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中,軍火出口量和國家軍事實力并不完全掛鉤,最新的全球各國武器進出口數據更是證實了這點。
據新華社3月11日報道,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當天發布報告,對近五年全球武器交易狀況進行了統計,其中存在這樣幾條亮點:
其一,美國仍是世界頭號武器出口國,但武器出口量激增,近年武器出口規模可謂前所未有。
據悉,近五年內,美國武器出口在全球武器出口量中占比高達42%,其增長規模達到17%。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年內,全球武器交易量實際上有所減少,而美國一枝獨秀,不難看出,這和美國大發戰爭財有不小的關系。
一方面,俄烏開戰后,歐洲既需要援助烏克蘭,又同時需要補充自身的武器庫,而歐洲武器進口的首選無疑是美國。如此一來,美國對歐洲武器出口量激增,和上個五年相比,歐洲武器進口總量增加了94%,但其中55%來自美國,其進口美國武器的規模相比上一個五年增加了35%;
另一方面,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同樣需要增加美國武器的進口。盡管美國嘴上沒少表達對以色列的不滿,實際上可是一直在繞過國會對以軍售,據新華社報道,3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甚至直接表示,美國不會切斷對以武器輸送。
其二,俄羅斯的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國地位已不保。
數據顯示,法國在過去五年全球武器出口總量中的占比達到了11%,在此之前,全球第二大武器出口國的地位長期被俄羅斯占據,自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從1950年記錄全球武器交易量以來,法國第一次達到這排名。
法國取代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二大武器出口國,主要原因有二:
1,法國制造本身在國際軍火市場頗受歡迎,法國的“陣風”戰機尤其表現不俗,在法國的成功推銷下,從歐洲到印度,“陣風”戰機都頗為暢銷。
2,受俄烏沖突影響,俄羅斯武器出口減弱。一方面,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致使各國進口俄制武器更有顧忌;另一方面,俄羅斯武器制造優先供給前線使用,武器出口需求往后靠,出口占比勢必減少。此外,受西方科技封鎖、俄制武器在俄烏戰場表現的影響,一些國家可能也對俄制武器質量產生了一定的質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