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教育國際前沿7個:OECD發布職教PISA測評框架等

0
分享至

目 錄

1.OECD發布《PISA職業教育和培訓評估和分析框架》

2.英國進步政策中心發布《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它讓我們進步還是進一步分裂》

3.布魯金斯學會發布《對話啟動工具:建立更強大的家庭、學校和社區伙伴關系的參與性研究指南》

4.美國科學基金會發布《2024美國科學與工程狀況》

5.澳大利亞發布《澳大利亞大學協議》

6.美依隆大學Imagining the Digital Future Center發布“2040年人工智能的影響”調查報告

7.GoStudent發布《未來教育報告2024》

1.OECD發布《PISA職業教育和培訓評估和分析框架》


2024年3月19日,OECD發布《PISA職業教育和培訓評估和分析框架》,介紹了PISA職業教育和培訓(VET)項目的概念基礎。該項目目前處于實施的開發階段,旨在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全面而嚴格的國際調查,這些知識和技能對于在選定的職業領域取得成功至關重要。

PISA-VET評估涵蓋五個職業領域(汽車技術員、商業和管理、電工、護理/保健助理和酒店接待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對學習者就業技能的評估,包括讀寫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表現(責任心)和與他人的合作。

該出版物包括評估中包含的所有知識和技能的框架,概述了學習者在每個領域需要獲得的內容、知識和技能、每個領域的評估方式以及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的背景。同時還介紹了向學生、職業教育機構校長、教師和培訓師分發的各種調查問卷的框架,包括針對工作學習環境中的培訓師的調查問卷和針對參與國的系統級數據調查問卷。

下載鏈接:

OECD. PISA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T) Assessmen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https://doi.org/10.1787/b0d5aaf9-en

2.英國進步政策中心發布《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它讓我們進步還是進一步分裂》


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存在一些過度樂觀主義的觀點。2024年3月12日,英國智庫“進步政策中心”(Centre for Progressive Policy)發布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它讓我們進步還是進一步分裂》論文就人工智能輔導工具在改善教育過程中存在的障礙以及人工智能支持終身學習和職業指導等進行了反思性分析,值得關注。

該論文認為,如果沒有政府干預,教育技術可能產生的積極影響將會喪失,而教育方面的成就差距將會擴大。為此,該論文提出建議:

一是個性化的人工智能輔導工具應該在整個教育系統中采用,但教育部門必須加強內部能力建設以監測其影響。該論文確定了一些政府可以制定標準的領域,以鼓勵以必要的規模和速度安全采用,包括:確保可信賴的機構提供來源內容,標準化受保護數據的合同條款,政府對市場上可用產品的指導,支持專業發展,使學校能夠自信地使用產品,對人工智能教育產品的影響進行科學和監管調查,并激勵市場塑造,以確保技術適合英國市場。

二是人工智能應該用于個性化和整合政府服務,幫助人們提供職業建議、終身學習和找工作。論文認為,就業所需的技能正在改變,政府服務機構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來提高就業匹配服務的市場效率,也可以通過將有關公共支助的培訓和教育服務信息與就業機會信息結合起來,優化職業和工作推薦。

下載鏈接:

CPP. AI in education: can it raise us up or will it divide us further? https://www.progressive-policy.net/downloads/files/CPP_AI-in-Education-paper_March_2024.pdf

3.布魯金斯學會發布《對話啟動工具:建立更強大的家庭、學校和社區伙伴關系的參與性研究指南》


家校社協同育人是當前全球的一個重要熱點。例如,2022年,經濟學人集團旗下機構Economist Impact發布的首個全球學習生態系統框架就包括學校、家庭和社區三個領域的學習環境要素 (參見:) 。布魯金斯學會2024年2月16日發布的《對話啟動工具:建立更強大的家庭、學校和社區伙伴關系的參與性研究指南》則在其2018年開展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指導家校社建立伙伴關系的工具,并就如何使用進行了說明。

該指南指出,家庭、學校和社區參與對教育系統轉型至關重要。家庭和社區是需求和轉型的關鍵驅動因素,也是學校支持學生和學校蓬勃發展的重要盟友。然而,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學校,家庭、學校和社區的參與仍然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布魯金斯學會普及教育中心與16個國家的學校和社區團隊一起開發并試點形成的“對話啟動工具”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設計。

