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最近大熱的網飛版《三體》,寫點觀后感。
正文開始前,先做個投票——
三體三部曲出版于2008-2010年,10多年前已在國內科幻迷中名聲大噪,被很多人譽為史上最偉大科幻小說,沒有之一。
以2015年獲雨果獎為標志,三體影響力持續出圈。
一是隨英文版出爐,國外收獲大量粉絲,最著名的就是奧巴馬,二是國內影響力突破科幻圈,特別是“降維打擊”這個大劉獨創的概念,被廣泛運用于商業領域,后來甚至成為日常用語。
關于三體的沉浸展、舞臺劇早已有之,但作為科幻巨著,最值得期待的還是影視化。
電影版因種種原因,一直沒能完成。
22年底出過一個魔改動畫版,去年又出了騰訊版真人電視劇三體。
動畫版徹底毀原著,改得莫名其妙,也不吸引路人粉,我追了7、8集,忍無可忍,果斷棄坑。
騰訊版基本忠于原著,選角也可圈可點,還上了央視,能吐槽的主要就兩點:
一是畢竟預算有限,特效難免塑料感。
二是過于忠于原著(粉絲向明顯),無論對科學原理的闡述還是原著金句照搬,很摳細節,有點婆婆媽媽,劇情相對最簡單的第一部就拍了30集,對路人粉來說,劇情有點燒腦,不容易入坑。
當然,對原著黨來說,能“忠于原著”就燒高香了,所以動畫版豆瓣評分只有3.8,騰訊版卻高達8.7,算相當優秀了。
上面的投票,就是想看看都2024年了,三體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力哥大概10年前知道三體,7、8年前看過文曰小強84分鐘的速讀三體視頻,有被震撼到。
后來買了原著,畢竟上百萬字,一直沉不下心讀,直到上海封城期間,才真正讀完原著,對其宏大與深刻,嘆為觀止。
去年搬家后,特地買了紀念版三體和漫畫版三體(想給兒子看,但他現在還看不懂),在書架上占有獨特地位——
即使如此,我本人不算三體死忠粉(原著黨)。
對改編影視劇,也能心態平和看待優缺點。
對奈飛版三體評價,一句話總結:國外口碑還行,國內罵聲一片。
爛番茄指數75%,IMDb7.5分,雖然算不上《沙丘2》這樣的改編神作,但能看得下去,還行。
但國內觀眾大多不買單,覺得魔改太過,豆瓣6.7分。
別急著噴,我先幫奈飛說兩句,或者說幫大家換位到奈飛視角,理解為什么要這樣改。
首先,大劉是中國人,原著用中文寫,核心人物大多也是中國人,國版電視劇主要受眾和收入也在國內,當然可以毫無顧忌照搬原著,迎合中國觀眾需求。
但奈飛進不了中國,沒法從中國市場賺錢,根本不用考慮中國觀眾感受。
所有生活在大陸的守法公民,都不可能在正規渠道看到作品,本來就是免費蹭人家的,噴起來也稍微摟著點哈~
奈飛市場來自全球,特別是英美等英語國家,按當地觀眾需求改編,也情有可原。
另外原著角色雖然多為中國人,但并沒有強調國家或民族主義,最深邃的思想內涵是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解構,想讓這部作品更能代表“人類”這個群像,或者說具有更強大的跨文化傳播力,角色融入更多族群背景,是應有之義。
所以評價奈飛版,最好別帶民族主義的有色眼鏡。
其次,奈飛畢竟是美國公司,政治正確不能丟。
5人打怪主角團重要程度:拉丁女=亞裔女>黑人男>舔狗白男>胖白男,這是人家眼下國內的政治正確,雖然很扯,但沒辦法……
第三,短短8集的第一季,雖然開頭和結尾還能和原著第一部呼應,但6-8集劇情已扯到第二部和第三部。
這么小的體量,這么多的內容,還要吸引絕大多數沒看過原著的歐美觀眾,奈飛能做的只有化繁為簡,砍掉(或合并)很多非核心人物,對核心人物塑造也不夠鮮活。
原著作為硬科幻的大量細節設定,要么直接砍掉,要么為了視覺效果,進行魔改。
還是為了迎合西方觀眾觀劇腦回路,除了原著中云天明對程心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表現得還不錯(舔狗白男基本照搬瀕死之人云天明,反而角色立得相對最好),其他強配的CP,雖然魔改后的劇情也說得通,但對原著黨來說,真像吃了蒼蠅一樣惡心……
魔改后,楊衛寧是和白沐霖一樣毫無擔當的渣男,楊冬是葉文潔和伊文斯在審判者號上干柴烈火的產物。
汪淼(拉丁女)和羅輯(黑人男)成了日常吵架相愛相殺的CP。
程心(亞裔女)和章北海(印度男)正在交往。
還有些很莫名的改動,比如大史兒子成了gay……
很多人說第一部男主汪淼被“五等分”,這我倒能理解奈飛,畢竟美劇很忌諱中途換人。
第一季反響不錯,才會有第二季,第三季……
否則哪怕劇本早寫好了,不賺錢也會砍掉。
觀眾為啥要追第二季?
