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40年,一家頭部車企的責任與擔當。
作者 | 牛莉
出品 | 車旅人
01
價格戰之害
在人類市場經濟發展歷史中,價格戰這種營銷方式是最簡單、最直接、最粗暴的。
不到萬不得已,誰愿意發動價格戰?
2024的開局,電比油低,電車比油車還要卷,而且這場價格戰看似沒有停下來的兆頭。
在投訴類汽車網站中,有一類投訴迅速躥升到投入理由前幾位——價格投訴。
“去年買的車,貸款還沒還完,新車已經降了大幾萬,只想問廠家能把我貸款還了嗎?”
“上個月買的車,這個月價格就一瀉千里了,找誰哭?”
“去年年初買的車,跑了一年網約車,賺了4萬塊錢,新年這個車直接降了3萬……”
普通消費者可能會以為,價格戰對消費者至少有好處。
但我想說,價格戰對哪一方,都沒有一點兒好處。
針對買車的用戶:表面看,你享受到了更實惠的價格,但汽車這個產品的復雜性決定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信息的不對等,你如何知道生產者有沒有在看不見摸不著的地方更換更便宜的材料?而這個材料對車輛安全、健康可能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針對已買車用戶:降價直接影響你已擁有車的二手車價值,保值率降低。
針對行業發展:價格戰讓這個行業都被迫減少盈利,優質人才流出,研發創新投入減少,影響行業發展速度和進度。
記住,當一家企業主動發起價格戰,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尤其是對喜歡它、信任它的用戶,更是一種辜負。
價格戰,從中長期看,對品牌和企業的損傷極大,后患無窮。
02
上汽大眾的思考
注意看!這個男人是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俞經民,江湖人稱“胖頭俞”,兩只大眼睛炯炯有神。
面對一開工即引爆的車市價格戰,這位掌舵人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他掌管的這家企業將在今年度過她的40歲生日。
在這個行業風雨兼程40年,沒有誰比上汽大眾更深刻地懂得價格戰的危害。
確定的是,從一開始,胖頭俞就沒打算跟進價格戰。
因為擁有2400萬左右的基盤用戶,他們都是上汽大眾的家人,上汽大眾不能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傷害家人。
“每次和新朋友見面,我都會提一個問題,你本人和最親近的親朋好友里,沒有用過上汽大眾產品的請舉手。”
俞經民說從來沒有人舉手。
請讀者諸君想想,你們或身邊親朋好友有沒有上汽大眾車主?
反正我家我大伯、我爸、我弟、我表弟、我二舅都曾經是或現在是上汽大眾的車主。
那么,如何應對這場疾風驟雨般的價格戰?
上汽大眾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ID.3純凈版:
首付1.99萬開回家(上海還有1萬置換補貼);
三年內?供低?1399元(每天一杯咖啡錢);
三年后可至高6折回購(業內電動車承諾3年保值率的幾乎沒有);
俞經民解讀:這個金融購車政策,既降低了年輕新用戶的擁車成本,也避免了企業陷入跌跌不休的價格戰惡性循環,維護了老用戶、新用戶、經銷商伙伴、品牌等多方利益。
擔心有詐?
3個理由消除你的疑慮:
1) 上汽大眾有非常正規的官方二手車品牌,已健康運行多年;
2) 這種回購政策在其他油車如朗逸、凌度上都成功實踐過;電車的回購政策在公司內部針對員工也順利執行過;
3) 它是上汽大眾,中國最資格的合資汽車品牌,累計擁有2400萬基盤用戶,如果它敢忽悠消費者,大概率已經死了很久了。
當然不僅僅是這一款車一個版型有這個政策,上汽大眾整個ID系列產品都適用這個政策,只不過其他產品的首付金額要更高一些,具體也可以再具體去咨詢4S店。
03
40年拷問:合資車企的價值
走過了波瀾壯闊的40年歷史,在參差多姿的中國汽車市場,真的就容不下合資車企和合資品牌了嗎?
我說兩個數據:
來自乘聯會公布的數據,今年1-2月,上汽大眾累計銷量17.8萬,同比增長15.4%;
主流車型之一的朗逸1-2月累計銷量超過6萬輛,是不分級別、不分油電動力的乘用車銷量總冠軍。
在造車這件事上,以上汽大眾的明星純電產品ID.3,12萬元價位的純電,全系都是三元鋰電池包,在某汽車網站論壇上,ID.3在北方和高速路況下的續航被眾多用戶稱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電動車二手車市場,保值率最高的不是那些在互聯網上風頭無兩的新勢力們,而是這款來自上汽大眾的ID.3。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一個品牌、一款產品的硬實力,在二手車市場往往更真實、更準確。
“我們做出一切決策的出發點,首先要對自己的企業負責,揚長補短,核心回到用戶本身,真正對用戶好,對自己身體健康,才能持續地生存和發展,這是汽車行業的本質——長期主義。”
“光卷價格就是不健康的行為,需要實力和差異化,上汽大眾要走適合自己的路,成為更好的自己。”
“賣車,只是和用戶結緣的開始,大眾品牌講這個話,很負責任。”
“有人問我,好像造個車沒那么難,說到底,什么才是你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內心想表達的是,三五年后再看難不難,汽車行業是典型的長期主義行業,比任何一個行業都講品牌。上汽大眾造車40年,要走新路,走回價值本源的新路。我們堅定自己的想法。”
這些話都來自這位老牌合資車企掌舵人的內心獨白。
去年,上汽大眾憑借九字方針“促油車、穩電車、上奧迪”成為合資車企中高品質發展的優秀代表;2024年的上汽大眾有明確的十二字方針——“油電同進,效率優先,品牌刷新”。
你感受到了嗎?
這就是擁有40年沉淀、40年歷史,經歷了40年風云激蕩的老牌合資企業的思考與定力,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任何時候,都不能亂了自己的陣腳。
牛姑娘說: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剛好看到,有媒體專訪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先生時問到“如何看待車市價格戰?”
這位在汽車行業像老黃牛一樣拼搏了40年的汽車人如是回答:
“降價拼的是向下的能力,車企要拼向上的能力,向上的空間很大。”
是啊,汽車,這樣一個有魅力、有想象力、有美感的物種,我們能拼的東西有那么多,干嘛一定要拼價格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