該工具由七個具體工具組成,包括調查、焦點小組討論指南和其他協議,學校、學區和/或社區組織可以使用這些工具在其學校內開展參與性和社區驅動的研究。該工具為學校和社區團隊提供了一套方法和流程,可以檢查家庭、學校和社區參與的情況,以及建立更大的關系信任,并就如何建立更牢固的伙伴關系制定共同的愿景。


通過基于數據的調查和有意對話,該工具指導學校和社區團隊確定教育者、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信念、關系信任以及家庭參與自己學校社區的類型和障礙。這項參與性研究并不是為了評判或評估學校,而是為了幫助學校了解不同的信念和觀點,以發展與家庭和學生的關系信任,并制定與背景相關的策略來建立更牢固的伙伴關系。

下載鏈接:

Brokings.Conversation starter tools: A participatory research guide to building stronger family, school,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https://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24/02/WEB-Conversation-Starter-Tools-2024.pdf

4.美國科學基金會發布《2024美國科學與工程狀況》


2024年3月13日,美國科學基金會發布《2024美國科學與工程狀況》報告,該報告是依法每兩年向美國總統和國會提交的科學與工程指標的最新版,其中包含的眾多數據指標對于研究美國STEM教育和進行國際比較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其中部分重要的數據結果如下:

  • 國家評估顯示,自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以來,中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急劇下降。從2019年到2022年,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的平均數學成績下降到大約20年前的水平。

  • 美國大學的國際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入學人數迅速增加,從2020年大流行時期的最低點約20萬人增加到2022年的近31萬人。2021年,持有臨時簽證的國際學生約占美國院校科學與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獲得者的三分之一。

  • 2021年,美國STEM勞動力由3680萬人組成,從事需要STEM知識和專業知識的不同職業,占美國勞動力總數的24%。超過一半的STEM員工沒有學士學位或更高學位。外國出生的人占所有STEM工作者的19%,占博士水平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43%。


  • 在工程、計算機和信息科學領域,女性獲得學位的比例低于男性。女性在STEM勞動力中的代表性不足,到2021年,她們占所有STEM工作者的35%。

  • 美國是研發(R&D)支出最大的國家,2021年國內研發總支出為8060億美元。其他研發績效最高的國家包括中國(6680億美元)、日本(1770億美元)、德國(1,540億美元)和韓國(1200億美元)。美國也是全球研發最密集的經濟體之一,2021年研發支出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3.5%。

  • 2011年至2021年,聯邦資助研發的絕對金額有所增加;然而,由于企業資助的研發顯著增長,聯邦政府資助的美國研發總額的比例從2011年的30%下降到2021年的19%。企業部門目前資助基礎研究的比例為36%,接近40%聯邦政府資助基礎研究的份額。

  • 聯邦政府是學術研發的最大支持者,到2021年資助高等教育機構所有研發的52%,并支持15%的全日制科學與工程研究生。

  • 在過去20年里,在開放獲取期刊上發表的科技論文增加了50多倍,從2003年的1.9萬篇增加到2022年的99.2萬篇。

  • 全球科學、技術和創新(STI)能力指標,如科學與工程研究出版物、專利申請以及知識和技術密集型(KTI)產業產出,集中在美國、東亞和東南亞以及歐洲。過去十年,中國在全球科技創新能力中的份額顯著增加。

  • 中國是科學與工程出版物和國際專利生產總量第一的國家,也是KTI制造業產出最多的國家。在被引用率最高的科學和工程研究中,美國的出版物所占比例更高,美國在KTI服務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美國和中國是全球人工智能(AI)研究出版網絡的最大貢獻者。


  • 與K-12教育成果一樣,美國各地的創新能力和STEM勞動力也不盡相同。美國的專利活動集中在沿海地區以及五大湖地區、德克薩斯州和落基山脈的部分地區,這種分布與STEM就業和KTI產業生產的分布相似。

下載鏈接: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The State of U.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 https://ncses.nsf.gov/pubs/nsb20243/assets/nsb20243.pdf

5.澳大利亞發布《澳大利亞大學協議》


為推動澳大利亞高等教育體系的持久和變革性改革,澳大利亞政府在2022-2023年的兩年內投資270萬澳元,組建專門小組,對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系統進行了為期12個月的審查。2024年2月25日,審查完成的最終報告《澳大利亞大學協議》(Australian Universities Accord)正式發布,該報告包括47項改革建議,其目標是制定建議和績效目標,以提高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的質量、可及性、可負擔性和可持續性,以實現該部門和國家的長期安全和繁榮。

