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理想MEGA的發布會洋溢著一種樂觀的氣氛。這家公司剛剛發布了一期粉碎一切質疑的財報,理想的員工們很放松,參加報道的媒體老朋友,很多也是理想的股東,也很輕松。大家在現場享用著茶歇,交換著對于銷量的看法。
悲觀的看法在這種交換中逐漸被過濾掉了。直到發布會后72小時,來自一線的數據否定了“50萬以上不分車型不分能源形式第一名”的可能性。
這種氣氛,我是很熟悉的。發布會當天我跟鄭小康在上海錄節目,我說MEGA如果不及預期,這個挫折真的有點像當年小米Note頂配版。都是在華為高端突破的時候,必須拿出來捍衛品牌勢能和公司勢頭的產品。
小米當時高估了一塊屏幕的作用,低估了蘋果力推的指紋識別這些技術。不過也有一點區別,MEGA從外觀設計層面更像小米MIX。2014年小米在自己的頂峰,立項了頗具科幻色彩的全面屏手機MIX,技術上的亮點比今天的MEGA成色更足,率先使用的陶瓷材料也支撐了那幾年小米手機的差異化。
兩家公司都是典型的“模式創新”公司。在硅谷有一個學習模仿的對象。在中國率先找到了產品和傳播的方法論,成為人人討論的明星創業公司。在沒有徹底完成護城河的建設時,開始遭遇華為的“半渡而擊”。
所以,李想和他的員工們越是按照華為和蘋果的標準去對照自己,這次理想MEGA的銷量就會讓人越失望。但是,如果用2015年初的小米去理解今天理想的狀況,心態就會放平,才能發現真正的問題在哪里。
小米當時比現在理想強的是,雷軍自己手里的牌比較多。金山,雷軍自己的投資,還有3Q大戰后為了壓制360,半個騰訊系的資源對他開放了。雷軍下面的人也更強一點。畢竟是北京互聯網半壁江山。當時比雷軍強的團隊沒人會看得上手機,雷軍自己也是,米聊沒做成才是最大的遺憾。看得上手機的團隊像聯想魅族,比他的團隊差太遠。
雷軍頂峰時候,時代,商周,財富,連線雜志封面隨便上。印度人,東南亞人,中東人,除了知道Jack Ma就是雷軍。但是現在晚點把李想寫得好一點,發布會后就被人罵慘了。雷軍的巨大國際影響力,讓小米進入國際市場會順利一些。而且紅米當時已經做成了,對供應鏈的號召力很強。相當于小米有兩個腹地可以退。
后來小米能夠觸底反彈去香港上市,也是因為這兩個腹地。
而理想目前的優勢在于,對華為跨界的力量認知更清醒。當年小米顯然低估了手機這場戰爭需要儲備的彈藥。
另外小米沒有理想現在的優質家庭用戶群。當時社交網絡是個年輕人的互聯網,屌絲文化,大家普遍還沒什么錢。通過互聯網不太能觸達高凈值群體。現在中老年人都上網了,線上強的品牌可以收割中產的。
最后就是李想本人,年輕十多歲,中國經濟現在也沒什么別的主題可以分他的精力。雷軍當時的攤子太大了。這個變量其實最大。到底兩代模式創新的公司面對華為截胡能打成什么水平,一號位的臨場發揮很重要。
這次MEGA上市發揮不佳,我認為輕敵是個很重要的原因。第一排完全照搬L系列內飾,證明了他們夸大了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 其實做純電高端的啟動階段,蔚來和李斌還是有很多經驗可以讓理想參考的。
首先就是MEGA這次首發權益太少,完全沒有鎖單的緊迫感。而且理想老用戶的權益也太少,在新用戶有疑慮的時候,給老用戶實質的幾萬元補貼,召喚基本盤護盤,不至于最后72小時大定的數字那么難看。
