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影記】行攝皖南32:秀美盧村(上)
距離大名鼎鼎的宏村不遠處,另有一個小村,名聲雖然沒有附近的宏村、塔川大,但卻因擁有一座稀世的木雕樓,以及江南一般的山水田園風景,讓不少游客尋跡而來,這就是盧村。
盧村,又名雉山村,為黟縣宏村鎮所轄村。在旅游圈來說,與聞名遐邇的西遞宏村等相比,盧村的確屬于小眾景點,不甚知名,游客也不多,但卻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據《黟縣雉山盧氏宗譜》記載,盧氏與姜氏同源,盧氏之先自太公封于齊,后裔姜高因戰亂曾采食于蘆,為使后裔牢記艱辛,因此以盧作為姓氏。南唐末年,盧氏祖先遷來雉山,成為雉山盧氏的始遷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盧村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文風昌盛,名人輩出。該村北宋太平興國時期,文筆極佳的盧儲位至吏部尚書;北宋進士盧臣忠歷任顯要,南宋高宗特贈諫議大夫;南宋紹興年間盧麟官至左丞相,兼兵部侍郎......而現在來看,盧村最有名望的是盧氏三十三代傳人盧邦燮。他早年經商,家富百萬,后轉入仕途,官至奉政大夫、朝政大夫;盧村最具典型、最有特色、體現徽派民居精華的木雕樓群,就是盧邦燮于清道光年間修建的。
聞名遐邇的木雕樓,是徽派藝術中的極品,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志誠堂、思齊堂、思成堂等宅院。黃梅劇《徽州女人》將此木雕樓搬上舞臺,盧村木雕樓因此名揚天下。2002年,著名電影演員斯琴高娃主演的電視劇《走出藍水河》來到盧村拍攝外景,她因此成為盧村的“榮譽村民”。
與其它皖南古村景點相比,盧村顯然更加樸素無華——游客不多,商業氛圍不濃,充滿生活氣息。整個村子沿河而建,主要街道在小溪的兩旁;村中有園,園中種菜,小巷曲徑,雞犬相聞。平樸的農家村落、優美的田園風光,讓你真正有回歸自然的感覺,是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皖南鄉野村落。
走進盧村,村口有座石橋,名“駟車橋”,據傳始建于宋代。之所以取此名,是由于宋代盧村出了一位顯赫的人物盧臣忠。古人認為,駟馬高車,非顯貴者不得乘坐。盧村人以“駟車”命名橋是為了顯示盧氏家族的高貴。
沿著村東一條南北向的小溪,會走向山里深處,河道兩側便是盧村最“繁華”的地方。村民住宅商鋪依溪而建,臨水一側多挑出,建有敞廊,別有一番情趣。一級級青石臺階,一座座小木橋,使人感覺身處山村,卻又似在水鄉。
除了商鋪,便是盧村的民居。看多了眾多商業氣息濃厚的古村古鎮,再來看盧村的這些民宅,儼然是一種洗盡鉛華的感覺。即使是村中較為新建的住宅,也是平樸的皖南鄉村樣式,讓人頓生鄉土意念......
盧村最具代表、最有特色的是木雕樓,是由七家民居組成的木雕樓群,主要包括志誠堂、思濟堂、思成堂、玻璃廳等宅院。
志誠堂是盧村木雕樓群的代表作,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州三雕”之典范。其前后三間結構,尤以前進三間的木雕最為出色。當時盧幫燮在擁有了豐厚資財以后,請徽州最好的木雕藝術家,花費近20年的時間精雕細刻而成的,被譽為“徽州木雕第一樓”。
志誠堂的木雕、磚雕、石雕裝飾精致優美,取材既熱鬧喜慶,又樸實優美,既是主人真實情趣的反映,又是古代民俗生活勞作的再現。夸張的人物、動物等造型,無不栩栩如生,簡直就是一座雕刻藝術的博物館,折射出古代徽州藝人嫻熟的技巧和超凡的智慧。
除了志誠堂,附近還有思濟堂、思齊堂、思成堂等宅院,至今仍保存完整,它們共同組成盧村古民居群。
思濟堂又叫官廳,非常大氣,并且與宏村的承志堂的建筑風格十分相似。據說承志堂還是仿官廳而建,因為官廳比它早建50多年。
走在盧村中的石板小巷中,思緒宛如一條歷史的脈絡,貫穿古今......
特別聲明:
本網媒“生眼觀景”凡是標注“原創”的作品,皆為本人原作、業經網編審核通過的原創作品,包括文字與圖片,其版權及使用權歸筆者本人所有。
近來發現有人竟然將本人原創整篇文章竊為己作,原封不動地照搬到別處發表,如在“網易號”已發現數次剽竊本人文章;還有人將本媒所發的圖片下載,用于自己的作品。對于這些侵權行為,將依法追究其侵權責任。
在此特意聲明:未經本人授權或許可,任何人不得將本媒所發圖、文用作己用!否則,將依法追究其侵權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