該報告認為,高等教育對澳大利亞的未來至關重要,并從技能提升、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科學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部分要點如下:

  • 增加熟練工人數量。該報告指出,澳大利亞必須大幅提高高等教育的參與度,除非培養更多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與培訓畢業生,否則澳大利亞無法滿足其當前的技能需求,并且將來也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如果不能增加學生數量來滿足這些需求,將對澳大利亞國家經濟成功的前景造成持久損害。它還將阻止幾代澳大利亞人享受高等教育帶來的職業機會和更高收入,從而對社會凝聚力造成持久損害。為此,該報告提出,到2050年,將工作年齡人口(至少持有一項三級或以上證書的人)的高等教育受教育率從目前的60%提高到至少80%;到2050年,將25歲至34歲受過大學教育的澳大利亞人的比例從目前的45%提高到55%。

  • 更加無縫的高等教育體系。為了更快、更容易地獲得資格,澳大利亞必須確保學生能夠在職業教育與培訓和高等教育之間更加無縫地銜接。目前,這些部門之間和內部的不一致使得這一目標變得更加困難。該報告建議繼續開發國家技能護照,以幫助個人向雇主展示他們所獲得的技能,并通過改進學分轉移和承認先前學習(RPL)來支持。

  • 模塊化、可堆疊的技能。報告認為,澳大利亞需要開發新的、更靈活、更有效的方式,讓個人獲得整個工作生涯所需的技能。這將通過更加模塊化、可堆疊和可轉移的資格來推動,以滿足澳大利亞新興的技能需求,包括微證書獲得澳大利亞政府的資助和認可。

  • 優質的學習和教學。機構和課程規模不斷擴大,虛擬教室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也變得更加普遍。當學生尋求更方便的學習方式時,確保學習和教學不受影響就變得至關重要。該報告呼吁澳大利亞政府和大學充分利用新教學技術的潛力來提高學習和教學質量。他們應該投資于教師隊伍,培訓大學講師如何最有效地教學,采用最佳實踐教學方法和課程,并提高學習和教學的質量、透明度和衡量標準。

  • 為早期職業研究人員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多獎勵。報告建議政府、行業機構和雇主應制定目標,增加在行業中攻讀與其公司相關的博士學位的博士生數量。研究培訓計劃應提高研究型高級學位(HDR)候選人的最低津貼,并使其非全日制獎學金免稅。

  • 優質國際教育。報告指出,國際教育為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使澳大利亞的學習和教學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幫助大學投資于重要研究,增加多樣性,并成為軟外交和國際聯系的重要途徑。2022年,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機構招收了近45萬名國際付費學生(占總入學人數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約12萬名在澳大利亞境外學習澳大利亞高等教育課程。國際學生的學費占大學總經費的五分之一以上。國際教育現在是澳大利亞第四大出口產品,是澳大利亞經濟的永久組成部分。但報告建議盡可能管理需求波動,包括實現市場多元化,以避免過度依賴少數國家。


下載鏈接: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Accord Final Report. https://www.education.gov.au/download/17990/australian-universities-accord-final-report-document/36772/australian-universities-accord-final-report/docx

6.美依隆大學Imagining the Digital Future Center發布“2040年人工智能的影響”調查報告


2024年2月29日,美國依隆大學Imagining the Digital Future Center發布《啟蒙新時代?對人類的新威脅?專家想象2040年人工智能的影響》和《2040年人工智能的影響——全國民意調查結果》兩份報告。

其中第一份報告對全球328名不同領域(技企業、非營利組織、基金會、智庫和政府的創新者、專業人士和政策制定者,以及學者和研究人員)的專家進行了定性和定量調查。

調查發現,超過50%的人表示,他們擔心到2040年,人工智能的使用對人們的隱私、財富不平等、政治和選舉、戰爭、基本人權和社會文明水平的負面影響將遠遠大于或稍微大于正面影響。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超過50%的人表示,他們預計到2040年,人們對人工智能的使用將對醫療保健和交通系統、人們的日常工作任務、商品和服務的購物、經濟的整體表現、環境保護和可持續性產生積極的影響。許多人預計,從K-12到高等教育的正規教育體系、城市生活質量以及從準確來源獲取知識的機會的未來,積極的一面略高于消極的一面。

另外,定性調查回復集中在5個主題上:

主題1:我們必須重新想象人類的意義

隨著人工智能工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專家預測“人類”、“人”或“個人”的定義將會改變。他們解決的問題包括:當我們開始指望人工智能與人類相當或優于人類時,會發生什么?當技術為我們提供幫助、教育,甚至與我們分享歡笑時,我們會如何反應?人類/人工智能的共生關系會形成令人愉快的伙伴關系嗎?人工智能會成為我們意識的一部分嗎?

