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伊朗旅行,都是從德黑蘭開始,又從德黑蘭結束。
相對波斯漫長的歷史,這里的歷史不算很久。其前身只是絲綢之路上一個舊稱雷伊(Ray)的小城。直到十八世紀的愷加王朝時期才作為王朝的首都。
乘坐馬漢航空的飛機抵達德黑蘭,右側的舷窗外可以看到厄爾布爾士雪山,實際上德黑蘭在波斯語中就有山腳下的城市之意。
據說伊朗超過三分之一的GDP都是德黑蘭貢獻,這里一半的工作崗位都是和政府和國有企業相關。最有活力而容易找到工作, 德黑蘭的發展伴隨著爆炸性的人口涌入,常住人口在十幾年內翻了三番。全國八千萬人有近兩千萬集中于此(網上那個800萬人的數據很長老黃歷了)。德黑蘭擁擠的交通,混亂的城市建設,和嚴重的空氣污染等都源于此。可以說超級大城市有的毛病, 德黑蘭都有。
如果你鋪開德黑蘭地圖, 整個德黑蘭被涇渭分明的劃分為南邊破舊的老城,和北邊現代化的新城區。老城就是愷加王朝時期的城區,曾經的皇宮、大巴扎都聚集于此。滿街的伊朗產霍德羅車還是三十年前的造型,都或多或少帶著刮擦碰撞的痕跡。
而高大上的北邊完全讓你感覺就是一個現代大城市, 購物中心等現代化的生活設施也能找到。服務人員也更專業而彬彬有禮。昔日巴列維王朝時國王最常待的夏宮也在北郊山腳下。
德黑蘭地鐵
德黑蘭是有地鐵的,價格便宜,極大地減少了地面交通的壓力。如果自由行,強烈建議在德黑蘭以地鐵作為主要出行方式。(最近德黑蘭還和中國買了幾百個地鐵車廂,估計是要擴大地鐵網絡吧)。
國家博物館
到伊朗這樣的文明古國,國家博物館怎么能錯過!伊朗國家博物館分兩部分,伊斯蘭前的部分在老館,伊斯蘭后的部分在新館。
先不說它的文物,其實國家博物館的老館本身,也是上世紀三十年修建的歷史建筑。它的建筑風格模仿第二波斯帝國時期的紅磚拱頂建筑。
大家對古波斯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居魯士、大流士、薛西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而博物館里有幾件很有代表性的這一時期的文物,有來自波斯波利斯神殿內壁的浮雕;有居魯士殘破的半身像,上面分別用古波斯文、埃及楔形文字等三種文字講述大帝的豐功偉績。這也成為破解這幾種文字的重要文物。
波斯最令人嘆為觀止的,就是非常早的進去文字時代,它們刻在泥板金板石頭上,把古波斯在文明的地位提到了很高的地位。
波斯可追溯的歷史長達六千年,所以這里還有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大量彩陶和石器等,和國內彩陶長期的歷史相比,古波斯中東這邊可能陶土的問題,多了一個軟石雕刻的居家器物,可以把石頭做得和龍山文化的蛋殼黑陶一樣薄,很有意思。
似乎石器青銅時代的波斯很喜歡羊和,不只有羊形狀的金面具,還有很多憨態可掬的的陶器。 還讓我找到一個和中國“虎符”相同作用的“馬符”,可見雙方的相互影響由來已久。
而伊斯蘭后的部分,主要是各種各樣的瓷器,建筑藝術件和宗教物件。大家熟悉的波斯匠人玩出花兒的各種色彩斑斕而不亂的搭配。 中國的瓷器在沿著絲路到波斯后,波斯匠人也學習并發展出了符合自己審美和需求的波斯瓷器,特點還是那把色彩和條紋用到極致的花紋,讓人印象深刻。
有意思的是在各個時期的瓷器中,元青花最受對藍色情有獨鐘的伊朗人歡迎,博物館有著世界范圍內第二大的元青花收藏,中國的值得仔細看。
伊朗干燥而高鹽分的環境,其實非常適合文物的保存,比如還有三千年前的“鹽人”,他的毛發、衣褲、靴子都很完好,非常難得。
其實看過國家博物館,就很容易理解伊朗人的那種骨子里的驕傲,因為有他值得驕傲的歷史文化,但長期的隔離和與世界脫離又讓博物館的陳列和設施其實就非常舊,捧著寶貝而不為人知,很像埃及博物館的老館。
