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體問鼎中原,傳統書法跌落神壇,江湖體蠢蠢欲動,怎么回事?
自古以來,中國書法尤以晉唐書法為最盛,這兩個朝代也是出了最多書法大家的朝代,而唐朝以來,書法開始走向衰落。如今雖然是盛世,所學書法之人也眾,但是別說比之晉唐書法,即使是比之于清朝都難。這究竟哪里出了問題。
如上圖所示,這是一幅流傳于網絡的圖片,圖片之中可以看到印刷體問鼎中原,傳統書法跌落神壇,江湖體蠢蠢欲動,瘦金體雖然仍然備受推崇,但是已然今非昔比,何況除了宋徽宗,后人之中沒有哪一位書法家能依靠“瘦金體”名聲大噪,成就書法宗師或是大家。
而圖片最底下跪拜著趙子昂、文徵明、黃庭堅、歐陽詢、顏真卿、王鐸,鐘繇、《靈飛經》和《魏碑》。這些無疑是中國書法歷史上最為璀璨的書法大家和字體。世風日下,這究竟是發生了什么?
這張圖說得不無道理, 這正是當下之情況,究其原因,還是人們的審美觀被扭曲了,傳統書法難學,人們就把目光瞄準了印刷體和江湖體,即使是有著中國當代書法名家、書法教授之職稱的書法家也不少行走此路,試問這將帶領多少初學者走向這一條的一眼到頭的書法之路?
“瘦金體”素來備受推崇,也有著“最富小資情調”的字體,歷史上有不少的書法名對其贊不絕口,趙子昂曰:“天骨遒美,逸趣藹然。”當今也有不少的書友在學習“瘦金體”,但是能學好“瘦金體”的書友少之又少,原因是他們忽略了“瘦金體”并不是低階書法字體,并不適用于書法基礎薄弱之人。
所以“瘦金體”跌落神壇基本上是必然之事,因為在國人的心理之中,既然得不到,那就只能毀壞它。
至于其它的傳統書法和書法名家為什么也會跌落神壇,主要原因還是人們審美價值發生了扭曲,當下“以丑為美”,以眾人看不懂的書法為高水平書法。
眾多書法家在自己的書法根基都不穩的時候,憑借自己的名氣,就開始另辟蹊徑,即還沒有學會走路就想跑,搞出一些“射書”、“蚯蚓體”等“丑書”,關鍵是弄出這些“丑書”之人還是圈內名氣和威望較大之人,一時間讓大眾書友不知如何評判。
相比之下,印刷體要比“丑書”好太多,印刷體大氣美觀,雖然缺乏藝術之成分,但是它相對于傳統書法更容易學習和掌握,一手端莊大氣,美觀得體的印刷體也常常能贏得大眾之心,但是這條路終究不是書法藝術上長久之路,已經在這條路的書友,好好斟酌!
對此,書法家、書法專欄作家羅雄金表示:“讓書法回歸傳統,讓書法回歸正統, 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忘卻繼承的基礎而談創新,書法當以古為師,此路雖遠,心靜而堅持到底,可大成!”
中國書法作為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華之十大國粹之一,歷來備受推崇,是每一個朝代不可或缺的文化,我們希望每一位書友肩負起振興傳統書法之重任,一起踐行中華文化之偉大復興!
寫在文末
精彩文章,推薦相關閱讀:
田英章和盧中南,到底誰才是當今最強楷書家?通過對比,勝負自顯
作者簡介

羅雄金,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山東工委會會員,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當代書畫院院士,北京華夏邦交國禮書畫院院士,書法家,書法專欄作家,詩人,航拍攝影師,生物科研工作者,湖南大學科研助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