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期(209)
甘肅省保安處處長,國軍中將——張良莘
張良莘(1901-1968),又名健南,江西遂川人。1923年冬到廣州,入大本營軍政部陸軍講武學校學習。1924年秋該校并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編入第六隊學習。
畢業后歷任教導第二團三連排長,國民革命軍連長,參加了兩次東征。1926年調任新編第一師(師長張與仁)營長,隨軍北伐,后進駐贛州。
1927年6月,寧漢分裂,新編第一師師長張與仁倒向武漢的汪精衛政府,被錢大鈞部第二十師解除武裝后改編,任第三十二軍(軍長錢大鈞)第一師(后改稱第六十九師)第三團中校團附,參加了阻擊南昌起義軍南下廣東的戰斗。
1928年4月,接陳泰運任第三十二軍第二十師補充團團長。
1928年7月,部隊編遣縮編,第三十二軍二個師和第九軍第二十一師,縮編為第三師,錢大鈞任師長,張良莘擔任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三團團長。同年11月,因軍紀不嚴被撤職調回南京,由第一軍教導團團長李仙洲接充。張良莘回南京后,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少校副官、中校參謀。
1930年蔣桂戰爭爆發后,蔣系部隊占領武漢,原桂系第四集團軍隨營軍官學校改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武漢分校第七期,錢大鈞任教育長。中原大戰以后,11月,張良莘等一批原錢大鈞第三師的老部下紛紛投奔到武漢,張良莘任武漢分校第七期步兵第一大隊上校大隊長。12月,武漢分校組建的教導第三師由四個團擴編為九個團,張良莘調任教導第三師第五團團長兼武昌戒嚴指揮官,并兼任武漢分校特別黨部監察委員會常委。
1931年初,教導第三師改番號為第十四師,張良莘改任第十四師四十二旅八十三團團長,不久第十四師隸屬到陳誠的第十八軍序列,由陳誠兼任師長后,陳誠旋即撤換了大批非土木系的干部,張良莘被免職。4月,張良莘辭去了武漢分校特別黨部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的職務,返回家鄉江西。
1932年出任江西省保安旅第二團團長。
1933年,冷欣擔任了第四師師長,邀張良莘擔任少將代理參謀長。1935年11月,張良莘被免去代參謀長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冷欣奉命組建預備第三師,再次邀張良莘擔任了預備第三師少將參謀長。1938年的4月,預備第三師改番號為第五十二師。同年夏,參加武漢保衛戰,扼守江西九江星子縣。五十二師與敵血戰十日,史稱“星子血戰”。
1939年11月接楊德亮任甘肅省保安處中將處長,1940年5月,被免去甘肅保安處處長職,由吉章簡接充。
1941年12月入陸大特別班第六期學習,1943年12月畢業后,任蘇魯豫皖邊區干部訓練團(簡稱邊干團,團長蔣介石,副團長湯恩伯))教育長。1944年秋改稱第一戰區臨泉干部訓練團,1945年改為第十戰區臨泉干部訓練團。
抗日戰爭勝利后,訓練團撤銷,任第八戰區日俘管理處中將處長。同年,任蘇西師管區中將司令。1948年12月,調任“國防部”中將高參,由副司令王輔卿接充師管區司令。
1949年去臺灣后,1954年1月遞補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68年5月31日逝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