高列斯坦宮
德黑蘭的高列斯坦(Golestan )是入選了“世界遺產名錄”的九座波斯花園中唯一的皇家建筑群。它是愷加王朝皇宮的一部分,是第一個定都德黑蘭的王朝。
嘆為觀止的鏡廳、鉆石宮依然熠熠生輝,在當地朋友的介紹下,我才知道它代表了波斯建筑風格從傳統經典向融合西方現代藝術元素的漸進發展。和伊斯法罕那種經典的波斯藍不同,色彩更多樣,透視關系更現代。
波斯匠人不是如土豪國一樣用寶石閃瞎人眼,而是用玻璃、大理石、多彩的馬賽克,搭建出一個奇幻的生活空間。
這里還有孔雀寶座、大理石寶座、歷代君主的小型畫像,另外還有國王收藏的不少寶貝,都讓人拍照停不下來。
薩德阿巴德王宮
緊靠著雪山的薩德阿巴德王宮,就是巴列維時期的皇宮所在地。這里背靠雪山,有溪水從雪山流下,讓莊園內綠樹成蔭。這里自愷加王朝就一直是王室避暑的地方,所以也被稱為“夏宮”或者“避暑山莊”。
整個王宮有十幾個宮殿,大部分完成于巴列維時代,伊朗伊斯蘭革命后這里改造成了不同類型的博物館,但不是所有宮殿都開放,可以到售票處咨詢選擇自己喜歡的,個人比較推薦“白宮”和“綠宮”。
因為小巴列維的王后就是法國人, 所以她的審美也讓這里充滿了波斯古典風格和法式風格的融合,既富麗堂皇又炫彩典雅,大量使用了伊朗本地的大理石做地板和石柱,而家居多用歐式的。還是非常值得一逛的。
德黑蘭大巴扎
在伊朗,最不能錯過的肯定有“大巴扎”,千年的貿易商道,把東方的茶葉絲綢,阿拉伯的乳香,錫蘭的寶石,西方的工藝品,波斯自己的地毯匯集在一起。
數百年歷史的穹頂之下,曾有世界各地的無數商品匯聚于此, 無數的商人在這曾經的帝國中心書寫自己的商業傳奇和興衰故事。即使如今身處其中,也會被這濃濃的生活氣息打動。也許現代的生活用品來自萬里之遙,有著義烏市場的味道;但傳統的手作,卻以千年的堅守,在叮叮當當聲中,傳承著不變的旋律。
伊朗最值得買的,比如阿什哈德的藏紅花,比如卡尚的玫瑰精露,當然還有大名鼎鼎的波斯手工地毯,都可以在巴扎找到,不過千萬記得狠狠砍價。
阿扎迪自由塔
在市區西邊的阿扎迪自由紀念塔,是伊朗的標志建筑。各國記者在報道德黑蘭時,都喜歡以此為背景,讓這里在很多人心中成了德黑蘭甚至伊朗的象征。
這里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環島廣場,幾條主干道的交匯點,車流量特別大。有點像法國凱旋門的意思。整個建筑既有波斯傳統建筑的幾何圖紋,又有現代感。2500塊來自伊斯法罕的大理石,象征建成當年,古波斯2500年歷史。
購票可以從塔兩側二點電梯上到頂,不過本身也不算高,如果想登高看城市景觀,其實默德塔是更好的選擇,上面有餐廳,當地價格很感人。
庭院早餐
要融入德黑蘭本地人的生活,那餐廳咖啡館是最好的選擇。在德黑蘭南部的老街區,其實有不少百年老庭院改的酒店和咖啡館。比如這家博物館旁邊雄小巷子里的庭院咖啡館。就是很多小資情調的好去處。
網紅的餐廳
而正餐不妨可以試試北部這家目前最網紅的餐廳。他的所有餐具都是紅銅制,很有歷史感,而正餐也是這幾天在伊朗吃到最有創意的,味道也不錯。不過價格大致接近上海水平
其他攻略
以為被美國制裁,在伊朗不能刷卡,甚至支付寶在檢測到你在伊朗以后,在手機上都不能使用。
伊朗里亞爾的匯率有官方匯率和二級市場匯率。機場的是官方匯率換,不劃算,不要換太多。可以市區找小銀行換匯,價格很不錯,那些機場出來糾纏你換匯的,也是要去這種二級市場換,然后個人提一部分手續費。
相比幾年前,現在國內可以自己預訂伊朗主要城市酒店了。不過建議先定一兩天,到了那邊再找喜歡的。強烈推薦至少住一晚傳統庭院的民宿。
我是莎莎愛旅行!十五年駕齡女司機,帶你看不一樣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