當然是覺得第一季不錯,想要看埋的伏筆怎么收。
一看,第一季角色大換血,第二季就要冒很大風險。
問題是,三體本身是個很神奇的作品。
三部作品之間,不僅時間跨越極大,角色也換了很多,每一部主角團都不一樣,特別是第一部和二三部之間。
第一部男一汪淼和女一葉文潔后兩部都沒什么戲份。
第二部男一羅輯倒是一直活到小說最后,所以一般把羅輯視為整部三體男一。
問題是羅輯在第一部,壓根沒出場……
但奈飛必須要讓羅輯和程心在第一季出場混個臉熟,給第二季上份保險。
亞裔女程謹(程心)因分配到汪淼進入三體游戲解謎和ETO大會臥底的戲份,還勉強立得住,黑人男(羅輯)就完全立不起來,前7集都在泡妞劃水,第8集突然成了第一男主面壁者。
前面渣男沒演好,后面懵逼也沒演好,更沒看出腦袋瓜有啥聰明的……
最莫名其妙的魔改是最后葉文潔在楊冬墓前沒有告訴羅輯兩條宇宙社會學公理(技術爆炸、猜疑鏈),而是一個愛因斯坦拉小提琴被上帝胖揍的笑話。
看過原著的當然知道最后黑人羅輯會從這個笑話(寓言)中頓悟,但這謎語要比后來云天明留給人類的那個童話故事還難讀懂,有必要繞那么大圈?
套用三體術語,原著小說對奈飛版,簡直“降維打擊”。
小說最深刻的思想內核,被大量抽離,剩下大劉各種腦洞設定。
紅岸第一聲啼哭、幽靈倒計時、宇宙閃爍、三體游戲、古箏行動、階梯計劃、群星計劃、面壁計劃,都有所呈現。
但這些腦洞,的確也最容易吸引海外路人。
換個角度看,任何最偉大的文學作品,都牽涉到對人性最深層次的探討,相比而言,科幻小說最大的不同,的確是在一個架空的未來世界,任憑想象力天馬行空。
那奈飛版保留的這些腦洞,也的確是三體最獨特的精華所在。
如果能借此讓更多國外觀眾了解三體,并對原著產生興趣,也有助于擴大三體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這可能是奈飛版最大的貢獻吧。
畢竟,三體是可遇不可求的里程碑式科幻巨著,是中國在這個文化領域最拿得出手的IP。
要提升中國文化全球軟實力,不能老想著京劇功夫孫悟空,對老外來說,那叫獵奇,閱后即焚,三體這種段位的IP,才有機會登堂入室,真正被人欽佩。
整體上看,奈飛版三體作為一部科幻題材美劇,最大看點還是特效。
畢竟單集預算2000萬美元,是騰訊版10倍+,特效做得更好也是應該的。
有些特效,特別是三體游戲中的畫面,比如脫水,做得的確比騰訊版驚艷得多的多,也更合理。
也有些特效,特別是后四集,包括古箏行動和群星計劃,估計后期預算不夠了,做得就很一般。
我還是很想繼續追第二季能魔改成什么樣,特別是原著劇情越往后腦洞越大,對特效的依賴也越大。
三體今天已成為顯學,還沒看過的小伙伴,真心推薦看一下,能大大提升你對這世界想象力的天花板。
PS:開篇第一場大戲,是短視頻上傳播最廣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如果影響力進一步發酵,難說會不會……
有個細節,不知道導演是不是故意的——
批斗葉哲泰的舞臺左側,只掛著三個……
后面內容發了幾次都發不出來,大家自行腦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