主題2:社會必須重組、重塑或取代根深蒂固的制度

這些專家敦促社會從根本上改變長期建立的制度和系統——政治、經濟、社會、數字和物理。他們認為,應該采取重大舉措,實現更公平的財富和權力分配。他們還認為,人工智能的傳播需要來自社會不同部門的新的多方利益相關者治理。

主題3:人工智能可能會極大地削弱人類

其中一部分專家關注的是人們使用人工智能可能削弱人類能動性和技能的方式。一些人擔心它幾乎會消除批判性思維、閱讀和決策能力,以及健康的人際關系,并導致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一些人表示,他們擔心由于身份、結構和目標的喪失,大規模失業會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一些人警告說,這些因素加上不平等的加劇可能會引發暴力。

主題4:不要害怕技術,人既是問題又是解決方案

這些專家中的很大一部分表示,他們首先擔心的不是人工智能會“失控”。他們主要擔心先進的人工智能可能會大大放大當今由于人們使用和濫用數字工具而已經明顯存在的危險。他們擔心,與掠奪性資本主義、不良行為者使用的威脅和操縱策略以及專制政府侵犯人權有關的問題會增多。

主題5:人工智能的主要好處將會顯現

雖然這些專家中的大多數主要寫的是人工智能的挑戰,但許多人描述了人工智能在社會中擴散可能帶來的好處。他們預計,大多數人將享受并受益于人工智能在所有部門的幫助,特別是在教育、商業、研究和醫藥/衛生領域。他們期望這將促進創新,重新配置和解放人們對時間的利用。


第二份民意調查報告采取概率抽樣對美國1021人進行了調查,主要結果如下:

一是人工智能對個人生活負面影響大于正面的排在前三位的為:個人隱私、就業機會、與他人的關系。


二是人工智能對社會機構和制度的負面影響大于正面的排在前三位的為政治和選舉、社會文明水平、減少社會財富不平等。


三是美國人在思考人工智能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時存在分歧。只有17%的人持積極態度多于消極態度。其余的人則分成兩派,一派認為自己消極多于積極,一派同樣積極和消極,一派則說他們不知道事情會朝哪個方向發展。當美國人對人工智能進行評估時,他們對人工智能系統能否設計成符合人們最大利益的決策這個大問題有不同的看法。


四是受過高等教育(大學或以上學歷)的人比受過高中或以下教育的人更有可能認為人工智能的負面影響大于正面影響。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對人工智能對人們日常工作活動的影響更加樂觀。


當談到人工智能對人們就業機會以及整體身心健康的影響時,女性比男性更加悲觀。男性對于人工智能對人們休閑時間的影響更加懷疑。

下載鏈接:

Lee Rainie, Janna Anderson. Experts Imagine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y 2040. https://imaginingthedigitalfuture.org/wp-content/uploads/2024/02/AI2040-FINAL-White-Paper-2-2.29.24.pdf

Imagining the Digital Future Center.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y 2040 National public opinion poll findings. https://imaginingthedigitalfuture.org/wp-content/uploads/2024/02/AI2040-Report-public-opinion-poll-white-paper.pdf

7.GoStudent發布《未來教育報告2024》


2024年3月5日

,GoStudent發布年度調查報告《未來教育報告2024》(Future of Education Report 2024)。該調查覆蓋歐洲6個國家,包括奧地利、德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和英國,調查對象為10-16歲孩子及其監護人,共有5581個孩子和5581個監護人參與,另外還有60個老師也參與了該調查。該調查的一些主要結論如下:

