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認為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能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認同。
但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是做不好事情的。或者說,根本不能長期堅持去做一件事情。
我記得小時候,為了獲得大人的表揚,我會主動去幫家長做家務。實際上我并不喜歡做家務。
僅僅只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來讓自己獲得滿足感。對自己來說,滿足感只是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
久而久之,這種被人認可的滿足感就會迷惑自己,漸漸地讓自己形成討好型的人格,常常為了取悅別人而忽略自己真實的想法,自己卻茫然不知。
然而,這樣的自己是缺乏自信的,總是對自己的能力持有懷疑的態度,往往把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之上。
也因此如果能得到別人的肯定,自己就是自信的,一旦遭到質疑和否定,自信就蕩然無存了。
在這樣的過程中,自己會不斷地努力去向別人證明“我很好”,并以此來得到別人的肯定。
但是,這種建立在外界評價之上的自信是非常不穩定的,而且這個過程也是永無止境的。
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很多時候是需要觀眾的。因為我們太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了。
因此,當自己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如果自己做不好,別人會不會覺得自己很差勁?會不會因此對我感到失望?
帶著這種愚蠢的想法,很多時候寧可辜負自己最真實的需求,也要裝模作樣活給別人看。
不僅如此,我發現一個人一事無成的根源往往也是源于“不穩定的自信”。這也是為什么人到了中年,依然會感到迷茫和困惑。
因為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在考慮別人的看法,而非出自自己的本心。
每次自己選擇的事情,都是在盲目的跟風,一旦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就會放棄。
當自己的出發點建立在外界的評價之上,那么最終得到的也只是一個一事無成的自己。
一個人的自卑、焦慮、迷茫和煩惱,不過是愚昧無知造成的。
后來我發現,無論自己做得好與不好,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我便開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信?
一個人的自信從來不是來源于外界的肯定和認同,而是在于自己對自己全盤的肯定和接納。
任何時候都能展現出最真實的自己。即使是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也能坦然地去面對。面對別人的否定,也不做任何辯駁。
既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也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和無能為力,這樣的自己才是真實和充滿自信的。
然而,從“不穩定的自信”走向“真正的自信”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更需要自己不斷地反思和覺察。
在每一次的思考中,去看見自己的內心,去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徹底從外界的評價中掙脫出來,成為那個最真實也更有力量的自己。
當一個人有了穩定的價值體系,接納了自己所有的一切。
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能無條件地接納自己,并按照自己的節奏前行。
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自己不再需要任何觀眾,擺脫了外界的評價,也獲得了真正的自信。
因為不需要向任何人表演,所以活得足夠真誠。
The end
我是懿非宇,一個歸隱田園的自由寫作者。北漂十年的文案策劃人。專注自我成長,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