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玉蘭花,還是在四十多年前。
1978年2月,恢復高考后的我步入陜西師范大學學習。一天在圖書館門前,突然看到一樹潔白的花朵在肆意綻放,不經意間,聽學友講這是玉蘭花樹。后來,在我任教的陜西職業技術學院辦公樓前,同樣有兩株挺拔的玉蘭花樹,可以說,從我初識玉蘭花到現在,這美麗的玉蘭花伴隨了我幾十年。
早來的春天,陽光灑在路人們的肩頭,像母親的撫摸。陽光鉆進泥土里,催醒了剛出頭的花兒,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簭氐椎木`放了,玉蘭花便是最優雅、最舒心、最令人難以忘懷的。
陽春三月,迎春花最先開放了,楊柳返青了,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悄無聲息地降臨到我們身邊。 白里透紅的桃花、梨花 、杏花、蘋果花……小巧玲瓏、次第開放。這些都不是我心目中的最愛,唯有那冰清玉潔的玉蘭花總是讓我流連忘返。正當我欣賞花兒時,一陣異香撲鼻的花香吸引了我,原來是我來到了圖書館門前,是玉蘭花散發出的香味癡迷了我的嗅覺。
玉蘭樹開花了。 剛剛綻放的玉蘭花,雪白、鮮嫩、纖塵不染,自在而又盡情地綻放在一根根枝條上,潔白如玉,便油然想到玉蘭花的名字確屬恰切。玉蘭樹尚不見一片葉子,葉芽卻在枝條上突出一個個小豆般的苞,花兒卻捷足先登最先綻放了。
玉蘭花有許多美麗動聽的名字,木蘭花、望春花、報春花什么的。進而嗅之,幽香淡雅,沁入肺腑,若有若無。
明代詩人、書法家文征明有:
“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試羽衣。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玉環飛燕元相敵,笑比江梅不恨肥”
新開的玉蘭花潔白優雅,仿佛綽約多姿的美人剛剛妝點過雪白的面容,煥發著美玉一般清亮的光澤。遠看時,滿樹的花朵仿佛無數穿著素衣的美人,聚集在一起像雪花一樣輕盈起舞,美不勝收。我想玉蘭花一定是來自姑射山(神話中美麗神女居住的地方)的仙子,上天才會賜予她這樣飄飄欲仙的霓裳羽衣。到了晚上,婆娑花影映照空階,讓人不忍踐踏。仰看潔白花朵沐浴在淡淡新月光輝中,圣潔而靜謐。晚風輕拂,清香四溢,哪怕院落重重,也阻隔不了這淡雅花香的沐浴。環肥燕瘦集于一身,也只有楊玉環和趙飛燕兩位美人的名氣可以與之匹敵。即使罵過楊玉環是肥婢的梅妃江采萍(唐玄宗寵妃之一),看到玉蘭花的風姿,也得心服口服,自嘆不如吧?
玉蘭花開在早春,沒有蝴蝶來飛舞,沒有蜜蜂來歌唱,與其它花兒不一樣,它也沒有綠葉陪伴著,但它自信而又艷麗地在早春的寒風中含笑怒放,帶給我們春天的氣息和問候。
相對于江南早春梅花的瘦峭孤寒,玉蘭花反而以她的豐盈清麗更勝一籌。白玉蘭屬木蘭科,落葉喬木,樹高二三丈,葉為倒卵形。早春先葉開花,花大瓣厚,六瓣或九瓣,瓣長二寸許,微似倒卵形,白色的花朵散發著玉色的光澤。細細端詳品味,千枝萬蕊的玉蘭花瑩潔清麗,朵朵向上,如削玉萬片,晶瑩奪目,美不勝收,散發著陣陣清新、淡雅的幽香,令人心曠神怡。
白玉蘭花似簡單而又純粹,它有著美玉一般的質地和高雅。它高高的綻放在枝頭上,沒有綠葉,只是一朵朵白的有些清透的花瓣,在春陽下是如此的輕盈而又美好。陽春下,微風里,白玉蘭樹斜斜的伸展著枝干,無葉無綠,只是朵朵優雅寧靜的綻放。那白的有些溫潤的花瓣,隱隱的帶著些香氣,雖不濃郁卻也清新自然。我喜歡如此優雅的白玉蘭,它的花姿仿佛就像阿娜多姿,飄逸不浮,如依柳而立的女子。它眉目清澈,透著玉色的質地,盈潤飽滿,似有滿腔的心事,對著深藍色的天空,低吟傾訴,那神情多少帶有一些淡淡的愁怨。
看著白玉蘭花,我就會想象著一位身著旗袍的江南女子,優雅地從古老幽靜的小巷移步而來,白色的衣服襯托的她有些孤寂,細碎而輕柔的步子,醉了一地的風情。這個時候你如果輕輕的走過她的身邊,就能夠感覺到有玉的溫潤和馨香,淡定而又清晰,似乎不去看著陽光,瞬間就感覺到了溫暖。白玉蘭花的綻放不顯山不露水,純粹得連葉都多余。在那禿枝上,潔白的花萼好似圣潔的精靈,高雅地綻開亭亭玉立的裊裊身姿,風韻獨特,每一個花瓣上都凝聚著一層淡淡的從容,白玉蘭花是優雅的開,沉靜的落,它的綻放是那么的安靜,它花開花落、寵辱不驚、得失無意,但每一朵花都可以渲染一份心情,一份雅致。
白玉蘭花開了,開的如此的幽然美好。抹過一縷忽遠忽近的淡淡的清香。在冰冷的春寒中,高雅瑩潔的白玉蘭花在這個令人留戀的季節,總會有一絲溫暖藏在彼此的心中,令人浮想聯翩。
無可奈何花落去,紛紛喜雨降人間。世間美好事物,其存在的時間往往是短暫的。玉蘭花太嬌美了,太純潔無瑕,所以她注定了不能長久。一般來說,玉蘭花的花期只有十天左右,開放不到半月就凋零謝幕了,這種瞬間的美讓人不免扼腕嘆息。生命的短暫卻不能阻止玉蘭花創造輝煌,它和世上其它美麗的花朵一樣,盡管經歷了酷暑和嚴寒,忍受了狂風與烈日,為了裝扮紛擾的塵世,依然華麗綻放,無怨無悔。
校園里百花齊放,花香四溢。走出校園,春天溫潤的風輕撫萬物,明媚的陽光下,田野山川滿眼都是蓬勃的綠色和黃色,綠色是返青的麥苗,黃色的是盛開的油菜花,也有片片點綴的杏花和粉白的桃花。
此情此景,我想到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不第后賦菊》, 黃巢所作的詠物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此詩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把菊花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形象地顯示了農民革命領袖果毅堅定的斗爭精神。
早春的玉蘭花和秋天的菊花有異曲同工之美。春天盛開的迎春花、梨花、杏花等在玉蘭花面前都黯然失色。每當我看到校園和公園內盛開的玉蘭花兒,就仿佛看到萬千學子在知識的百花園里茁壯成長,玉蘭花兒也成了我傳道、授業、解惑的精神支撐。
春天依舊,玉蘭花依舊,我愛玉蘭花!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站在玉蘭樹下,凝視那冰清玉潔,盛開的玉蘭花總是讓我魂牽夢繞,流連忘返,仿佛回到了四十多年前初識玉蘭花的歲月。
玉蘭花,在你花香的沐浴下,我竟然久久不忍離去。
(2023年3月喬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