  • 為了讓孩子們為未來的成功做好準備,家長和老師都在呼吁采用跨學科的教育方法。 調查顯示,80%的受訪家長和90%的受訪教師認為,將現實世界的聯系融入到課程中,以確保它們既實用又切實,這一點很重要。例如,教孩子們如何管理他們的財務,作為數學課的一部分,或者在科學課上包括個人營養和健康信息。孩子們也認識到學習可以應用于日常生活的實用科目的重要性。除了好成績,他們還希望擁有廣泛的技能,并將解決問題、創造力、學習的好奇心和時間管理視為重要的,以便為未來做好準備。

  • 單靠學校并不能讓孩子們為他們夢想的工作做好準備。 除了承認需要更多的生活技能來為未來做好準備之外,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認為學校沒有教給他們在未來從事夢想工作所需的技能。老師和孩子們都覺得缺失的部分是指導和更多的工作場所的實際經驗。

  • 技術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是孩子們最想學習的主題。 超過一半的孩子認為他們未來的工作將與科技直接相關(56%)。去年,75%的受訪孩子呼吁在課程中加入更多以技術為導向的主題。今年,孩子們認為技術發展——即通過研究、實驗和創新創造或改進現有技術(如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的過程——是最重要的學習主題,超過了金融、創意藝術和時事等主題。

  • 情緒和心里健康管理對學業成績有重要影響。 健康和心理健康支持是父母和孩子都希望在學校教授的五大主題之一,父母認為這是僅次于生活技能的第二重要主題。在這個年齡段,調查發現孩子們越來越多地給自己施加壓力,因為學業期望、社會比較、未來的不確定性、家庭期望、自我強加的標準等等。78%的家長認為學校應該更加重視情商教學。80%的老師認為情商是讓孩子為未來做好準備的關鍵技能。

  • 面向未來的學習從更加個性化開始。 除了更全面的課程外,孩子、家長和老師越來越需要針對孩子的學習需求做出更個性化的回應,并根據每個孩子的個人風格量身定制學習計劃。超過八成的家長認為教師應該靈活調整他們的教學方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76%的家長認為個性化學習計劃對孩子的學業成功至關重要。

  • 人工智能將改變教育,但教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75%的孩子認為科技是學習任何東西的關鍵。一半的孩子希望更多地使用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來學習。60%的家長認為人工智能是非常有效的教育工具。

下載鏈接:

GoStudent. Future of Education Report 2024. https://a.storyblok.com/f/192322/x/225e12bfdf/education-report-2024.pdf

[本文由“教育國際前沿課題組”(IFRGE)成員整理,課題負責人張永軍。內容僅供參考,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打包下載所涉文獻。部分或全文轉載均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多國渴望達成貿易協議?繼日本后英國也來“打臉”:我們不急!

多國渴望達成貿易協議?繼日本后英國也來“打臉”:我們不急!

財聯社
2025-04-24 11:12:11
里程碑之戰,庫里20+5+9!巴特勒傷退,勇士不敵火箭遭雙重打擊

里程碑之戰,庫里20+5+9!巴特勒傷退,勇士不敵火箭遭雙重打擊

釘釘陌上花開
2025-04-24 12:28:41
庫里眼神空洞!庫明加沖勁難挽,巴特勒缺陣勇士崩局

庫里眼神空洞!庫明加沖勁難挽,巴特勒缺陣勇士崩局

聽我說球
2025-04-24 12:27:35
一日打四虎:長期癡迷賭博;大搞家庭式腐敗……

一日打四虎:長期癡迷賭博;大搞家庭式腐敗……

魯中晨報
2025-04-23 18:28:02
NBA官宣年度大獎:布倫森當選最佳關鍵球員 庫里票數第5詹姆斯第7

NBA官宣年度大獎:布倫森當選最佳關鍵球員 庫里票數第5詹姆斯第7

羅說NBA
2025-04-24 06:34:09
美國認慫,中國贏下第一回合!

美國認慫,中國贏下第一回合!

