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約2600字 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一封無法收到的信
母親二周年祭文
親愛的母親:
您近來可好?見信問安!
記得我上次給您寫信已是二十多年前上大學時的事了。如今拿起筆,往事浮現在眼前,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雙眼。直到今天與您分別已經731天,共計17544個小時。第一次這么久沒能見您一面,甚是想念。
親愛的母親,在與您朝夕相處的四十多個年頭里,我清楚地記得您我共分開過三次。第一次是我上高中時,從來沒有出過家門的我,不得不背著被褥離開您,住校就讀。那天報完名我哭著說讓您回晚點,再多陪我一會兒,您答應了,直到最后一班車要開走時您才上了車。當時我的眼淚奪眶而出,追著您坐的汽車向前跑,您打開車窗安慰我說第二天會來看我的。可是,等到第二天放學后,我興沖沖地跑去車站,卻沒有等到您的身影。那時,我才知道,您“騙”了我。于是,我如同泄了氣的皮球一樣極不情愿地回到了學校。一天又一天扳著手指等待著周末。因為,周末我就能見到您了。
第二次與您分開是我上大學的時候。同樣,我依舊是不得不背著被褥離開您,去幾千公里之外的城市學習。那次,我沒有哭。因為高中三年的短暫離別讓我學會了適應。但是,內心依然有種說不出的迷茫和恐懼。我知道在新的學校里,要面對好多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看著千千萬萬張不同長相的臉龐,聽著奇奇怪怪的不同口音,我的內心局促不安,怕自己適應不了大學生活。這一切都被心思縝密的您覺察到了,您說:“娟娟,沒事的,到時候如果想家了,就往家里打電話,或者利用周末、月末、節假日的時間回家來看看。”聽了您關切的話語,我頓時感覺輕松了很多。當然我也深深的明白自己上大學的學費、生活費來之不易,都是由已經成家、孩子尚幼、且要還房貸的兩位哥哥從他們每月僅有的優待金里給我勻出的,我怎能心安理得的一趟趟往家跑呢?于是給您寫信便成了唯一表達我對您思念的方式。
第三次與您分開于2022年3月28日(農歷2月26日)。這一次是您“違約在先”,永遠離開了我們,帶著子女和孫輩們對您的不舍和眷戀地離開了。這次,我哭了很久,哭得傷心欲絕、天昏地暗,哭啞了嗓子,哭花了眼睛,熬白了頭發,但依然于事無補。突然失去您,我就像失去一個胳膊、斷了一條腿一樣,頓時身體失去了平衡和重心,如同搖搖欲墜的危房一樣。我知道,這一次離別之后,是要待我走完這一生,才能再一次與您相見。
親愛的母親,您還記得當初我們的約定嗎?咱們不是說好了在毛毛六年級的暑假(2022年7月)我帶您去寶雞或者西安的部隊醫院好好檢查一次嗎?您怎么忍心連這個機會都不留給女兒呢?您總是說地方醫院花費大,報銷比例小;去部隊醫院最起碼可以享受您的最大殊榮——軍人家屬這一待遇,因為您有兩個保家衛國的軍人兒子。
親愛的母親,您總說我平時一個人管兩個孩子,忙里忙外的,時間緊張。您選擇在暑假檢查身體不影響兩個孩子的學習。可是,您替女兒考慮得如此周全,卻唯獨沒有考慮自己的身體,您總是不想因為自己的事情而打攪子女、麻煩子女。
在我們面前,您幾十年如一日硬朗、堅強,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身體有恙,永遠都是那么精干、矍鑠。“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結果讓等待鑄成了我們最終的遺憾。等將來、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條件、等有錢……可等到最后,等來的卻是無法選擇和錯失機會。
對不起!親愛的母親,是我沒能照顧好您,總想著還有大把的時間,總想著一切還來得及,誰曾想,曾經信誓旦旦的約定卻變成了如今悔恨終生的空頭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親愛的母親,請您原諒您愚昧無知的女兒,總以為頭發烏黑、齒如白瓷、身板硬朗(因為您基本沒生過病)的您尚且年輕,總以為七十多歲的您還不算老人。總以為老態龍鐘、白發蒼蒼、滿嘴沒牙,八九十歲才是老人該有的模樣。孰不知,愚昧的我大錯特錯,曾經幻想:在您八九十歲時,專門為您買一套一樓的房子,每天推著輪椅帶您去廣場曬太陽,帶您去超市買您喜歡吃的糕點和水果,帶您去商場買您喜歡的衣服和鞋子......無知的我竟然在看著您選照片說是要作為遺像時,還傻乎乎地問您“為什么要早早準備這個”,您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句“趁自己有精力就提前準備好”。
誰料想,您是悄悄地隱藏了自己身體的不適,蒙蔽了我的判斷。親愛的母親,您這樣設身處地為子女考慮,您讓作為子女的我們多自責、多內疚、多懊悔!您的不辭而別讓女兒我痛心疾首,久久不能釋懷。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寧愿不管自己的兩個孩子,也要早早地生拉硬拽著您去醫院,而不是等待,管它花費大不大,管您愿不愿意;哪怕被您一天教訓幾次,至少我還為自己爭取了一次機會。如果可能,我寧愿用自己十幾年的壽命祈求老天,以換取與您朝夕陪伴的幾年光景。
親愛的母親,每當女兒在街道看見與您年齡相仿的老人時,便會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多看一會;每當女兒看見有適合您穿的衣服和鞋子時,便會不由分說,拿起您平日里喜歡的顏色和款式,準備付款;每當女兒回家,更換您靈堂供桌上的水果和糕點時,總會迫不及待的,先一個一個的吃掉上一次擺放的東西,哪怕吃到撐——因為女兒總覺得,那是您吃過后專程留給女兒的味道。
親愛的母親,女兒知道,您只是和女兒玩了一次捉迷藏,對嗎?您是在我回家看望您的時候,恰巧從后門出去了,或是去了趟衛生間,或是去了趟菜地、亦或是去了趟鄰居家......一切都恰巧岔道了。
親愛的母親,女兒一直感覺您就在我的身邊,從未離開,只是隱身罷了。您能看見我,我也能感知到您。就像每天我去接孩子放學時一樣,總會不由自主地說一聲:“媽,咱們一起去接圓圓;媽,咱們一起去接毛毛;媽,今天下雪了;媽,今天又要過什么節日了......”女兒每天給您說的話、寫的信,您有收到嗎?如今女兒只能把每天發生的一切寫給您,就像我每天寫日記一樣;依然如同咱娘倆坐在一起拉家常,說心里話一樣。
親愛的母親,盡管兩位哥哥在疫情肆虐,處處封城、封路的情況下,幾經周折,將您從縣中醫醫院輾轉到省城的西京醫院,找專家治療,卻依然沒能從無情的病魔手中奪回您的生命。痛失母愛,不只是我們兄妹三人一時的狂風暴雨,而是我們一生都難以走出的陰霾。
親愛的母親,家里一切安好,您盡管放心。屋里屋外所有物品的擺放的依然和您在的時候一模一樣,原封沒動。這樣,我們兄妹三人不管何時回到家都如同您在家一樣親切。
親愛的母親,紙短情長,想要和您分享的太多太多。由于時間原因,咱們今天就先聊到這,好嗎?
想您的女兒
2024年3月9日于寶雞
《我們的父親母親》第二冊
【關于版權:本平臺致力于弘揚傳統孝道、禮贊天下爹娘、守護公德良俗。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歡迎投稿。聯系信箱:724528972@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