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湖南人而言,甲魚是一道逢年過節餐桌上常見的“硬菜”,寓意勇往直前、從不后退。多年以來,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大力發展甲魚養殖業,1995年,該縣獲得“中國甲魚之鄉”稱號,2011年,漢壽甲魚被列為“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記者近日走進漢壽縣,了解魚鱉混養、堤埂種草養羊的“魚羊鱉”養殖模式,以及富民增收的新路子。
探尋生態養殖
每年的5—7月,是漢壽甲魚的繁殖期,但不同于在繁殖期才大量上市的螃蟹等水產品,漢壽甲魚一年四季都是最佳賞味期,其季節性特征并不明顯。“即便是冬天,也可以使用彈槍等特制捕撈工具將甲魚捕撈上岸。”漢壽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丁立君告訴記者,與其他地域的甲魚相比,漢壽甲魚具有體薄片大、裙邊寬而厚、腹內脂肪豐富、體質健壯、爬行靈活、免疫力強、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等特點。
“吃甲魚的寓意很好,甲魚只會往前爬,不會往后退,更像湖南人一樣,具有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湖南省老鄉鱉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蔡見華介紹說,“一般漢壽甲魚需長至3斤以上才可售賣。養殖密度大、喂飼料的漢壽甲魚生長周期短,只需要2年多即可達到出售的標準;養殖密度低、喂魚蝦的漢壽甲魚則需要6—7年才能出售。同時,后者會比前者更不容易生病,也具有更佳的風味。”
在東倉湖畔,蔡見華投資建設了一座養殖面積達1300畝的老鄉鱉生態養殖基地,他表示,“我們這里甲魚名氣大,但缺少高端品牌。盡管做品牌的投資大、周期長、回報慢,但還是想花時間培育一個高端的漢壽甲魚品牌。”
也正因此,蔡見華的甲魚養殖基地每畝僅投放50只甲魚,使用有機野養模式,售價也較為高昂,專供米其林、黑珍珠等高檔餐廳,而且,基地使用的是魚鱉混養、堤埂種草養羊的“魚羊鱉”養殖模式。湖區里,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和漢壽甲魚共存,充分利用水體,甲魚也能及時吃掉行動遲緩的病魚和死魚,從而減少魚群發病的概率。在湖面的堤埂上種草養羊,免除人工除草的成本,避免除草劑的藥物殘留,羊的排泄物也可成為浮游生物或魚鱉的食物,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和生物資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水生態良性循環。
蔡見華告訴記者,除了魚鱉混養外,稻鱉共生、蓮鱉套養等模式也正在成為漢壽甲魚養殖新方向,較常規養殖每畝可增加產值5000元左右。
招賢回鄉創業
在漢壽縣,“億畝農業”的招牌隨處可見,原來,這是近3年來漢壽縣為了大力發展甲魚養殖業,招賢回鄉創業的一大舉措。
“隨著銷量不斷增加,我們發現本地孵化的甲魚苗數量不夠,因此要去廣東采購大量的甲魚苗。但由于氣候差異,甲魚苗成活率卻得不到保障。”丁立君說,“我們漢壽本來就有養鱉的傳統和豐富的經驗,不能被孵化這一環節卡了脖子,因此我們呼吁本地的鄉賢回鄉創業,把好甲魚產量供應關,從而實現甲魚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漢壽縣洲口鎮西腦社區,一家“億畝農業”生態產業園的負責人涂晧正在種苗孵化大棚里和工人們一同照料甲魚幼苗。“我們這里有種苗孵化大棚6.5萬平方米,生態養殖外增2000余畝,年產種魚苗650余萬斤,可為本縣養殖戶提供足量甲魚苗。此外,外塘投放生態養殖甲魚苗300萬斤,年產生態商品甲魚500萬斤左右,預估總產值4億元左右。”涂晧說。
近3年來,漢壽縣政府與相關協會牽頭,全力推動甲魚產業健康發展。漢壽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先進告訴記者,“目前,注冊地在漢壽縣且從事與甲魚相關的企業就達280多家。截至去年3月,漢壽擁有甲魚養殖水面18.2萬畝、甲魚繁養戶2800多戶、規模養殖企業37家,其中千畝以上大型甲魚養殖企業10多家,從業人員達5.4萬人以上。”
擴大甲魚出口
據了解,漢壽甲魚除了銷往餐廳和農貿市場等地外,出口量也在與日俱增。早在20世紀50年代,漢壽野生甲魚年出口量便達60噸。但后來,漢壽縣水域環境遭到破壞,野生甲魚產量下降,到20世紀70年代,漢壽甲魚出口量僅不到1噸。直到后來人工繁養甲魚成功,幾經起落的漢壽甲魚產業才逐漸重現輝煌。
蔡見華介紹,2020年,常德海關開通甲魚通關“綠色通道”,實行“7×24小時”通關服務,確保通關“零延時”,全力保障產品鮮活度,助力漢壽甲魚成功打開東南亞市場;2021年,漢壽縣把甲魚產業列入“十四五”發展目標,提出全力打造以甲魚等特種水產為主的百億淡水養殖業;目前,全縣現有甲魚養殖水面達16.8萬畝,較上年新增1.8萬畝。生產銷售商品甲魚4.5萬噸,年產值60多億元。到2025年,漢壽縣力爭達到全縣養殖面積20萬畝、年產稚鱉1億只、商品鱉10萬噸、年加工甲魚產品2000噸、建設1家年產30萬噸甲魚飼料企業、年產值100億元的目標。
據不完全統計,漢壽在全國50多個城市建立了200多個銷售網點,以專賣店、訂單式合作及市場批發等形式,開展線下銷售,以漢壽甲魚水產綜合市場為集散、配送中心,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年銷售額達10億元。
為加強漢壽甲魚地理標志保護,今年1月12日,漢壽縣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漢壽甲魚地理標志使用管理辦法》,在推動產業建設過程中,不同于以往的粗放管理,品牌意識正逐漸變強。新型養殖方式、高端品牌培育、地理標志規范……漢壽正依托水域廣袤的地理優勢,推動甲魚產業高質量發展,讓漢壽甲魚產業成為家喻戶曉的富民產業。(本報記者 歐陽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