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紅樓夢和西游記都有神話色彩,都能做到一開篇就引人入勝。
按成書的年代來算,西游記要早于紅樓夢,可以看出,在紅樓夢的創作過程中有西游記的影子。
只是作者又把它加以重組改造,賦予了它新的特點,重新塑造了經典永恒的形象。
我們看紅樓夢的開頭,就介紹了一塊頑石幻化成通靈寶玉的經過。
那塊頑石,原來是女媧煉石補天時,在大荒山無稽崖煉成的。這些石頭共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結果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了一塊丟棄在青埂峰下。
這塊頑石自經鍛煉,靈性已通,見其他石頭都補天,唯獨自己無才,自怨自嘆,日夜悲號。
就是這塊石頭,碰到了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他們施魔幻之術將它變成通靈寶玉,隨同賈寶玉一同來到人世,到人間游覽一番。
這個場景似曾相識,那就是西游記的開頭
盤古開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分為四大洲部……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海中一座山,名為花果山。那花果山頂,有一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圍圓。蓋自開辟以來,受天真地秀,日月精華,感知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見風化一石猴。
這塊“通靈寶玉”和石猴對比,發現相似點真的很多。有著親密的淵源關系。從來源上看,都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之際的一塊仙石。
不同的是,通靈寶玉是女媧煉石補天之后的遺留之物,石猴是花果山天地自然造化而生。
有意思的是兩者的數據也是大體相同。
都用到了三六五和二四,煉天剩下的頑石是三萬六千五百塊加一塊,每塊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
而那個蹦出石猴的石頭是三丈六尺五寸高,兩丈四尺圓。
關于這一數據,其實是應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三六五合周天之數,二十四合二十四節氣,都使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數據。
但是他們兩個畢竟是不同的,花果山上的石頭變成了美猴王,經過了一番歷練,大鬧天宮,被壓在五行山下歷經五百年磨難,后來皈依如來,保護唐僧取經。最終成佛。
而女媧煉天的這塊石頭,經過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點化,成為一塊通靈寶玉和賈寶玉一起降生。
在人世間“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走了一遭,歷經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最終又回到了青埂峰下。
看書的宗旨,我們可以得出,無論是石猴變換成的孫悟空還是跟隨賈寶玉通靈寶玉,來到人間都是來歷經劫難的,他們有著不可割斷的親緣關系。
紅樓夢是人情小說,它的通靈寶玉和西游記這個神話小說中的美猴王出身相似,有親緣關系,這樣安排既是一種借鑒,也是一種傳承,詣在表明小說中的奇人、奇事、奇緣。
文學創作需要借鑒,更需要傳承,通過借鑒和傳承才能夠讓優秀的文學作品風光無限,源遠流長。
本來賈府內發生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生活瑣事,這樣一來就有了一種神奇朦朧的神話色彩。
如果沒有開篇的“通靈寶玉”,沒有“木石前緣”和“還淚”這一環節,直接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的恩怨故事,估計會遜色幾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