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由Midjourney生成
小時候,槽叔生活在「家屬院」。
中午外婆家吃飯,是某某單位的家屬院。
晚上自己家睡覺,也是某某單位的家屬院。
家屬院長大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從大人嘴里聽到這種故事:
誰誰家又升職了、誰誰家的孩子考上北大了、誰誰買車了……
當然,也有壞消息,比如:
誰誰剛退下來就偏癱了…
60歲,本該享受退休了,卻被疾病或意外打亂了人生。
每個老后偏癱的故事里,都充滿了惆悵和感嘆。 辛苦半輩子,沒有happy ending…
這兩年,退休躺平話題火了。
年輕人眼里的退休躺平,是財務自由后的陽光沙灘。
槽叔眼里的退休躺平,是家屬院里一個個真實故事。
這周很多客戶購買養老金,尤其是即將下架的這兩款
3月20日下架
3月30日下架
賺錢不易,投保時當然精打細算。
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建議預算充裕的客戶:
每月三四百,買份護理保險,應對癱瘓在床風險。
視頻里提到的每月400元保險,就是一款護理險。
35歲客戶A女士,買了100萬總保費的復星保德信星海龍騰養老金,
又補充了一份長期護理險。
A女士說,從爺爺奶奶那一輩,到父母那一輩,每一代人都經歷過臥床照料階段。
對長期護理,她是感同身受。
老齡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了,老齡化加劇的結果就是:
需要長期照料看護的人,會越來越多。
在原有養老年金基礎上,再買點護理險,
保費只增加一點點:
每月450元。
最終的效果是:
如果健康生活,每年12萬退休金養老年金
如果臥床護理,每年額外6萬護理險
加起來就是18萬,領取額增加50%
槽叔對比過,
招商仁和的護理險和同類產品比起來,領得更多。
第一,連續發放10年,時間足夠長。
第二,確診之初就發2筆補償金,一次性護理險+關愛保險金
什么是長期臥床呢?總歸有標準。
護理險包含了疾病和意外兩種情況。
20種疾病:嚴重腦中風后遺癥、嚴重阿爾茨海默等
意外傷殘:高殘導致的失能護理
其實,現在買長期護理險,是一種套利。
保險公司之前在設計長期護理險的時候,用的是很低的發生率。
但那是幾十年前的老數據了。
現在的中國和未來的中國,長期護理的發生率已經肉眼可見的增加了。
但保險公司畢竟是要賺錢的……
最終一定會下架舊產品,上架新、但更貴的產品。
在低價時,鎖定低保費的護理險,非常劃算~
刷抖音時,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吐槽大爺大媽跳廣場舞,占了年輕人的籃球場。
但事實上,不是所有退休后的老年人都能跳廣場舞的。
有些人可能動也動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