索地說:“哪兒呀,我說的意思是我該感謝她!是她鼓勵了我,不求任何回報幫助了我!”
楊尚昆聽到這句話,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劉源參加工作后,每次見到楊爸爸都要匯報自己的工作情況。楊尚昆事無巨細,總是耐心聽完,他很少批評晚輩,大多是鼓勵表揚。
他曾經語重心長地叮囑劉源:“你工農兵都干過了,又正經上完大學,比我們當年要強得多。只是要注意兩點:第一,什么時候都不能脫離群眾;第二,什么時候都必須不斷虛心學習,從書本上學,在實踐中學。”
這些金玉良言,讓劉源銘記終身。
1998年夏秋,大洪災爆發,劉源身在抗洪一線,忙得團團轉。
9月12日上午,他突然接到張鼎承女兒的電話:“你快來301醫院,楊主席快不行了,來看最后一眼!”
劉源心中猛然一驚,飛車趕往醫院。到了醫院,他才知道楊爸爸已經住院多日,而且到了彌留之際。
楊尚昆的兒子楊紹明帶他去了病榻旁,周圍全是醫生、護士,妞妞趴在床邊,握著父親的一只手……
劉源呆呆的站在床邊,默默注視著已經沒有意識的楊爸爸。
楊紹明告訴他:“爸爸在病中幾次念叨你,他從電視上看到發大水,就說你一定正在抗洪,忙得顧不上來看他。他不要我們告訴你,怕你分心。”
9月13日,楊尚昆駕鶴西去。
劉源參加了喪事的全過程,他把自己當成了楊家的一份子,安慰妞妞、接待吊唁者、操辦葬禮……
作為老一輩的革命者,楊尚昆把慈愛的春暉無私地揮灑給后代,給孩子們留下了無限的精神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