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G9 SKU事件讓何小鵬連忙道歉,極越01上市一個月就下調3萬元,使得夏一平甚是感慨,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的銷量低迷更讓李想發布內部信。
反觀華為,于去年11月28日上市的智界S7,不消半年,即將迎來改款——這樣的動作,與去年推出改款問界M7極為相似,而這華為“為所欲為”的背后,更是透露了奇瑞的新能源之路遇阻。
改款的智界S7,落魄的星紀元ES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智界S7去年12月份銷量為784輛,今年1月份銷量為604輛,2月份銷量為794輛。3月份的周銷量數據同樣不佳。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為方面表示,智界S7之所以銷量低迷,主要是因為芯片缺貨和工廠搬遷,量產進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為大家所揣測的是,為什么這些工作沒有做好,新車卻著急上市,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在智界S7低迷以及網友們對奇瑞和華為之間的合作關系提出質疑之際,為什么會突然成立一個獨立事業部?
無論如何,改款智界S7大概還有不到一個月將再度上市,此前的種種都將成為過去式。而由改款智界S7的再度上市可以看出,其低迷的銷量已經為奇瑞和華為所擔憂,如此雷厲風行的變革,或也說明雙方在合作的進程中,關系有了微妙的變化。
提到智界S7,我們難免不會聯想到星紀元ES。數據顯示,比智界S7稍早一點上市的星紀元ES,去年12月份的銷量為740輛,今年1月份銷量為504輛,2月份銷量為482輛,即便是3月份的周銷量數據,一樣不佳。
智界S7和星紀元ES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一款有著華為的元素,一款則是地道的奇瑞星途車型。但結局卻是沒有太大的差別——兩款同樣面向高端的新能源汽車,可謂給奇瑞在2024年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業務時,潑了一盆冷水。
新能源受阻,奇瑞還是放不開
目前,奇瑞旗下擁有多個汽車品牌,包括星途、捷途、瑞虎系列、風云系列以及iCAR等等。高端層面,以星途品牌為主導,而在最近的一個月份里面,星途品牌中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只有13%左右。
捷途作為奇瑞旗下一個比較個性化的品牌,基本還是延續硬派越野SUV的路線,而捷途山海L9這款新能源車型表現平平,處于一個邊緣化的位置。
瑞虎系列更不用多說,主要以燃油車業務維系著奇瑞的整體銷量,并還承擔海外市場的部分銷量;風云系列中,A8看似上市之時引爆了車圈,但隨后便銷聲匿跡了一般,沒有成為爆款的跡象;至于iCAR,因為iCAR 03于2月份才上市,沒有太多數據值得參考,但似乎從這款車型開始,奇瑞已經慢慢在放下身段,畢竟如果每推出的新車都處于邊緣化的位置,此前尹同躍的“不客氣”之言,就顯得極為尷尬了。
那么,為什么董事長都已經放言要大力猛推新能源,今年第一季度都快要結束了,卻還沒有個亮眼的階段性結果呢?我的看法是,奇瑞還是放不開。
首先,即便奇瑞在燃油車的領域確實已經獲得了不少的口碑,但新能源方面,大家對奇瑞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小螞蟻、QQ冰淇淋的階段,而微型車、小型車難以體現出自家的新能源水平,所以在奇瑞大力推進更高級別的車型時,就困難重重了。
其次,奇瑞還是按照老路子來打造品牌,但由于奇瑞目前沒有擁有一個非常出色的或者說非常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其實很難帶動多個品牌的同時發展。“多生孩子,好打架”,在某些時期里面,并不適用。
車友觀察:“高不成,低不就”的奇瑞新能源
一句話概括奇瑞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即“高不成,低不就”。既然低端都沒能憑借薄利而獲得多銷,那又何談高端?
說實話,與華為的合作,最大的好處在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便提升自家品牌的形象,邁向高端本需幾年甚至十年,但在華為的光環之下,一夜步入高端并非天方夜譚。可惜,一切盡在不言中,奇瑞若要放得開,絕對不是這樣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