燕梳樓頻道
2025-04-23 18:46:07
長城汽車總裁炮轟增程路線:技術門檻低,系統成本低,開發難度也小,是退步技術!長城汽車,打死也不做增程

長城汽車總裁炮轟增程路線:技術門檻低,系統成本低,開發難度也小,是退步技術!長城汽車,打死也不做增程

和訊網
2025-04-23 12:53:46
AI造富,超越霉霉!1994年的郭露西,將成為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女性億萬富翁!她大學輟學,十幾歲就靠編程賺錢

AI造富,超越霉霉!1994年的郭露西,將成為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女性億萬富翁!她大學輟學,十幾歲就靠編程賺錢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3 21:31:03
重磅!外媒曝中國"非核氫彈"試爆成功,或將改寫中美戰爭格局

重磅!外媒曝中國"非核氫彈"試爆成功,或將改寫中美戰爭格局

二向箔
2025-04-23 16:18:42
劉國梁辭職發言哭了,邱貽可連續發文只字不提新主席,男隊齊沉默

劉國梁辭職發言哭了,邱貽可連續發文只字不提新主席,男隊齊沉默

稗官青史
2025-04-24 07:22:29
從現在起不存在中國武力統一臺灣這個選項了

從現在起不存在中國武力統一臺灣這個選項了

近史談
2025-04-23 20:53:06
特朗普炮轟澤連斯基:他可以選擇再打三年 然后失去整個國家

特朗普炮轟澤連斯基:他可以選擇再打三年 然后失去整個國家

財聯社
2025-04-24 02:33:06
杰倫.格倫38分火箭1:1扳平,巴特勒骨盆挫傷勇士前途堪憂

杰倫.格倫38分火箭1:1扳平,巴特勒骨盆挫傷勇士前途堪憂

李廣專業體育評論
2025-04-24 12:29:57
剛剛走馬上任國乒主席的王勵勤,就展示了權威蒯曼要腳踏實地了

剛剛走馬上任國乒主席的王勵勤,就展示了權威蒯曼要腳踏實地了

雙曼說球
2025-04-24 09:15:56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來談吧,簽個“特殊協議”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來談吧,簽個“特殊協議”

觀察者網
2025-04-24 09:16:09
中央批準,副部級鄭慶華履新職

中央批準,副部級鄭慶華履新職

魯中晨報
2025-04-24 07:04:03
英媒:“我已經做了100次手術 永遠不會停止”—中國整容手術熱潮

英媒:“我已經做了100次手術 永遠不會停止”—中國整容手術熱潮

邸報
2025-04-24 11:02:30
葡媒:C羅曾經把兩塊總價值350萬歐元的定制手表忘在了酒店里

葡媒:C羅曾經把兩塊總價值350萬歐元的定制手表忘在了酒店里

懂球帝
2025-04-24 10:21:09
深圳大學在本地人的鄙夷下,逐漸成為大多數人高不可攀的院校

深圳大學在本地人的鄙夷下,逐漸成為大多數人高不可攀的院校

博學的小扒菜
2025-04-24 03:46:14
上海“傳奇小店”重出江湖,兒子接棒回應“割韭菜”

上海“傳奇小店”重出江湖,兒子接棒回應“割韭菜”

新民周刊
2025-04-23 20:58:26
2025-04-24 12:39:00
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incentive-icons
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296文章數 402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教育要聞

北京市東城區一模作文題,合適的和熱愛的,你會寫嗎?

頭條要聞

一瓶飲用水價格988元引熱議 客服:內含三顆天然水晶

頭條要聞

一瓶飲用水價格988元引熱議 客服:內含三顆天然水晶

體育要聞

拒當黑八倒霉蛋!廣廈又站到了遼寧面前

娛樂要聞

71歲大S媽凌晨向網友求助,大S親筆信被扒

財經要聞

上財兩萬字報告深度解讀中美貿易

科技要聞

3.99萬"白菜價",人形機器人半馬亞軍爆單

汽車要聞

魔毯懸架+激光雷達 新款嵐圖FREE上海車展首發

態度原創

數碼
藝術
親子
手機
公開課

數碼要聞

Apple Watch Series 11預計秋季發布 和iPhone 17同臺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親子要聞

領取2025年最新版抽寶忌口表等上岸核心資料

手機要聞

鮮Phone畫報:真我GT7超能打,超能秀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酉阳| 陆良县| 德令哈市| 梅河口市| 泽库县| 新野县| 北票市| 晋中市| 阜南县| 吉水县| 天全县| 霍城县| 新龙县| 黄大仙区| 西丰县| 逊克县| 台前县| 郁南县| 津南区| 昌江| 会理县| 双柏县| 司法| 天峻县| 巴楚县| 新疆| 元氏县| 五寨县| 三明市| 开化县| 诏安县| 祁连县| 龙陵县| 绥棱县| 镶黄旗| 河北省| 甘洛县| 浦江县| 白银市| 恩施市|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