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文暖流年】有獎征文選登
人間有味是文暖
文/張永濤
打開眼前《文暖流年》的筆記本,看著密密麻麻的文字,往事便如電影一般,一幀幀、一幕幕,在眼前活躍起來。
第一次進入《文暖流年》,是幾年前在人民廣場參加活動時,我走入城市書房,一個叫王曉東的非遺專家正在講述金石文化。尤其是他講解的傳拓技藝,讓我久久留在心靈的記憶里,于是漸漸地開始留意這個公益文化平臺。2023年我的自由時間漸漸多了,我便成為《文暖流年》的忠實粉絲。
在這里,我認識了文史專家閻興業老師、詩詞學會狄學恩老師、文化學者張瑞峰老師、文史專家張鑫琦老師、作家尚培元老師、攝影家鐘兆輝老師、二中孫永幸老師……。
在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鞏義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在鞏義工作近三十年,但是對鞏義悠久的歷史文化卻知之不多,或者說知之不深。自從參與《文暖流年》戶外采風活動以后,游歷了鞏義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尤其是參觀了鞏義的莊園祠堂、牌坊寨堡、宋陵碑刻,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鞏義歷史的悠久與博大精深,也引起了我對鞏義歷史文化名人,如桑弘羊、程本、杜甫等進行進一步探索的興致。我發現,正是有了鞏義這么深厚悠久的歷史,才蘊育了這么多人杰地靈的史詩般的歷史巨人。
在這里,我欣賞到了奇石協會精美絕倫的黃河石、精彩絕美的象形石,和美輪美奐的觀賞石,了解了一樁樁美妙的石緣趣事。
在這里,我聆聽張鑫老師那如仙樂般的古箏曲《漁舟唱晚》與《彩云追月》。
在這里,我有幸認識了子美學堂的王娟老師。她講授了中國茶道的博大精深。
也正是在這里,我了解了健康的重要性,開始有目的地關注飲食健康與養生。不再抽煙,有意識控制了飲酒。
在這里,我認識到了一級太極拳大師史東方老師,由此開始每天練習太極拳,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身體素質。
也正是在這里,我聆聽了尚培元老師娓娓講述的《最后一頭牛》的故事。尚老師以他深厚的生活積淀與他對生命的感悟,寫下了對社會問題的深度關注與思考。他的寫作引起了我極大的閱讀興趣,隨后我連續閱讀了他的《臘月里的一場河洛大鼓》、《白莊的夜晚》和《父親的手藝》等作品,并因此喜歡上了閱讀與寫作。
2023年5月7日 ,我有幸與馬錄克、丁香、閻興業、于水英等諸文友相聚于一座鄉間雅舍。在一個月亮門前的一方長桌前,桌上擺滿了糖果糕點,我們談笑風生,以坦蕩的胸懷與澎湃的激情共敘發展大計,品嘗了這個公益文化組織的七周歲生日蛋糕。在那次聚會上,我充分地感受到了《文暖流年》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與和諧。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又一個春天已悄然降臨。馬上要到《文暖流年》八周歲生日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文暖流年》真的是我人生的一道耀眼奪目的光芒。她使我單調的生活有了暖樣的色彩。她打開了我生活的一扇窗戶。透過她,我認識了一個個淵博睿智的老師。她又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本,使我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而此時此刻,我正坐于窗前,沐浴著溫馨的春陽,回顧過往,心頭一陣歲月的暖,感恩相遇。
《文暖流年》給予的是諄諄教誨,帶來的是溫暖與體貼,贏得的是健康,收獲的是感恩。在過去的如歌歲月里,我在流年歲月里深情地凝望,那踏雪而來的款款腳步,如一箋清婉的詩行,如一曲悠揚的旋律。
有幸與《文暖流年》結一世情緣,靈魂深處的震顫,是感恩,是感謝,是感念;是相遇,是相知,是相戀;是一路煙雨的人生,是一曲繾綣的愛之戀歌。
你好,《文暖流年》,正是有你相伴,恰如林語堂先生所說,我才得以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
人間有味是文暖。你好,《文暖流年》,我溫一壺歲月的暖茶,靜待春暖花開。最后,我真心地想對你說,感恩你的一路相伴,有你真好!
2024年3月12日
張永濤,鞏義市文化系統干部,文暖流年公益文化平臺文友,文學愛好者,喜歡詩詞朗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