然后就是用戶的圈層運營。李想之前說的類似招行金葵花用戶的什么尊貴體驗,發布會上完全沒有提及。在高端品牌形象沒有立住,還需要頻繁和奔馳V,豐田埃爾法比較的時候,服務讓用戶有占便宜的感覺很重要。我之前說過的,買保時捷用戶也是因為保時捷便宜。
最后就是李想本人和MEGA用戶的互動。還是要走出幾個KOL和自己的朋友圈舒適圈。當然我覺得李斌這兩年還在這個方面放太多精力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在MEGA啟動初期,李想更多現身,到各地參加一些交車儀式,和一些能量大的車主直接交流很有意義。
現在這個經濟環境下,出手60萬買一輛平時用不怎么方便的車,也都是各地很高凈值的用戶了。他們放棄原來的選擇,買MEGA,除了這個顯眼包外觀,還有有更多的社交貨幣和情緒價值提供。現在網上鋪天蓋地都說這車沒有后輪轉向,三排收納,比X9會十幾萬憑什么?在車主的圈子里,說一句這是想哥給我交的車,發一張和想哥的合影,比小鵬X9多的這十幾萬感覺不就回來了。
中國的市場,屌絲產品確實是統一大市場。高端精英市場還是有強烈地域性的。江浙滬,廣東,還有聚集在成都的西南五省土豪,他們相比一線城市的職場精英,是更重要的拓展客戶。聚集在一線城市的中產客戶,買45萬的L9比較容易,買55萬的MEGA很難,不是差這10萬塊錢,而是房子不夠大,牌照不夠多,平時出去的時間太少。沒有這個松弛感。
當然我知道,李想是不可能這么干的。晚點在MEGA上市前的稿子寫了,做產品現在都是“只讓李想做最關鍵的決策”,不能讓“牛逼的神經網絡跑垃圾程序”。
神壇上去容易,下來了可就難了。
認為應該學習蘋果和華為是一回事兒。認為自己有蘋果和華為一樣的號召力是另外一回事兒。蘋果中止造車的決策證明了,目前汽車行業的利潤率和競爭強度下,連蘋果都無法產生一個蘋果式產品。
而讓華為成為華為的全球化timing早就離我們而去了。TikTok的遭遇是現實的,中國公司再也不可能像華為當年那樣,在西方國家的腹地攻城略地,用美元成長成為今天的龐然大物。所以無論技術儲備,現金流,還是人才伸縮的彈性。單獨一家消費品公司難以和華為相提并論。
只要放下蘋果和華為的執念。理想MEGA今天的表現就談不上失敗。高端MPV市場,一個月2000多臺的銷量就是現象級的產品了。豐田家的埃爾法不過如此。
而且從公司層面上來說,這家公司的財報顯示,他們像豐田、寶馬這樣的燃油車巨頭一樣,擁有一個非常健康的現金流??梢詿o限制地在高端純電領域不斷試錯,不斷投入,直到發現那顆擊穿用戶心智的銀子彈。這是蔚來和小鵬這樣只有純電產品線的新勢力非常羨慕的。
最近從理想銷售一線傳來的信息表明,這家公司已經把更多精力放在維護L系列的基本盤上。
這是對的。王興是理想重要的投資人,他談論過銀子彈,也談論過無限游戲。這兩件事情不矛盾,通常是看待終局的兩種角度而已。
所以希望理想在純電這個賽道繼續不計成本投入。比如年底2000座高速充電站的規劃,不要因為MEGA銷量不及預期而收縮。理想這家公司,因為融資階段過過苦日子,所以有些過分追求ROI和“花小錢辦大事”,對比蔚來來說這不是什么缺點。
但是決戰時刻,往往需要“力大磚飛”、“飽和攻擊”、“大力出奇跡”。這是張一鳴、王興和黃崢們的終極方法論。他們都曾經看見了,來了,然后贏了。
本期節目已經同步上傳到podcast,喜馬拉雅,小宇宙等各大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