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大逆風中,走出一個靚仔,萬物云。
我們看一家公司有沒有競爭力,值不值得投資,看哪些特征?除了大家常常提及的“良好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可信賴的管理層”,“股東友好”也是一個重要指標。這是今年A股市場出現的一個重大變化,如果你細心觀察就能發現。
萬物云今年的財報,我認為,恰是在地產大逆風中,率先走出了一個樣兒。
萬物云昨天宣布,大手筆派出超9億分紅,加上年中分紅,全年分紅達到12.9億,占到核心凈利潤的55%——這讓這家公司一躍而成為“高息股”,股息回報率超過6%。管理層更在面向2024的發展中,給出了同樣樂觀的業績指引——收入高于2023年雙位數增長、核心凈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繼續維持55%核心凈利潤的分紅比。
受此影響,股價當日大漲4.4%,市值234.8億,按照2024年預估市盈率測算,美銀預測僅僅7.3倍。
統觀萬物云今年的財報,呈現出幾個特征,令人鼓舞。雪球球友們已經發布和討論了大量的財報數據,我們就少一點,更多給出看法。
01
第一,萬物云“穩穩的賺錢”能力。
萬物云2023年的增長很好,實現營收331.8億元,同增10.2%;核心凈利23.4億元,同增達29.8%;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充沛,達155.7億元,現金盈余保障倍數達1.3倍;歸普利潤19.55億,大增+29.3%,重返增長軌道且增幅高于營收,增速僅次于2020疫情年;毛利率14.5%,同比增加0.4%,毛利率、凈利率都出現了改善。
公告顯示,萬物云將大手筆分紅,全年利潤分配為每股人民幣1.092元(含中期已派付0.315元,含稅),以3月21日收盤價計算,分紅率約66%,股息率高達6.23%。
往回看,萬物云每年都在賺錢,即便是在過去3年房地產史無前例大逆風的環境中,其依然保持著“穩穩的賺錢能力”。當然,所有的物企都經歷了“估值殺”,從最高動輒50-60倍的市盈率,現在殺到頭部14-15倍。指望萬物云能夠走出獨立行情不太現實,但它今天不到11倍的市盈率,估值已經是完全趨于合理了。
這個背后,根源在于物業管理/服務的商業模式特征,我想可以理解物業行業是一個“永續行業”、“現金奶牛”。
和其它行業相比,物業公司擁有極其穩定充足的中長期合同訂單(類似中國神華)。萬物云CEO朱保全在致股東信里說:“物業行業是一個不動產持有者的剛需消費服務,這個行業的合同續約率超過85%”。可謂一下子抓住本質,它是業主的剛需,不需要怎么積極的找客戶,只要干的不錯就不會被換掉。合同非常穩定,并且常常都是一簽3年期。此外,這個行業不需要大量的資本支出,最大的支出就是給員工發工資——除非你像過去幾年那樣瘋狂進行收并購,賺的錢基本都是自由現金流。
這些意味著,只要管理層用心做,可以一直有大量的現金用來返還給股東,基本上就是穩穩賺錢。它和煤炭石油等高息+周期股還不像,物業服務的價格一般非常穩定,沒有什么周期性。
我們把萬物云代入房地產行業這幾年的“波瀾壯闊”里去,對比房企普遍性的價值毀滅,上面這個答案就非常明顯了。
02
第二,與開發商拉開“母子關系”。
朱保全在致股東信里還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2023-2025這幾年會是行業的分水嶺,此岸是房產。開發產業鏈末游,彼岸是基于不動產持有的消費”。現在的情形是:此岸已近尾聲,而彼岸尚未到達。
這句話其實指出物企時下和未來最重要的兩個問題:長期如何獨立造血發展?短期如何隔離開發商的付款風險?這正是過去這幾年物企“估值殺”的直接原因,母公司開發商暴雷了,物業公司跟著一起遭殃,因為物企本身與母公司的關聯交易太重。
做到這兩點,既需要母公司穩健,更需要物企有遠見。萬物云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財報和交流會上披露了幾個重點:
1)萬物云與萬科集團的關聯交易比例,2021-2023分別是19.2%、16%、13.5%,持續穩步下降。同時,自身循環型業務收入266.6億,占比80.4%,比重增加2.8%。
2)萬物云極限壓力測試,剔除2023年度所有與開發商關聯收入后,對萬物云的收入影響為17.5%。但收入增速變得更快,達14.5%,毛利增速達23.7%。
3)短期與萬科應收賬款可控。2023年度,萬物云與萬科集團應收賬款余額24.87億,萬科付款穩定。
4)截至2023年底,萬物云無任何借貸,呈凈現金狀況。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55.73億元,同比增加22.27億元——這是我最喜歡物業公司的一點,賺的錢基本都是自由現金流,這才是給到股東的真實價值創造。基于最壞假設(第二種情況),萬物云也可承受并有重新出發的能力。
做到這兩點,很不易。很簡單的反證是:過往倒下的房企巨頭,其物業也跟著一起幾乎價值毀滅。萬物云自然也難免于萬科,但顯然它已贏得了時機。與房地產關系進一步撇離,獨立向前,這是它未來能夠確保增長的重要一點。
03
第三,奉行“股東友好”。
今年萬物云非常重要的特征是給出慷慨的分紅,全年加總每股達到1.092元,折算股息率超過6.2%。即便是以大漲后19.88港元的收盤價計算,股息率也在6%左右。
這個股息率,直接讓萬物云變成了什么呢?從原來的“成長股”變成了“高息股”。6%的股息率,可以秒掉大部分同行,并且直接看齊銀行股了,和近兩年漲幅極好的煤炭、石油股相比,也不差。但顯然,我認為萬物云的成長性更好把握。
朱保全講得好:行勝萬言,提高分紅才是消除疑慮的關鍵。萬物云董事會提出,今年將以“核心凈利潤的55%”作為派息基準,明年也將保持這個比例,用“確定性的現金回報股東”。結合著業績指引,這幾乎等于在說,明年的分紅比今年還要多。假定股價1年不動,持有吃股息,邏輯也完全立得住。
這個動作、這個承諾,直接拉升了萬物云的市場好感度100個點(有錢有底氣)。我認為最重要的信號在于:這顯示管理層在奉行股東友好的政策——注意,2022年,萬物云股息支付率還不到20%,非常重大的改變!
