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記》當中,唐僧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徒弟,正是這幾位的幫助,才使得唐僧求取真經。
其實現實當中,唐僧是個猛男,他能只身徒步萬里,一路上四處都是山賊、猛獸,還有沙漠、戈壁等惡劣環境。他這一身的本事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而唐僧的第一高徒,也不是孫悟空,而是辯機和尚。
辯機15歲出家,26歲時入選9位幫助唐玄奘翻譯經文的高僧之一,可見其學問有多高深。也就是在這種機緣巧合之下,辯機才會成為唐玄奘的高徒。
翻譯經文之余,辯機似乎對唐僧的徒步旅行更加感興趣。在他的幫助下,唐僧才完成了著名的徒步旅游攻略《大唐西域記》。
也正是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吳承恩才創作出了《西游記》,可見辯機對我國文化的傳承,起著多么關鍵的作用。
可辯機這位得道高僧,卻在關鍵時刻和唐太宗的愛女高陽公主傳出了緋聞,這是怎么回事呢?高陽公主身為公主,為何會愛上一個和尚呢?
高陽公主,被唐太宗許配給了房玄齡的二兒子房遺愛。這本來也是一件大喜事,房玄齡畢竟是唐太宗的心腹大臣,他們兩家聯姻,沒毛病。
可關鍵是房遺愛是二兒子,沒有爵位繼承權,一切都得讓著自己的大哥房遺直。這事兒讓高陽公主非常不爽。
因此高陽公主整天都在和房遺直斗法,甚至謀圖房遺直的梁國公爵位。
梁國公爵位是房玄齡傳給他的嫡長子房遺直的,不出意外根本奪不走。因此高陽公主放了個大招,誣告房遺直非禮自己。
好家伙,這事兒可引起了唐高宗和長孫無忌的重視。
尤其是長孫無忌,當時為了剪除對自己外甥唐高宗李治的潛在威脅,必須要把吳王李恪拉下水。
借著房遺直的案子,長孫無忌一查再查,結果終于查到了房遺愛、高陽公主、荊王李元景、薛萬徹、柴令武等人密謀造反的事情。
為了達到目的,長孫無忌還強行將唐太宗的兒子吳王李恪拉下水,這撥人全部因為謀反案被賜死。
有人不禁要問了,都把高陽公主說死了,咋還沒辯機和尚什么事兒呢?
那么我們就要問問了,高陽公主為啥要謀反?這么好的日子真不想過了嗎?說到這里,那就得提一提辯機和尚了。
唐太宗還活著的時候,長安發生了一起盜竊罪,原來是辯機和尚的屋子被人給洗劫了。按理說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官府查出贓物里,居然有一個皇宮所用的金寶神枕。
這還得了?
辯機和尚什么身份?
怎么可能擁有皇家的枕頭呢?
一問之下,辯機和尚這才把高陽公主贈送枕頭的事情說了出來。
奇恥大辱!唐太宗的老臉都沒地方放了。
辯機15歲出家,26歲就抽中了錦鯉,成為了唐玄奘的高徒。而且是9位譯經者中,最年輕的一個。
所以說,我們首先必須要肯定一點,辯機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智商一級棒,至少在佛學和語言方面很有造詣。
《大唐西域記,記贊》里,關于辯機的為人,有這么一段記載:
辯機遠承輕舉之胤,少懷高蹈之節,年方志學,抽簪革服,為大總持寺薩婆多部道岳法師弟子。
啥意思呢?由于對辯機的形象記載比較少,這段文字非常珍貴,我們可以分開來看。
遠承輕舉之胤是什么意思?就是說,辯機和尚能夠繼承他神仙先祖的血脈。其實就是夸贊辯機和尚有神仙之姿。側面也能看得出,辯機和尚應該長得不錯。
少懷高蹈之節是什么意思?講的是,辯機和尚從小就有高尚的節操,志向高遠。絕對是大唐的有志青年。
年方志學,抽簪革服是什么意思?這一句有點難理解,其實也好說。辯機說自己從小就飽讀詩書,想考取功名易如反掌。但辯機卻把一生都奉獻給了佛學,放棄了讀書考取功名的為官之路。
由此可見,辯機這個人,長得不錯,身材應該也很好,畢竟有神仙之姿。關鍵是少而好學,志向高遠,卻又不貪戀權力和財富,一心打算把佛法發揚光大。
這種人對高陽公主來說,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為啥?