分紅率,懂的都懂,這是A股長期以來極為缺乏的品質。我們的A股有很多優秀的上市公司,生意模式很好,護城河深且寬,管理層也很優秀,每年都能賺很多錢,但是不愿意分給股東或者比例很低……這個狀況,直到今年監管層發文強調才有所改觀。我看巴菲特今年的致股東信,里面談到尋找好公司的標準:擁有優良的經濟特征+可信賴的管理層,卻沒有講到“股東友好”。當時疑惑,后來一對照美股明白了,在美股市場,你對股東不友好,根本混不下去,那是標配。所以,他們很多龍頭公司賺到錢,除了增加分紅,就是拼命的回購自家股票,甚至幾百億美金的回購,增厚每股收益來回饋股東。
這是A股要學習的地方,也是萬物云寶貴的地方,我希望管理層能一直保持下去。
04
第四,繼續擁有成長性。
萬物云開始擁有高息股特征,但并不完全,它有基本底盤,也有增長曲線,我對它未來的雙位數增長依然抱有樂觀信心——長周期看,那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物業這個行業是一個存量行業,但集中度非常低,長尾效應高。尤其是這兩年,大量房企出險之后,物業連帶受創,這實質上給到活下來的好公司更多的增長機會。依據克爾瑞研究,2024-2026年,物業行業還可以有大約5000億的營收增長空間,年均增速在3-5%。
均值之上,我想,萬物云實現收入增速超過10%、核心凈利潤增速超過收入增速,是不難做到的。這從萬物云副總葉菲現場釋放的業績指引,也能看到,這是它的成長性保障。
這需要我們檢視萬物云的發展策略——蝶城、相關多元化、科技化。
蝶城這部分我們先前講過多次,從最開始的100個已經增至621個,改造完的150個。效果已經體現在了報表上——住宅服務效率提升了4.5個百分點。蝶城內也開始自成生態,尤其是裝修微改造,我們文章里之前分享過,這是細分大生意,很多人有需要。這1年來,我注意到別的物業公司也開始跟進了。2023年,萬物云提供的裝修收入3.5億,增長68%。
多元客戶戰略方面,萬物云營收為83億,占比約1/4。互聯網、金融、高端制造等五大賽道客戶創造的收入就有10.6億,猛增51.7%。這部分業務的快速發展,對于上面第二點——減弱對萬科集團的依賴性——非常有利。
提高物業服務的科技化水平,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增加收入。萬物云在AIoT和BPaaS得到的收入增加了17%,占比8.4%。這部分占比依然很低,可以繼續觀察。
從上面可以看到,萬物云的增長,有基本底盤,有新增曲線,可稱是穩扎穩打的典范。如果單論凈利增速,2023年高達3成的增長,足以打敗大部分公司。是以,它兼顧了高息+成長的雙重特征。
05
綜合以上,我們來做個總結:
萬物云2023年的業績,顯露出:
1)走出低谷,公司業績重新邁入增長軌道。
2)財務狀況良好,現金流充沛。
3)慷慨的分紅,并且有持續性,釋放持續“股東友好”信號。
4)依然可以預期雙位數的成長性。
5)對萬科集團的依賴已經降到14%以下,獨立能力越來越強。來自萬科的風險,對于萬物云短期當然會有影響,但股價已有反映。結合上述依賴度,可控性較大。
6)物業股已經基本消化完先前的“高估值”,行業重啟正在發生。
7)充滿后勁的發展策略,可望確保公司在未來關鍵的“分水嶺”競爭中持續領跑。
一句話,雖然是在房地產行業濃云蔽日的今天,但萬物云在未來繼續“穩穩的賺錢”能力,依然彰顯。這是和房地產開發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相信時間會讓好公司實現價值回歸。
樓市、股市交流,加微信號:budao2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