首先,辯機的才華是很少有人能夠比得上的,可謂是少年英才。美女都愛才子,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其次,辯機長得帥啊!雖說沒有直接記載,可從這篇《記贊》里我們可以推測出辯機是個身材不錯的年輕帥哥。否則高陽公主也不可能看得上。
再者,辯機無心官場。高陽公主身邊可都是當官的,官員們的那些勾當,她早就看吐了。比如說她丈夫房遺愛,為了做高官簡直不擇手段。
如今忽然遇到一個對當官沒興趣的人,高陽公主自然要多看幾眼,誰不想認識認識當代陶淵明呢?
畢竟,在唐朝,人們受北方胡人血統的影響,觀念相對開放。
比如:李世民納弟媳為妃,李治封庶母武則天為皇后,李隆基奪兒媳楊玉環為貴妃,太平公主公然包養男寵等。
有一天,武則天約高陽公主去寺廟進香許愿。由于她很少出皇宮,一路上,高陽公主如出籠飛鳥,一路歡歌笑語。
高陽公主和武則天到了寺廟,得到寺廟最高禮儀,和尚辯機接待了她們。
前面說了,和尚辯機是玄奘法師的得意高徒,才高八斗,學識五車。長得帥、又有才,還能勾出高陽公主的好奇心,這種男人自然可以征服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通過燒香,和辯機和尚眉來眼去,暗送秋波。
有一次,房遺愛和高陽公主到郊外打獵,公主感覺累了想休息,房遺愛便帶她來到了在附近獨自居住的辯機和尚的草廬中休息。
離譜的是房遺愛安頓好公主后,竟然只留下公主和辯機和尚同處一室。
在二人你一言,我一語之間,高陽公主迅速被這位朝氣蓬勃、彬彬有禮而又英姿勃發的和尚給傾倒了。
情投意合的辯機和高陽公主很快就共赴巫山了。
史書說:公主“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難舍難分?!?/p>
房遺愛知曉了公主與辯機的私情之后,竟順水推舟,幫助二人一起遮掩此事,還常常將辯機召入府中,為二人打掩護和站崗放哨。
后來高陽公主就贈給房遺愛兩名漂亮的宮女,于是夫妻二人各玩各的,比較和諧。
當熱情的火焰讓位于理性的思考時,他們逐漸明白這份緣分不可能長久。
尤其是在辯機被選為譯經者之后,這項偉大的工程已經成了他的第一要務,必須全身心地投入。
因此,二人選擇了友好地結束。
高陽公主將自己日常所用的一只玉枕贈予辯機,以示紀念,而辯機從此將其帶在身邊,睹物思人。
但令他們想不到的是,問題偏偏就出在這個玉枕上。辯機身邊這個豪華貴重的玉枕竟被一個小毛賊給偷走了。
倒霉的是,這個賊很快就被抓住了,如此貴重的贓物,經過仔細盤查,高陽公主和辯機的戀情大白天下。
李世民怒發沖冠,立即下詔將辯機處以最為殘酷的腰斬之刑,高陽公主的數十名奴婢也被一同處斬刑。
高陽公主畢竟是太宗親女,未受皮肉之苦,但唐太宗下詔永遠禁止她入宮,等于斷絕了親緣關系。
后來高宗繼位,解除了對高陽公主的禁錮。
但此時高陽公主的心境已經嚴重扭曲,行為也開始瘋狂起來。
她派人四處去尋找俊俏的年輕和尚,與他們恣意作樂。
和尚智勖善于占卜禍福,惠弘揚言能看見鬼魂,道士李晃吹噓自己有高明的醫術,這三個人都成了高陽公主尋找心理安慰的替代品。
整件事記錄在了歐陽修編纂的《新唐書》以及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里。這兩本書都是史學界的權威,按道理不會有問題。
可問題是,在此之前,卻沒有正史記錄這件事。距離他們寫史書已經過去了幾百年,因此疑點就很多了。真不知道歐陽修、司馬光是從哪兒弄來的這個故事。
當時都沒人敢給辯機和尚立傳,這種對唐朝佛學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怎么能沒有傳記呢?唯一的可能就是當時的和尚們不敢得罪唐太宗。那么辯機肯定是做了某些讓唐太宗難堪的事情。而這件事,又不能擺上臺面來說。
而歐陽修、司馬光這些人,是很反感佛教的,因此他們把這事兒大書特書,也有抹黑佛教的成分在里面。當然了,無風不起浪,或許真有其事,只是相關史料失傳了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